第15章 李世民:太子望之不似人君,汝当勉之

作品:《太上皇李世民竟谋反?幽禁五十载

    显德殿。


    李世民手中攥着一条浸过盐水的牛皮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龙袍袖口在疾行中被风撕扯出裂帛之声。


    九岁的李承乾跪坐在蒲团上,素白中衣衬得他身形愈发单薄。


    他抬眼看着盛怒的李世民,黑瞳里凝着冰——没有恐惧,没有哀求,只有一片死寂的漠然。


    李世民要用所谓的家法惩罚他,无论如何,他也逃不过这种惩罚。


    而且,李世民准备用的还是鞭子。


    不管此次结果如何,他将来都不打算放过李世民。


    谁来都不好使。


    “逆子!”李世民一鞭抽碎案几,紫檀木屑飞溅到李承乾脸上,划出一道血痕。


    “朕让你跪着道歉,你竟敢踹碎陆德明的府门?!还敢在太极殿当着那些大臣提玄武门?!”


    鞭影如毒蛇般撕开空气。


    啪!


    第一鞭抽在肩头,李承乾身子晃了晃,牙关咬出“咯吱”一声响。


    啪!啪!


    第二鞭、第三鞭交错落在背上,素白中衣瞬间绽开血花。小太监们跪在殿外发抖,血腥味混着盐渍灼烧的焦臭弥漫开来。


    “说话!”李世民一把揪起李承乾的衣领,却对上一双燃烧着恨意的眼睛——那眼神像极了武德九年玄武门前的自己。


    李世民愈发地愤怒。


    鞭影愈发狂暴。


    啪!啪!啪!


    血珠甩上蟠龙柱,李承乾终于蜷缩在地,可喉咙里挤出的竟是带血的冷笑:“陛下当年……也是这般抽建成伯父的么?”


    李世民浑身剧震,鞭子几乎捏碎。最后一鞭用尽全力抽下——


    “逆子,朕让你闭嘴!!!”


    李承乾像破布娃娃般滚出丈远,撞翻青铜鹤灯。火焰“轰”地窜上纱帐,在他彻底陷入黑暗前,染血的指尖死死抠进地缝,从齿缝里挤出破碎的诅咒,轻不可闻:“我恨......你......”


    ......


    三天后。


    正寝殿。


    李承乾苍白的脸,此时汗如雨下,口中呓语不断。


    在正寝殿有一群在不断忙碌着的御医身影。


    这些御医的眼睛没了光,血丝密布。


    三天之前,这些御医接到圣旨,圣旨的大致意思就是让他们全力救治太子李承乾,如果救不回来,他们就下去陪太子。


    天知道,当他们接到这个圣旨的时候,天都塌了。


    在进宫之前,他们每个人都写好了一份遗书。


    一想到家里贤惠的妻子、年迈的老母亲,还有年幼的孩子,这些御医都放下了以往的恩怨,联手诊治李承乾。


    如果能活,为了家人,他们自然也不会想去死。


    而救治好太子,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同时,对于李世民这个皇帝,他们心中也有些不满。


    虎毒尚且不食子。


    太子如此年幼,陛下是如何下得去如此重手的?


    他们看到太子身上那些触目惊心的伤口时,纷纷心中生寒。


    他们想的是陛下对自己亲生幼子都这样,何况他们这些臣子呢?


    而且,陛下难道不担心史书上再加一笔虐杀弑子的名声?


    逼父杀兄杀弟乱伦,再加上弑子,将来谁也拯救不了陛下的名声。


    他们决定了,在救治好太子后,他们准备辞职不干了。


    在李世民手下当御医,实在是太危险了。


    谁知道下次皇帝会不会再来这么一出?


    为了救治好太子,三天没有合眼。


    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喊累。


    比起累,他们更加惜命。


    庆幸的是,他们的救治起到了效果。


    “水......”


    听到李承乾微弱的声音,在扬御医们纷纷面露喜色。


    最难熬的那一关,终于过去了。


    他们头上的那颗脑袋,可以保住了。


    这三天,对他们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三天。


    很快。


    一个御医将水送入了李承乾嘴里,看到李承乾似乎睡了过去,其他御医又慌乱,生怕刚刚看到的错觉,一个个地上前给李承乾把脉。


    当他们的把脉结果都是:身子虚弱,静养一段时间即可痊愈。


    在扬御医们,流下了劫后余生的泪水。


    然而,彼此对视一眼,以往的恩怨,也都尽数消去。


    而且,他们也都看到了彼此的释然。


    对于官扬上的生活,他们怕了。


    也许,在民间做一个郎中,也很不错。他们心想。


    很快。


    有太监将这诊断的结果快速送到甘露殿李世民案前。


    李世民看到诊断接过后,紧绷的心弦也松了口气。


    因为李承乾这个事情,长孙皇后跟他闹别扭,朝中大臣在这三天里天天上奏疏,时不时地点他一下,让他怒气一直未消除过。


    而且,还有很多世家也一直紧盯着这件事,他们想要借着这件事闹出一些风波,想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除了这些,太上皇李渊也时不时地派人责骂他,说他畜牲不如,说什么虎毒不食子云云。


    这几天里,他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他其实有点后悔了,当时冲昏了头,下了重手,忘记了李承乾还是个九岁的孩子。


    这一次惩罚,让他差点误杀了李承乾。


    而且,他能够感觉到太子和他的隔阂又深了一些。


    至于父子之情......


    李世民想到李承乾昏倒前那冷漠无情的目光,心中就有些惆怅,他开始怀念以前的那个还不是太子的高明。


    一切,已经回不去了。


    不过,在这三天里,他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


    至少,房玄龄的建议他听进去了。


    之前东宫内的人,全都被他清理了一遍,换成了全是他的人。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丽竞门的成员,只听他的话。


    而且,整个东宫,守卫森严,没有他的准许,谁也不能见太子。


    太子,年纪尚浅,还是继续待在东宫好好读书,其他的,还是不要插手了。


    为此,李世民裁撤了不少东宫的官员,反而,对卫王宠爱过多,不惜僭越礼法为武德殿增加了不少属官。


    在李世民看来,李泰更容易掌控,而且很孝顺。不像李承乾那个逆子!


    也就是说,从今以后,李承乾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会一清二楚。


    李承乾,在他面前,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此外,他为了进一步限制李承乾,只给他找了一个老师,而且这个人还是尚书左丞魏徵。


    魏徵这个人,让他很头疼,脾气又臭又硬,现在甩给李承乾,让他去头疼,以后的李承乾肯定会后悔之前做的事情。


    哼,朕没有错。


    一切,是这个逆子的错!


    ......


    武德殿。


    李泰环视着在扬这些属于他的武德殿属官,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诸位,昨日父皇召我前往甘露殿,可知父皇对我说了什么?”


    在扬众人纷纷摇头。


    “父皇拉着我的手,情真意切地说,‘太子望之不似人君,汝当勉之’,我想问问诸位,父皇此话是何意?”李泰眯着眼,扫视着这些属臣。


    话音刚落。


    在扬众人纷纷面露愕然,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


    他们不约而同地心想:难道陛下要废太子?让卫王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