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杜氏被封郡夫人,岳飞见薛程爱才

作品:《太上皇李世民竟谋反?幽禁五十载

    巳时初刻。


    杜府。


    无禄捧着圣旨,看着跪伏在地的一大片杜家人,见没有什么失礼之处,这才满意地摊开圣旨念道:


    大唐贞观二年 皇帝敕命


    门下:


    朕膺昊天之眷命,绍祖宗之鸿业,夙夜兢惕,惟贤是举。朝野之治,实赖群臣同心;家国之安,亦由内助有德。


    国子监司业杜依艺,恪勤职守,夙著劳绩,宣力王事,夙夜匪懈,为国荐才,朕心甚慰。其妻杜氏,秉性温良,持家有道,内助之功,实堪嘉尚。今特授杜氏为郡夫人,赐以翟衣、花钗,以彰其德。


    夫爵以酬功,恩以劝善。尔其勉励夫君,益笃忠勤,共襄盛治。杜依艺亦当竭诚奉公,无负朕心。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贞观二年六月三十日


    (御玺)


    杜府上下全都叩头谢恩,“叩谢陛下圣恩。”


    杜依艺恭敬地从无禄手中接过圣旨,然后目光看向无禄,“内侍监,陛下可还有什么交代的话吗?”


    无禄摇了摇头,认真地回道:“杜司业,做好分内之事即可,做了什么事情,陛下可都是知道的。”


    听到无禄的话,杜依艺心中了然,面露微笑:“多谢内侍监提醒!”


    无禄诧异地看了一眼杜依艺,心中对此人高看了一眼。


    如果此人今后再立下功劳,或可再往上挪一挪,国子监祭酒将来也有可能。


    想到这里,无禄同样还以微笑,“刘太医令可来杜司业府中?”


    杜依艺回道:“半个时辰前就来了,刚走没多久。”


    无禄扫了一眼四周,低声道:“对于刘太医令,杜司业可有怠慢之处?”


    杜依艺心中一凛,回道:“这倒是没有,内侍监特意提及刘太医令,此人有何特殊之处?”


    无禄压低声音道:“此人简在帝心。”


    杜依艺一瞬间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既如此,那我也就不多留了,我还要回宫复命。”无禄率先提出告辞。


    “内侍监慢走。”杜依艺说。


    无禄微微点头,然后快步离去。


    看着无禄远去,这时候已经是郡夫人的杜氏眉开眼笑地走到杜依艺身旁,“杜郎,陛下看来对你很是看重呢.....”


    杜依艺神色微怔,苦笑道:“君恩之重,我倒是有些诚惶诚恐了。”


    杜氏看着杜依艺笑道:“杜郎不是一直想要为陛下效力吗?如今已经做到了,那么,今后只要为陛下做好事情,不去管其他的,陛下自然会一直信任杜郎......”


    杜依艺若有所思,看向杜氏,忽地笑道:“娘子的这番话倒是提醒了我......为臣者,用心于事,多做实事,才是正途,至于旁门左道,必为陛下所不喜......”


    “杜郎明白就好。”杜氏温柔地笑着道。


    杜依艺看向杜氏的目光,眼中带着无尽柔情,说:“今生,我能遇见娘子,上天倒是待我不薄......”


    杜氏闻言,面色一红,白了一眼杜依艺,“杜郎何时也会说这种话了?”


    杜依艺笑而不语,只是看着杜氏。


    被自家夫君如此看着,杜氏不好当着其他人做些什么,只是脸上有些羞红。


    旋即。


    杜氏逃也般地离开了现场,这一幕,让杜依艺笑容不断。


    府中其他下人见此,脑海中却是涌现出同一个想法:郎君和夫人两口儿和美,羡煞旁人!


    ......


    江南道。


    唐军大营。


    岳飞正带人巡视军营。


    当岳飞来到一处帐篷内时,看到两个少年正在比拼拳脚。


    看着这两个少年斗得有来有回且一板一眼时,岳飞目光中闪过一丝诧异。


    呼呼作响,拳头相碰的声音接连不断。


    以他的眼光来看,眼前的这两个少年,都看上去有些不凡。


    两人力气看上去都很大,一个出手敏捷而沉稳,一个出手勇猛而有分寸,对于这两个少年,岳飞心中起了爱才之意。


    “你们二人叫什么名字?”


    岳飞的话,霎时间让两位少年停了下来。


    当他们看到是岳飞时,急忙行礼道:“见过岳将军!”


    同时,他们心中有些惶恐。


    在军营中比拼拳脚,以岳将军治军严明的特点,恐怕少不了要挨一顿打了,两人在心中同时想道。


    但面对岳飞的问话,他们二人没有丝毫迟疑。


    “薛仁贵!”


    “程名振!”


    岳飞知道两人的名字后,微微点头,“你们二人读过兵书吗?”


    薛仁贵和程名振同时点头,“以前读过一些......”


    岳飞脸上露出了微笑,“善!今后,你们就跟在我帐下,跟着我学习兵法如何?”


    薛仁贵与程名振两人顿时一愣,心中顿时松了口气,随即又面露激动。


    下一瞬。


    两人先后出声道:


    “多谢将军!”


    “多谢将军,我愿意!”


    岳飞看着身后的亲兵一眼,说:“将他们两人换一个帐篷,就挨着我那大帐旁边的那个......”


    “诺。”亲兵恭敬地行礼道。


    随后,岳飞便离开了这里,视察下一个地方。


    岳飞的亲兵走到薛仁贵和程名振两人面前,面露羡慕,道:“你们二人能够跟着岳将军学习兵法,足见岳将军对你们二人的看重,可不要辜负了岳将军对你们的期待。岳将军通晓兵法,治军有方,加上武艺高强,将来你们肯定能够有所作为。”


    薛仁贵和程名振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跟在如今富有盛名的岳将军跟前学习兵法,他们求之不得。


    而且,他们之前跟着岳将军在淮南道作战,岳将军的统军本事,他们都非常钦佩。


    关键的是,岳将军对于百姓秋毫无犯,之前在淮南道一战结束后,他们可都是亲眼目睹了岳将军带领着麾下军队帮助百姓修缮毁坏房屋的,而且,针对百姓遇到的困难,也都耐心听取他们絮絮叨叨的诉说,然后再联系当地朝廷官员及时处理。


    这样的做法,持续了半个月之久,让淮南道百姓都记住了岳飞此人。也让淮南道被战乱波及的百姓提起岳飞的名头时,那可都是发自内心的露出敬佩的目光。


    跟着这样的将军,对他们而言,是人生中的幸运。


    在这一刻,他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跟着岳将军好好学习兵法,将来为大唐开疆拓土。


    亲兵见薛仁贵和程名振两人激动的模样,对于他们没有回应自己,也没有说什么。


    如果换做是他,他肯定比眼前这两位少年还要激动。


    那可是岳飞岳将军,军中无人不钦佩!


    他的兵法,恐怕军中想要学习的人多如牛毛。


    只是,好运的也就之前被岳将军提拔起来的一些人,加上眼前的这两个少年。


    其他人想学,但是没这个天分。


    统领军队,虽然听上去威风,但真正能做好的有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