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死的胜负欲!

作品:《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可若是不同意, 那天下女子们肯定心怀怨愤,个个都欲效仿武则天。


    一个女帝出现了,更多的女帝还会远吗?


    堵不如疏啊!


    一时半会儿,大部分皇帝们还真想不出好办法, 难啊。


    当皇帝难, 当好皇帝更难!


    好在, 还有很多同行可以提供参考,于是,没有主见首鼠两端的皇帝们就眼巴巴的盯着其他同行,看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果然,很快就有人露头了。


    皇帝们顿时眼前一亮, 兄弟真牛,我敬你是条汉子!


    嬴政:“女帝功业愧煞男儿, 由此可见,女子未必比男儿差。朕已经下令,往后男女平等, 一视同仁,即日起女子也可读书认字、担任官职。”


    大秦。


    嬴政深深地思索着柳洹这段话,心中感慨万分。


    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女子也能建功立业,开疆平乱。


    如今看到柳洹所说的这些事例,看看那些女子的文采、武艺不输男儿, 他才发现,或许,人们一直都小瞧了女子。


    若能给女子以公平的对待,她们也未必不能建立一番功业。


    那武则天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么?


    看到率先实现男女平等的是始皇帝,历朝历代皆黯然长叹, 丝毫没有感到奇怪。


    大秦汉初之际,民风淳朴、礼法道德未成、儒家文化的影响还未扩大,若是这个时期提出男女平等,根本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更何况,那可是秦始皇呀。


    人的名树的影,始皇帝的名号不是白来的。谁敢违抗他的政令?


    此话一出,大秦的女子们都兴高采烈,纷纷开始赞颂始皇帝:


    “始皇英明!”


    “以后女子也能读书识字了,真好!”


    “我要识字当官,始皇万岁!”


    即使如今书籍稀少,女子们终其一生未必能看过一本,更没有机会担任官职。


    可至少,始皇帝提出了改革,她们在律法上实现了平等,再也不必低男子一头了。


    男女平等已经实现了,其他的,还会远吗?


    汉高祖位面。


    刘邦捋着乱糟糟的胡子,不住的咂摸着嘴:“不愧是政哥,瞧瞧这速度、这魄力!”


    作为始皇帝的迷弟,他自然要紧跟偶像的脚步。


    刘邦:“是极是极。此乃千秋之功也,我也下令,此后男女平等,不得歧视女子,谁说女子不如男?”


    与此同时,乾纲独断,一言可决国事的皇帝们也深知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皇权稳固,天下独尊,推进男女平等虽有些小阻力,倒也不足为惧。


    于是他们也纷纷颁布政令,公告天下:


    朱元璋:“咱也颁布了圣旨,只要那些女娃娃都有书可读,咱就开心,咱就高兴。”


    杨坚:“我也是。如此流芳千古、利于社稷的大事,怎能不同意?”


    李世民:“万分同意。只希望还能再出几个武泽天,上官婉儿这样的人物。”


    朱棣:“俺也一样。以前只有大户人家的名门闺秀能够读书,还读的女训、女戒之类的没用玩意儿。俺要让大明的女孩子们都能读书认字。”


    李治@李世民:“我也同意。不过,父皇你说希望多出现几个阿武这样的人物,你是认真的?”


    ……


    看到这一幕,可把刘邦气的吹胡子瞪眼。


    好啊,好不容易在政哥面前露一回脸,你们又蹭热度。


    你们就不能让我好好表现表现吗?


    实在可恨!


    仅在自己的位面实现男女平等,他还觉得不甚满意,务必要让政哥看到咱的诚意。


    他当即就皱着眉头,艾特自己的后辈:


    刘邦@刘盈@刘恒:“你们这两个小子都给我警醒着点儿!我都实现男女平等了,你们还在等什么?快催一催你们的后辈,早点实现男女平等,这可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大汉绝不能落于人后!”


    这帮小子真是看不懂眼色,非让老子亲自催他!


    真是愚蠢,一点儿也不像我!还是如意像我。


    看到他的话,大汉的皇帝们都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啊?这不是您没发话么?


    汉惠帝位面。


    刘盈想到那夭折的几个孩子,再一想继位的是自己的兄弟,他沉默良久,也不知该不该催孩子们。


    催吧,应该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他们都是没有亲政的小孩子,也做不得主。


    可若是不催,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好似是他没儿子似的。


    算了,还是催一催吧,陈平不是说少帝非我之子么,不催反倒坐实了他的话。


    不行,催,必须得催!


    嗯,儿子要用在刀刃上!


    这边的刘盈犹犹豫豫才下了决断,而反观刘恒这里,根本没有这些问题。


    看到老爹的要求,刘恒立刻毫不犹豫的依言执行:


    刘恒:“我们也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我的后裔儿孙们,你们也学着点!高祖都发话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看着呢!”


    嗯?


    听了这话,汉朝皇帝们顿时打了个一个机灵,对呀!唐宋元明清的皇帝们可都看着呢,绝不能让他们看大汉的笑话。


    大汉永不服输,我们绝不拖大汉的后腿!


    这就来了!


    于是,大汉的皇帝们立刻颁布政令,不管这项政策能否实施,实施到什么程度,但至少从律法、国策上来说,男女是平等的。


    这下历朝历代的的皇帝们都懵了!


    好家伙,是否实现男女平等本来只是皇帝个人的事,可经过大汉皇帝们这样一闹腾,反而变成了什么大型比赛。


    历朝历代的女子们也都看着呢!


    不怕没同行同意,就怕同行内部开始比拼,他们现在完全是被架到火架上烤。


    这就开始卷了?


    这让我们这些皇权分散、被臣子拿捏的皇帝们情何以堪?


    不行,不能输!


    不能在诸天万界面前露怯!


    一旦露怯这不就暴露了自己的处境吗?到时候历朝历代的人都知道,那XX皇帝连臣子都斗不过,颁布个政令都要看臣子的脸色!


    这不仅关乎到自己的颜面,更关系到王朝的颜面!


    那不能啊!丢不起这人!


    皇帝们心里都憋了一口气,心中暗恨,老刘家,真有你的!


    这该死的胜负欲!


    于是子@孙,孙@子,不管皇帝们内心有多憋屈、多不甘心,可他们最终也只能捏着鼻子,一个个的颁布政令,至少在律法上规定了男女平等。


    这一刻,诸天万界的女子们不禁热泪盈眶、 激动不已。


    绑在她们身上的数千年的枷锁,终于解脱了!


    这种与男子平等的感觉实在是难以言喻,以前的她们做梦也不敢想此生会有这样的待遇,能够实现地位上的平等。


    这一刻,她们都是男女平等的见证者!


    汉武帝位面。


    司马迁的心中也感慨万千,女子们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啊!若是没有柳洹,不知还要再等几多岁月。


    他跪坐在案桌前,就着昏黄的烛火,一笔一划的刻下:“武帝元光四年九月,柳洹提出男女平等之策,历朝历代皆听之。自始皇而始,至万朝而终,女子终于实现了……””


    啧!


    看到如此声势浩大的女性平权运动,身为女帝的武则天怎么能不为其添砖加瓦?


    她看着这一幕,微微一笑,你们只是实现了男女在律法上的平等,而朕,要实现一切权力的平等。


    武则天(世界霸主)@上官婉儿:“朕欲建立官方女学,改革科举,从今往后女子也能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你且拟旨,宣告天下。”


    历朝历代:!!!


    皇帝们颇为无力,心中暗暗吐槽,别卷了,求别卷!


    发布一个政令算不得什么,具体实施到什么程度才见真章。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几年以后,武周已经出现了一批女举人、女官员,而他们的位面却一切如常,这不是明摆着形同虚设,是欺负人吗!


    到时候女人们的怨气只会更加深重,问题更大!


    这个武则天,不愧是女帝,一眼就能看出平权运动的症结所在。


    光颁布政令有什么用,得有实际的改革,女子科举,这是在动摇男子的根基,影响实在太大了,对男儿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


    这个举动不仅会动摇封建礼法秩序,更会打破数千年来的官僚体制,从此实现了男子与女子真正意义上的平起平坐,她们也能在国政上与男子一决高下。


    杀人诛心啊!


    武则天的改革实施的如此彻底,这让他们再也不能抱着徒有虚名的幌子去欺骗女子。


    武周王朝。


    隋唐以来本就民风开放,更何况还出了一位女皇帝,武周位面的百姓们是最容易接受男女平等这一政策的。


    而武周的女子们更是载歌载舞、策马扬鞭,一时间,女儿们对武则天心悦诚服:


    “女帝万岁!”


    “我要读书科举,让那些普信的男人们瞧瞧!”


    “为女帝争光,为女子争光!”


    “为女子崛起而读书!”


    ……


    这一刻,每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女儿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参加科举,一定要榜上有名,方不负女帝的苦心,方不负万界女子的期望!


    看到这些热血女儿们的留言,武则天欣慰的点点头,继续大快朵颐。


    就让这火,再烧的猛烈一些吧,不仅要烧光困在女子身上的枷锁,更要烧光男人自以为是的傲气。


    男女平等,吾所愿矣,吾道不孤!


    吃完火锅,两人去前台付款,可这时却出现了问题。


    因为武则天觉得她是皇帝,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不能占后辈的便宜,这顿饭钱应该由她来付。


    可重点是她身为女帝,买东西哪付过钱呀?她的日常用度都是各地官员们进贡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