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好戏开场
作品:《唐宫囚徒》 这两日,时雨带着铃兰和千山在锦官城闲逛,打眼看来,一个锦衣摇扇翩翩公子,身后跟着一个珠圆玉润丰满佳人,一个抱臂黑脸带刀护卫,颇有纨绔子弟的架子。这时,三人正在茶楼听戏。
时雨正悠闲地拿扇子在手心里一下一下地打拍子,这戏唱的是《定军山》,戏里的黄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定军山之战中一举击杀夏侯渊,让曹军军心大乱,为刘备拿下汉中打下了基础。
时雨叹了一口气,国难当前,老将仍勇,他祖父和戏里的黄忠又何其相似啊。等会……祖父,时雨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
铃兰正津津有味地磕瓜子,忽然看到他家小姐拿扇子在桌子上重重一敲,嘴里不停地叨着:“坏了,坏了,怎么把正事给忘了,美色误人,真是美色误人!”
铃兰凑过去:“什么美人把正事耽误了?”
时雨又拿扇子敲了下自己脑门:“上回见到雍王,只想着自己丢人遁走,忘了祖父还给他派有任务呢,我去哪再见他一面啊”!
时雨一下又一下地用扇子敲着脑门。
“雍王在胡玉楼”,铃兰边磕瓜子边谈定地说道。
时雨的眼一下亮了:“铃兰,没想到你还有未卜先知之能啊”。
铃兰看着她家公子无语地说:“就那个从安,雍王的侍卫,上次和我说的,如果有事,可去胡玉楼找他们”。
时雨又敲了下桌子,兴奋道:“都说这胡玉楼珍宝无数,又有国色天香的美人,今晚咱们也去开开眼界”!
胡玉楼魁字房。
又化身为“玲珑”的苏剑斜倚在榻上,直勾勾地盯着正在看竹简的李守礼,越看越恼。
看了会,气呼呼地拎着裙子走到李守面前,拿下他的书:“我这里又不是学堂,你现在在胡玉楼,蜀地最有名的销金窟!你一不喝酒,二不打牌,三不听曲,连架都不打,你这么无趣,哪家姑娘会喜欢你”。
李守礼拿过竹简,面无表情地继续看。
苏剑八卦地拉凳子坐到李守礼旁边:“我记得你年长我三岁,你今年也二十有六了,要搁我们凌渊门,没准徒孙都有了,你这婚姻大事怎么想的,可有中意的姑娘?”
李守礼翻了一片,继续看书。
“你自己要上点心啊,你说你岁数也大,人也无趣,长得虽比我差点,也算尚可。不过再拖几年年纪大了连这点优势也没了,这要砸手里可怎么办啊”。
李守礼终于肯放下书简看了苏剑一眼:“你还是操心下你自己,是打算娶个夫人还是嫁个郎君吧”。
门外的从安用力捂住嘴,身体一抖一抖,他家主子别看话不多,但往往例无虚发,这个苏剑和他主子斗嘴就没赢过。不过虽然这个苏剑嘴巴贱点,但主子也就是和他一起,才有那么点……人情味。
胡玉楼一楼厅内。随着一段让人眼花缭乱的胡旋舞毕,胡玉楼的康管事在台中敲了一下锣。
康管事是个胡人,眼窝深陷,鼻梁高挺,还有把浓密的胡须,一脸商人特有的精明相。
“感谢各位贵客到胡玉楼捧场,今日我胡玉楼这三件宝贝,定不会让各位扫兴而归。即便最终没拍到宝贝,能现场观上一观,也定会不虚此行。下面有请第一件宝贝,五彩炫金刀”。
一个风情万种的胡女捧着一个托盘放到展物台上。
康管事指着这把匕首道:“此刀名为炫彩金刀,刀柄和刀鞘共镶有十二颗极品红宝石,十二颗极品绿宝石,还有十二颗极品金钢石。如果仅是镶满宝石,这刀还上不得我胡玉楼的展台,关键是这刀薄如蝉翼,削铁如泥。”他看了一圈台下,“可有哪位愿意拿刀一试?”
只见台下一个锦衣公子,将自己的佩剑扔向台上,康管事一把接住。
锦衣公子道:“这把剑乃是凌渊门大铸剑师所铸,吹发可断,锋利无比,就是不知和你这个削铁如泥的炫彩金刀相比,哪个更锋利些”。
康管事拔剑出鞘,在剑身弹了一下,嗡嗡作响,不禁道了一声:“好剑!只是若是公子的宝剑被这炫彩金刀砍坏了,本楼可是概不作赔的。”
那公子毫不在意地说:“若真被砍坏,我自认栽便是。我不仅认栽,你这炫彩金刀无论要价几何,本公子都买了”。
康管事向身旁的胡女点了下头,只见这个胡女拿起桌上匕首,手腕蕴力,猛地一挥,“锵”地一声,剑已劈成两截。
台下发出一片惊叹声。康管事向台下神色鄂然的锦衣公子一揖,“此刀作价三千两白银,一会烦请公子留步与账房交接”。
时雨和千山坐在看台右侧的桌子,时雨问:“这凌渊门是个什么地方”?
千山说:“凌渊门乃是蜀州一个有名的江湖门派,规模虽不如华山、青阳,但在江湖中地位颇高,就是因为凌渊门擅长锻造各种兵器。各大门派虽有看家功法,但也得有称手的武器,因此,江湖上谁也不敢得罪凌渊门”。说起江湖门派,千山也能滔滔不绝。
台上已经开始展示第二件宝贝了,是一盒号称龙虎山张天师秘传的不老丹,据康管事介绍,这盒不老丹配方已失传,天下只剩这一盒,年少者吃了,可祛除百病,年老者吃了,可返老还童。
对于这种仙丹神药,时雨是一个字都不信。可是她不信,不代表其他人不信。时下朝廷重视道教,道家仙丹可是有钱也难买。就连武皇陛下,也是广纳天下仙人前往洛阳宫炼制丹药,据说武皇正是吃了仙丹,白发变黑发,虽已八十,仍然肤若凝脂。
台下果然竞价者众,一盒不老丹已叫至六千两。
袁作伺眯眼瞧着台下争相出价的人。他旁边像是个师爷的人凑到他耳边说:“大人,这莲花六郎最爱仙丹,您要是把这不老丹献给六郎,那您接替薛崇坐上这刺史之位岂不是指日可待?”
袁作伺摸了摸他的肚皮:“不急,一会儿我自有办法让胡玉楼把仙丹双手奉上。”
最终不老丹被台下一位穿戴不凡的老者以七千两的价格买走。
时雨摇了摇头,普通人家百姓,一年开销也就是五十两银子,一盒不知有用没用的丹药竟然七千两,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康管事又敲了下锣,下面是今晚的最后一件宝贝,“中书舍人薛稷亲画仙鹤图的绝品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