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继续深挖危机,利益最大化
作品:《娱乐:刚准备解约,杨密破防!》 甚至有动摇社会稳定之嫌。
思索片刻后,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妥善处理,只能无奈地说:
“好,姜明,
我会照你所说去做。
但我觉得,你最后那句话或许有些言重,国内知名企业众多,
并非所有企业家都面临如此困境,
这句话能否斟酌修改?”
姜明听后,略带深意地笑了起来。
叶凡被他的笑声弄得一头雾水。
过了半晌,他对叶凡说道:
“叶凡,
你可能还未深刻领悟,国内商业环境的复杂性。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诸多优秀企业家因‘各种因素’,导致一各各身陷泥潭。
最为通俗易懂的,便是银行的‘抽贷’,所有贷款时,各种保证,一旦公司遇到危机,
银行第一时间抽贷,而且,银行抽贷还没有任何违约。
这并非危言耸听。
最为诡异的是,银行永远将钱,贷给那些不需要钱的企业,真正需要钱的企业,
却无法带出任何钱。
导致这些需要钱的企业,开始伪造各种手续来贷款。
而他们,却反过来说这些企业造假。
民间不是有一句玩笑话吗?我认为非常的合理,
那就是,国内的企业家,不是在监狱,就是在去往监狱的路上。”
听到姜明这番解释,叶凡依旧一脸茫然。
这也难怪,姜明历经两世,拥有丰富的阅历,和对商业环境的深刻洞察,
而叶凡不过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
尚未积累如此深厚的经验。
对此,姜明也不打算过多解释,思索片刻后说道:
“这样吧,
倘若各国媒体追问得过于紧迫,你可直接将此事推到我身上,或者让他们联系我进行采访。”
叶凡这才如释重负,
随后,略带歉意地笑着说:
“姜明,你别责怪我,
处理这类复杂事务,我确实不如你考虑周全。
管理公司日常事务,我还算得心应手,可一遇到此类棘手问题,便有些不知所措。”
姜明闻言,宽容地笑了笑,
之后,两人又简单寒暄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挂了电话后,姜明陷入沉思。
目前该推进的事务,大致都已按计划完成,接下来便静候有关部门后续介入。
他推测,后续的介入,必将给鹅厂公司带来沉重打击,
再加上妍妍此次的做空行动,
鹅厂此次恐怕在劫难逃,元气大伤。
在这个关键节点,自己是否还能采取其他行动,进一步扩大战果呢?
随着鹅厂这次的危机,他们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市扬份额,必然会出现空缺,
自己理应积极争取。
况且,逗音的好友功能如今已相当成熟,
或许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即时通讯平台。
思考了一会儿,
他意识到这个计划尚需进一步完善,
务必考虑到市扬竞争、技术实现、用户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
随即,姜明拿出手机,
措辞严谨地编辑了一条短信发给叶凡,
详细说明让叶凡组织策划部和技术部,从市扬调研、技术可行性、风险评估等多个维度,
详细制定一个方案,全面评估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叶凡收到姜明的短信后,深知此事重大,
立刻前往策划部与技术部,紧急召开了一个简短而高效的碰头会。
这扬会议或将成为,决定鹅厂命运走向的关键转折点,
而会议内容却无人知晓。
姜明选择的这个时机恰到好处,正值鹅厂公司在舆论风波中风雨飘摇之时。
倘若此次事件,被各国媒体广泛知晓并深入报道,
鹅厂的根基恐怕真的会被动摇。
届时,他再凭借精心策划的方案乘虚而入,
有望在商业竞争中取得重大突破。
安排好这一切后,姜明暂时没了继续工作的兴致,便打算养精蓄锐。
以他的推测,
明天,叶凡大概率会给他打电话,
他得提前构思好,应对各国每天的策略与话术。
第二天清晨,
叶凡早早便来到了公司。
此时,摩根和瑞银这两家国际顶尖资本的负责人,已然提前抵达。叶凡抬腕看了一眼手表,
时针尚未指向9点,他不禁暗自纳闷,心中腹诽道:
“这些资本圈的人,怎么比我还卷。”
随即,他脸上立刻绽出热情的笑容,
快步上前迎接,语气热忱地说道:
“欢迎摩根与瑞银的代表莅临。
这边请,我们先移步会议室。”
此次前来的两家资本负责人,在业内皆是声名远扬的人物。
摩根的负责人保罗·希尔,身为犹太裔美国人,不仅拥有哈佛学院的博士学位,
还取得了MBA学位,在针对国内的众多投资项目中,
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而瑞银此次的负责人房东明,是美籍华人,
毕业于复旦大学,持有经济学学士学位,同时,还是特许金融分析师,同样战绩斐然。
二人态度极为客气,与叶凡亲切握手问好。
随后,叶凡引领两家资本的人员步入会议室。
此刻,叶凡稳稳坐在首位,神色平静地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向众人说道:
“各位,
在我们正式举行融资签约会之前,先进行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大家如果对此次融资事宜,有任何疑虑或者问题,
都可以在这个环节提出。”
摩根和瑞银资本的负责人听闻,不禁面面相觑,
心中暗自揣测,是不是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疏漏。
这时,瑞银的负责人房东明微微皱眉,向叶凡发问:
“叶总,
此前关于融资的所有细节,我们都已经协商敲定。
不知你此次特意组织这个碰头会,是出于什么考虑?贵公司是否出现了什么状况?”
叶凡听后,顿时感到一丝尴尬。
毕竟,他此前并未有过此类举动,
只是单纯地觉得,在融资前再与大家碰个头,沟通交流一下各方意见,
却未曾料到,这些资本圈的人做事风格如此干脆利落,
一旦达成共识,便认为无需再做变动,直接签约便是。
短暂思索后,叶凡巧妙地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说道:
“是这样的,
我们公司一直秉持着,相互尊重的理念,
所以在正式签约之前,希望能够虚心倾听各位的宝贵建议,
以便我们把后续的合作事宜做得更加完善。”
听到叶凡的这番解释,两家资本圈的人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愈发浓厚的满意之情。
这种被尊重的感觉,是他们以往在合作中鲜少体会到的。
此时,摩根的保罗·希尔双手一摊,
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说道:
“嘿,叶,
这可真是个意外但令人愉快的惊喜。
你对我们意见的尊重,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通常,我们不太常遇到如此开明的做法。
我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