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抵沪

作品:《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行动队长赵志强正在向站长王家才抱怨:“姐夫,这两个月兄弟们豁出命去干,怎么说也除掉了三十多个汉奸和日本人。”


    "局座不嘉奖也就罢了,还三天两头来电斥责,兄弟们心里都憋着火!"


    “住口,你活腻了?敢编排局座的不是?"王家才脸色铁青,一掌拍在桌案上,厉声喝止。


    赵志强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震住了,他张了张嘴,还想辩解,一旁的情报组长孙家良已经快步上前,"志强,慎言!慎言!"


    “可是姐夫……”赵志强还是忍不住。


    “我和你说了多少次,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


    “是,站长。”赵志强感到一阵委屈涌上心头,"这两个月牺牲了太多兄弟,有些人我连名字都还没记全,人就没了!弟兄们的命也是命啊!"


    王家才的眼神骤然冷了下来,走到赵志强面前,直接给了他一巴掌,指着他骂道:“这些话绝不能和你的手下队员说,如果那一天传到局座耳朵里,我们都得死,明白吗?”


    赵志强浑身一颤,脸颊火辣辣的疼,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情报组长孙家良见状连忙上前,"站长息怒,志强也是一时情急,有些口不择言。不过咱们在上海确实不容易,要是在别的分站,除掉这么多日伪官员,怎么也是大功一件。"


    王家才看着两人,"抱怨没用,从明天开始,加派情报员,打探日伪重要人物的行踪。"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们必须钓条大鱼给总部看看!"


    "是!"两人齐声应道。


    等孙家良离开后,王家才的脸色才稍稍缓和。


    他取出一包香烟,手指在烟盒上轻轻敲击两下,便散出两支香烟。


    自己点上一根,扔给赵志强一根,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不比在江城,不要什么话都往外说,说话做事动动脑子!”


    见赵志强还是一脸茫然,王家才叹了口气,耐心解释:“孙家良虽是我一手提拔的,但来了沪市难免人心思变。敌后斗争艰苦不假,但总部给的人手和资金也更充裕,多少人盯着这块肥肉。”


    "我明白了,姐夫。"赵志强下意识揉了揉刚被王家才扇肿的脸。


    现在76号还没有成立,上海站站长的职位还是个香饽饽。


    自他们来了沪市,手里可以调动的资金和人手远不是在江城时能比的。


    光行动人员总部就给了两个别动队,近两千人。


    虽然驻扎在苏南,但都是听王家才的命令,这可不是一个分区站长能做到的。


    赵志强也离开后,王家才揉了揉眉心。


    他这个小舅子行动能力是有的,就是脑子转得不够快,希望不要连累到他才好。


    他昨天收到总部的绝密电报,说是派了两个刺杀队到沪市,让他做好配合。


    并且这两个刺杀队归总部直属,和他的联系也是通过总部转达。


    看来总部已经对他的工作已经很不满了。


    几天后,上海湖水码头。


    一艘客船缓缓靠岸,乘客开始陆续下船。


    一个身穿藏青色长衫的男子随着人流往外走,他礼帽压得很低,厚厚的羊毛围巾遮住了半张脸,左手还提着一个藤编行李箱。


    他直接走向路边停靠的黄包车,“文庙路。”


    “好嘞,先生您坐好。”车夫拉起车把,灵活地窜入熙攘的人流中。


    半小时后,黄包车停在文庙路路口。


    男子付了车钱,站在街角点燃一支烟,状似随意地打量着对面的"福顺昌"杂货铺。


    观察附近没什么异常后,他将未抽完的烟扔到地上踩灭,整了整围巾走进店铺。


    店内货架上摆满了各式杂货,柜台后站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正低头拨弄算盘。


    "掌柜的,要半斤咸鱼,再称二斤高粱酒。"


    闻言,掌柜的转身从缸里取出一条风干黄鱼,"巧了,咸鱼今早刚到的。这鱼腌得够咸,配酒正好。"


    男子接过咸鱼,凑近闻了闻:"这味道是正,就是少了把茴香提味。"


    "客官原来是要用茴香焖的咸鱼。"掌柜的掀开柜台挡板,"里面有存货,跟我来。"


    两人来到里间后,掌柜的朝外看了下,确认无人,这才小声说道:“长官,有何指示?"


    男子摘下礼帽和围巾,露出一张消瘦的脸。此人正是总部派来执行‘寒江计划’的特工孙涛,代号“寒冬”。


    "行动队员在哪里?"


    "回禀长官,人都在后面的院子里。"掌柜推开一扇隐蔽的小门,"按总部要求,一共二十人,都是生面孔,没参与过任何公开行动。"


    后院比想象中宽敞,掌柜的进去通知。


    很快,二十名身着便装的青年立刻列队站好。


    孙涛打量着眼前的二十个人,“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长官。我接到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刺杀伪政府的官员,你们要随时做好准备。”


    “现在你们五人一个小组,各自选择目标跟踪,所有的刺杀任务都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孙涛交代完后,示意他们解散。随后独自进入卧室,从行李箱夹层取出小型电台,开始向总部发报。


    山城,军统总部,毛成拿着刚收到的电报来到戴老板办公室。


    “局座,寒冬已抵达沪市。”


    戴春风正在批阅文件,闻言头也不抬,“‘穿山甲’他们还没到沪市吗?他们可是比寒冬早出发几天。”


    ‘穿山甲’是林致远为小组取的代号。


    毛成躬身回答:“‘穿山甲’中途绕道去了一趟潭城,他大舅哥顾志雄的102师正驻防在那里。"


    戴老板冷哼一声,将手中的笔重重摔在桌上,“好大的胆子,国事当前,还有时间叙旧。要是坏了我的好事,定要他好看。”


    毛成看着戴老板冰冷的眼神,心中一凛,“属下这就发电催促他们。”


    与此同时,闸北区的一条巷道上,六辆骡车缓缓停下。


    林致远以商人的身份,租下一栋带院子的房子,然后众人开始将车上的货物往下搬。


    车上只是一些草药,林致远他们一行人太引人瞩目,只能装扮成商人。


    他们要在华界活动,而这里不仅靠近法租界,还有大量棚户区,最适合隐藏身份。


    林致远租的这栋房子不算大,但前门临街,后门连着七拐八绕的弄堂,是个理想的藏身之所。


    当晚,安排完警戒后,林致远让吴明向总部发报。然后他爬上屋顶,俯瞰四周地形。


    看着周围零星的灯光,他想起前世演过的一部谍战剧,里面的特工在布置藏身处时,都是连着周围两三个房子一起租下。


    这样,即使被敌人盯上,也能利用复杂的通道脱身。


    华界的房子不比法租界,租的话只要两百多法币。


    第二天,林致远让赵天明和孙文彬分别租下了隔壁的两栋房子。为免引人注目,三处房产分别用了不同的化名登记。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必要的侦察人员外出,其余人都留在院子里施工。


    林致远计划将租下的三处房产全部打通,并在最里面的房子里秘密挖掘地道。


    平时大家从两侧房屋出入,夜里统一在最里面的院子里休息。


    这样即使被敌人盯着,摸过来,也有时间反应和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