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冷酷是冷酷,礼貌也是真礼貌。

作品:《为她指引,被她所诱

    晋江文学城


    雎安很难描绘出那种感觉。


    因为有些羞耻。


    她觉得,她对他一见钟情了。


    刚刚对上眼的时候,她的心跳得飞快,大脑宕机,身体像是被魔法定住了一样,待他平静地转过身,大脑已经自动幻想下一步的接触了。


    她甚至觉得他们曾见过,兴许只是一面,所以她脑中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


    只是,她绝不可能开口说什么,“你好,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要是说了,她会抽自己两巴掌。


    因为过于尴尬。


    雎安的思绪被敲门声打断。


    张百星走在最前面,敲门的就是他。紧跟其后的是宋挚,而宋挚的身后是略显拘束的雎安。


    宋言林看着推门而入的三人,微微一愣,“你们在哪碰到的?”


    张百星看了眼正在关门的雎安,“校道上碰见的,她找不到物理系在哪,我带她来的路上又刚好碰见宋挚。”


    发觉宋挚有意避开和他的视线接触,宋言林直接问他:“你不用上课?”


    “请假了。”


    “来这,你也帮不上忙。”


    “无所谓,我就爱看。”


    两人讲话的语气都很冷。


    由此,雎安却更加肯定心中的猜想。


    都姓宋,而且是这样的相处模式,十有**是一对父子。


    见没人接话,雎安杵在一旁,干脆主动开口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邹雎安,关关雎鸠的雎,平安的安,请大家多多关照。”


    “以后雎安会常来,大家都自我介绍一下。”宋言林补充道。


    “那我先来,毕竟来的路上都忘记介绍一下自己了。我叫张百星,一百的百,星辰的星。目前在读研二。”张百星一边说一边嘿嘿地笑,也是不想教授尴尬。


    雎安笑着点头,再次表示感谢,“刚刚真的谢谢你。”


    “随手的事儿。”


    “我,我叫吴曼菲,在读研一,也是这个实验组的成员。”


    吴曼菲将手举得高高的,方便邹雎安认人,明显是个性格活泼、外向开朗的女生。


    “我叫陈思雨,在读研二,欢迎你参加实验,以后有问题可以找我。”


    不亏是雨姐,果然很飒。


    雎安看着眼前这个冷面的高个子女生,明明和其他同学穿着一样的白大褂,却给她一种教授级别的靠谱感。


    角落里的男生见实验组成员里就剩自己没有介绍,先是扶了扶眼镜,又扯了扯衣角,才从座位上站起来,视线聚焦在雎安的运动鞋上,“我叫廖学文,在读研一,多多关照。”


    这位看起来就腼腆得多,雎安一边默记人名一边回应。


    最后,雎安转头看向宋挚时,发现他靠在柜子上看着不远处的装置,不打算出声的样子。


    “我叫宋挚,过来参观的。”


    宋挚突然扭过头看向雎安,简短的一句话,她却对他大为改观。


    这人冷酷是冷酷,礼貌也是真礼貌。


    “好了,自我介绍就到此为止,大家各司其职。百星,你负责带领大家再一次确认装置的状态。思雨,你把注意事项拿来,和雎安重点说说。”


    宋言林开了口,大家便不再将注意力放在邹雎安身上。只有陈思雨按宋言林的意思,拿着打印好的文件向她走来。


    雨姐得有一米七吧,雎安发现自己竟要微仰着头看她的时候,不免感叹。


    “雎安。”陈思雨靠近她,指着注意事项的第一点,说道:“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过去已经是过去,装置能带你身临其境再走一遍走过的路,也可以让你体验不同选择下的新人生。但那不是真的,不是现实,不能沉浸在里面。”


    “装置发生的事不会改变现实,所以如果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也不用怕。反正,都不是真的。”


    雎安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听清楚了,同时接过陈思雨递来的文件。


    其实,这些宋言林都和她说过,强调的也是“不是真的”这四个字。


    所以,她大胆猜测,兴许是过往有实验者沉浸于过去、不愿回归现实生活之类的事发生。


    只是,她回想自己的人生路,实在没有什么是值得她放弃当下,过往和现在都是很平淡的生活。


    待一切就绪,雎安已经将注意事项全部读完,但进装置前,难免还是会忐忑不安。


    于是,她拉着陈思雨的手,问道:“我今年24,我们应该是同龄吧?”


    陈思雨摇头,“我比你大一岁。”


    “那我叫你雨姐,可以吗?”


    “可以。”


    兴许是感受到雎安抓她衣袖的力度异常得紧,陈思雨抬手,将她的手放在雎安的手背上。


    雎安被这个举动暖到,明明只是陌生人,却能察觉到她的情绪,也愿意给予她些微的支持。


    “其实我很好奇。”犹豫片刻,雎安还是开了口。“实验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啊?”


    闻言,陈思雨无意识地加重了手上的力度,雎安的手掌有了血液流通不畅的不适感。


    “其实很多事都是教授拿主意,我们也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实验不是绝对安全的。”


    陈思雨的声音压得很低,应是不想有第三人听见。


    “不对劲的话,你就退出。”


    ————————


    装置的外形像极科幻片里常见的太空胶囊床,外观和内饰都是冷白色,雎安从左侧进入内舱后,舱门会自动关闭,右侧便变成了透明窗。


    由此,她可以看见舱外的人。


    然而,装置启动后,周身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失重感骤然袭来,且越来越强烈,一会儿仿佛置身于通往百层高楼的极速电梯,一会儿仿佛处在波涛大浪中的模型小船,恐惧和不安包裹着她,让她不自觉地绷直身体。


    此刻,她觉得自己既像一把正被掰折的直尺,又像一根形如残月的弓弦,随时就会断裂。


    这种状态不知持续了多久,直至她看到一个透光的球体将她猛地吸进去,强光令她不得不眯着眼睛,模糊的光影一一从身边闪过。


    景象清晰的瞬间,她和穿着初中校服的女生对视了。


    ————————


    “啊嚏!”


    针落可知的环境下,众人被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实验室的冷气很足,宋挚是唯一没穿白大褂的。


    他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避开他人的视线,假装无事发生。


    期间,雎安完成了第一次实验。


    这是雎安第一次参加实验,实验时间设置的很短,仅有两小时。


    午餐时间,实验室一行人来到附近的第三食堂吃火锅。


    由宋言林请客。


    回来后的雎安十分亢奋,餐桌上,不停地和大家分享回到初高中时期的神奇感受。


    张百星和吴曼菲作为捧场王,自然不会让她的话落地。


    陈思雨虽然没有给予语言上的回应,但她始终面带微笑地听她讲,偶尔会点点头,像个和蔼的长辈。


    廖学文则是面无表情地咀嚼着,以他认真的模样,雎安还以为他是在听课。


    事实是,他确实在提取雎安话中有用的信息点,打算回去以后,好好分析一番。


    至于雎安,分享欲爆棚的同时,也有在克制自己。


    新奇的体验让她的肾上腺素飙升,但她的理智尚存,为了避免麻烦,刻意隐去了一部分内容。


    她不是有意隐瞒,更不敢如此。


    只是,她隐去的那部分内容和宋挚有关,情节实在难以启齿。


    而且,故事的男主角就在现场啊!


    她要是说了,宋挚指不定会觉得她是在编些离谱的故事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宋教授则有可能会觉得是她精神错乱了。


    雎安轻咬下唇,忍得住不多嘴,却忍不住打量宋挚和宋言林。


    此刻,宋言林听着实验室众人互相打趣的玩笑话,因实验而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倒是没注意到雎安的视线。


    可宋挚却极其敏锐,似乎任何喧闹和惊扰都无法影响他,在雎安假装无意地看向廖学文,再转而看向他的瞬间,他便捕捉到了她的视线。


    四目相对。


    雎安愣了两秒,猛地移开视线。


    太不自然了,还不如朝他笑一笑呢。


    雎安事后懊悔,极其不自然地扭过头去,用浓密的长发遮住自己的侧脸。


    只是,她面上可以装作不在意,可以装出镇定自若的样子,大脑却尊崇本心,一直在猜测宋挚对她偷瞄行为的看法,始终无法听进桌上其他人谈论的新话题。


    “雎安,你为什么会来参加实验?”陈思雨放下筷子,询问时,表情十分认真,“是为了弥补什么遗憾吗?”


    “为什么会这么问?”张百星嘴里嚼着牛肉,口齿不清地问道。


    吴曼菲轻挑眉尾,得意地抢答道:“毕竟是有危险的实验啊,总得有理由吧。”


    闻言,张百星迅速瞥了眼宋教授,也不知是吃火锅热的,还是因为吴曼菲的话,他的手心瞬间布满了细汗。


    “其实......我来参加实验,确实是有特别的原因。”


    雎安话音刚落,夹菜的、聊天的、低头发呆的,所有人都将注意力转移到雎安身上,包括宋挚和宋言林。


    “我有两个想要见的人,有两个想问的问题。”


    “谁啊?”吴曼菲毫无顾忌地问出口。


    雎安笑着,神情却是说不出的落寞,“一个是我过世的初中班主任。还有一个,是再也不会是我朋友的......过去的朋友。”


    这回,就算是傻子也能觉察到当下的话题走向过于敏感,已经触犯到雎安的**了。


    没有人再细问,哪怕是最八卦的吴曼菲也识趣地转移话题。


    小插曲并没能影响聚餐的氛围,好的开端让整个实验组都被快乐笼罩着。


    连落座在角落,一直沉默不语的宋挚,嘴角都时常擎着笑。


    只有宋言林的态度不咸不淡,话也不多。


    午餐结束后,宋言林让雎安去实验室的躺椅上午休,而后再进行四小时的实验。


    虽然因为兴奋,雎安根本睡不着,但闭目小憩后,人精神了许多,神经得到了放松。原本因为陌生的记忆而感到困惑和眩晕的头脑,也逐渐变得清晰。


    实验开始前,她鼓起勇气,一直在找机会,想和宋言林细说装置里发生的怪事,以及脑海中那些奇怪的记忆。


    但宋言林非常忙,一直在指导学生,他们唯一的单独对话,还是在众人面前,他直接问她,是否能按他设置的时间和程序走完这一次实验。


    雎安想,反正她想做的事都做了,想见的人也都见完了,接下来自然是乖乖配合实验,不然,她凭什么拿那么多钱呢?


    “没问题,我都行,教授你来定吧。”


    宋言林随即道:“那就好。我估算过装置内的时间。现实的一小时,约等于装置里两天的时间。第一次实验你太着急了。两小时的实验,在里边也不过四天,你就从初一跳到了高三,我担心你会因此意识混乱。”


    意识混乱?!


    雎安吓一大跳。


    宋言林皱着眉头,表情严肃,“实验急不得,安全第一位。以后的实验,除非我们要求,否则你不可以这么做。”


    “好,我记住了。”


    雎安面色沉重地应答,随后,她回想起装置里的场景,慢慢低下头,说出自己真实感受,“我不知道会这样,只是感觉在里边一切都挺好的。很多时候是快起来反而好,慢下来,反而有点分不清是装置、还是现实。”


    “没事的,你别被吓到了,就当作是在玩AR实景游戏就行。”


    宋言林的语气很快便柔和下来,好像生怕她会因此放弃,拉着雎安到实验室的角落,安抚道:“一开始是需要时间适应,你要相信我们。而且,当初我邀请你来,不也和你说过利弊吗?难得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你可以弥补遗憾,可以回去尝试已经错过的校园恋爱,不是很好吗?”


    雎安顿时囧到不行。


    当初,宋言林找到想要周末兼职的她,和她说了实验的事、以及能获得高额报酬。


    她的第一反应,遇到骗子了!


    谁知宋言林锲而不舍,还想方设法地联系雎安的父母说明了情况,将身份证和学校开出的一系列证明发过来,以供他们查验。


    最重要的是,他开出的报酬比雎安工作两年的薪水还要多!


    雎安父母的态度很快就松动了,她却因此苦恼,害怕父母被金钱冲昏头脑,害怕这披着高薪外皮的实验是地狱般的狼牙陷阱。


    “其实,我不是随便选的人,在选择你作为实验对象之前,我有调查过你。”


    宋言林直言不讳:“你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也不开明,能一路走到现在,还成长为一个内心善良且坚韧的人,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肯定很强。”


    “这就是我坚持,要由你来参加实验的原因。”


    “我......内心善良坚韧?”


    从来没有人这样评价过她,就好像有人突然将她从低矮的平地托举到上千米的高空,雎安感到别扭的同时,忍不住反问出声。


    “是的,我查到你曾在高中受过表彰,原因是在地震中救下了一名腿脚不便的学生。在急剧紧张的环境下,你随时可能丢失性命,还会去帮助别人,难道这还不算善良坚韧吗?”


    高中到现在,少说也有六年时间。


    宋言林不提这事,雎安都快忘记了。


    “说实话,我看得出你父母是怎样的人,你能成长为现在这个样子,需要很大的决心,需要敢于反抗的勇气。你一定为此付出了很多,所以我很欣赏你。”


    说完,兴许是觉得自己含沙射影的话着实无礼,宋言林赶忙补充道:“抱歉,我是觉得你的父母自私自利,但这是人的一种特质,并不是在骂他们。”


    就是因为这段话,雎安的态度动摇了。


    最终,宋言林用了近一个月的时候,前后找了她六次,每次都以真诚有礼的态度询问她的想法,这才彻底打动了她。


    而她,也向宋言林坦言了自己的顾虑和想法。其中就包括,她遗憾于没能在大学谈一场恋爱的事。


    宋言林还在笑,笑容中带着长辈看小辈时的慈爱。只是,清瘦的脸和浓重的黑眼圈衬得他的笑容有些憔悴,缺少一股精气神。


    雎安的脸颊早已染上绯色的红晕,别扭地回头确认是否有其他人听到宋言林的话。


    幸好没有人注意他们。


    她暗自庆幸,蓦地松了口气。


    只是,雎安万万没想到,宋言林会被她探头探脑的动作逗得放声大笑,实验室众人会因此而好奇地看了过来。


    见状,雎安猛地一缩脖子,背过身去,好似乌龟缩壳。


    最后,直至雎安再次进入装置,脸上仍有未退的红晕。


    ————


    本来轻松的氛围在雎安没有回应的那刻彻底消失。


    张百星心如鹿撞,坐在操控台前的他第三次看向宋言林,“教授,已经超一分钟了,三次呼叫都没有成功,要尝试电击吗?”


    宋言林双手交叉于胸前,站姿僵硬,“立刻电击!”


    装置面向实验人员一侧开启透明窗,众人都知道电流并不强,雎安却是被电的猛地坐起,额头布满细细密密的汗珠。


    她伸手触碰自己的胸口,感受着胸腔一呼一吸之间产生的实感。不知过了多久,胸腔的压迫窒息感消失,呼吸节奏也愈发平稳,她抬眼去看透明窗。


    那有一个人,正静静地看着她。


    她确定,就是那面湖。


    幽深沉静的死水终日平整如镜,纵未风吹也因她荡起万千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