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从来不相信巧合

作品:《你迎娶平妻,我改嫁太子你哭什么

    岁暮天寒,京城迎来了一场大雪。


    白雪皑皑,姜绾裹着厚厚的兔毛斗篷,走在青石砖路上。


    碧螺提起她被濡湿的裙摆,嘟囔道:“元老夫人也是,非要在这大雪天请人去看院子,不知道怎么想的。”


    景元帝同意宋庭月留在将军府,元老夫人特辟了处单独的院落,请人翻修装饰。


    院子宽敞明亮,与她住的鹿鹤堂相邻,位置极好。


    今日,还特请了好些女眷去贺宋庭月乔迁。


    姜绾表情淡淡的:“不这么大张旗鼓的折腾人,怎么为宋庭月在府中立足?”


    和亲回朝的公主,从前也有先例。


    但宋庭月丧夫失子,在东莱部没了立足之地,落魄回门,多少会遭人嘲笑。


    元老夫人此举,就是告诉众人,宋庭月就算落难,依然是将军府尊贵的嫡女,她最疼爱的孙女。


    姜绾迈进莲心院。


    清新雅致,细节处透着华贵,果然极其用心。


    宋庭月一身杏花袍,被人簇拥着坐在暖榻上,笑意温润。


    她的腿伤好了大半,已经能下地行走了。


    只是跛着脚,姿势不雅,她不想承受那些异样的眼光,所以对外说自己还没好。


    “阿绾。”


    宋庭月朝姜绾招手,一如往常的热情。


    屋中坐着许多贵妇打扮的女眷,周氏却不在场。


    姜绾心中了然。


    舅母王氏将那日姜绾的遭遇宣扬了出去,外人都说周氏苛待儿媳,她脸上挂不住。


    “听说前几日因为给我熬药的事,你和母亲有些误会,还惊动了王夫人。”


    宋庭月一开口,果然提起此事。


    “母亲并非故意为难你,她是关心则乱,性子急了些,你别放在心上。”


    她想趁着人多,为周氏开脱。


    “怎么会呢。”姜绾缓缓一笑:“嫁进门多年,婆母的脾性我早就习惯了,不会在意。”


    宋庭月笑意微僵。


    什么叫习惯了,这不是暗指周氏经常苛待她么?


    女眷们也互相看了看,眼中意味不明。


    看来将军府的后院,不安宁。


    顾玉容笑着打圆场:“过几日是麟儿的拜师宴,到时萧都护会来做客,夫人们一定要来捧场。”


    萧都护名声颇盛,且是上届武举的头名,按例,今年开春的武举由他主审。


    因着此故,武将子弟没有不想同他结交的。


    有人捧场道:“麟少爷得了宋老将军的红缨枪,拜得南山居士为师,又得萧都护青睐,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这话说到顾玉容心坎上,她笑魇如花。


    “说起来,阿钰年纪不小,也该学武了。”


    她看向姜绾。


    “姐姐若没有人脉,我可以替你寻些京中校尉,部卒给你。”


    姜绾浅笑:“阿钰有师父,过几日也要办拜师宴。”


    顾玉容:“是何人?”


    姜绾抿了口茶:“到时候就知道了。”


    顾玉容心中嗤笑。


    任姜绾本事再大,也找不到胜过南山居士的人。


    将军府两位少爷一前一后开拜师宴,宋麟宋钰一定会被拉出来比较。


    到时候,有姜绾难堪的。


    姜绾不喜交际,喝了杯茶便要告辞。


    走到廊下时,却发现一道熟悉的身影。


    是夏嬷嬷。


    廊下挂着个金色鸟笼,里头是一只通体雪白的雀鸟,豆大黑亮的眼睛炯炯有神,夏嬷嬷正喂它喝水。


    姜绾眸光微缩。


    夏嬷嬷出身东莱,东莱人擅长驯兽,栖云上的蛇群应该就是她引来的。


    姜绾问道:“这是什么鸟?”


    夏嬷嬷躬身,声音嘶哑:“是白鸾雀,性情温顺,郡主卧床无聊时养着玩的。”


    姜绾点头,转身走了。


    碧螺小声道:“这鸟稀奇,咱们京城从没见过。”


    “恐怕是东莱的品种。”


    东莱盛产猛禽,有些动物甚至能用在战场上,杀伤性极强。


    姜绾不认为,这白雀是夏嬷嬷口中的“性情温顺”。


    她吩咐道:“让时序查查,这是什么东西。”


    当夜,姜绾早早换上了轻便的裙装。


    今日是宋庭月盟友与东莱人交易武器的日子,裴玄要她一同前去。


    与院中的沈辞汇合后,二人朝着约定的地点走去。


    姜绾嘱咐:“今日应该没什么危险,只是裴玄心思敏锐,一会你少同他讲话,以免被发现什么漏洞。”


    沈辞:“...是。”


    据时隐情报上所说,交易地点在京城东巷一家酒楼的后身。


    酒楼对街是一家客栈,裴玄与姜绾坐在窗边,能时刻观察后街的情况。


    东宫府兵已经装扮成百姓,提前埋伏在四周。


    一切准备万全,只等接头的人出现。


    姜绾对时隐的消息很有信心,时辰未到,她阖上半扇窗,闭目养神。


    “这就是提供情报的人?”


    裴玄把玩着手中的袖珍匕首,眯眼看着她身后站得笔直的沈辞,幽幽道。


    姜绾睁开眼,心中警觉。


    裴玄试探道:“他是从哪得来的消息?最好准确无误,否则…”


    “殿下高高在上,何必吓唬一个侍卫。”


    姜绾站起身,挡住了裴玄投向身后的视线。


    “这是我与殿下的交易,若有意外,我承担便是。”


    裴玄凉凉地扫了她一眼:“还挺护食。”


    姜绾皱眉,总觉得这话另有深意,刚想细问,就听楼下传来一阵马蹄声。


    一伙身着夜行衣之人骑马而至,身后跟着七八辆板车,上面罩着黑布。


    看分量,应当是武器,火药等物。


    对于战乱的东莱来说,这些是异常珍贵的东西。


    一行人停在巷中不久,夜色中出现了一名男子的身影。


    那男子头发微卷,穿着长长的褂子,典型的东莱人装束。


    几人低头密谈。


    姜绾朝着四下远望,并没看到黑衣人的头领出现。


    看来那人只派了手下前来,没打算自己到场。


    姜绾与裴玄对视一眼。


    难道今夜要岂非白跑一趟了?


    没有人赃并获,裴玄不想动手,令东宫侍卫们撤离了。


    姜绾心中疑惑。


    如此重要的交易,若换作她,即便不现身,也会在附近找个安全的位置观察,确定交易无误。


    她朝着热闹的酒楼望去。


    这一看,酒楼中竟隐隐传出闹嚷之声,而后,窗前出现了一张熟悉的脸。


    是裴熙。


    他正被几个大汉追着,一边怒声叫着什么,一边在楼梯上下逃窜。


    “殿下。”她叫住走到门口的裴玄。


    此时,对面的裴熙也看到他们,眼睛迸发出惊喜的神色:“太—”


    他捂住嘴,激动地跑到裴玄跟前,抱着他的胳膊道。


    “兄长!好兄长!这些人要卸了我的腿,救命!救命啊!”


    裴玄去派人了解情况。


    原来裴熙是来还之前欠下的酒钱的,不想钱袋被偷,被人当成白吃白喝的骗子了。


    “真是邪门了!小爷真是不该今天出门!”他骂道。


    姜绾问:“你怎么会和酒楼赊账?”


    “姜,姜夫人!?”裴熙这才看清她的脸,吓了一跳。


    见裴玄神色凝重地盯着他,又挠了挠头:“我…前几日忘带银子了。”


    裴熙自小纨绔,是酒楼茶馆的常客,不算奇怪。


    可今日这时间,太巧了。


    裴玄从来不相信巧合。


    他沉声道:“裴熙,今日是你凑巧在此,还是有人让你来此的?”


    裴熙猛地看了他一眼,瞪大的双眼透出心虚,嘴上却道:“这,这就是凑巧嘛。”


    他不说实话。


    姜绾眼波流转。


    她的心中,已经浮现出了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