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敕封山神

作品:《地煞七十二变我在大唐装神弄鬼

    "你要通人性,就要入人间。"


    他的声音忽然变得格外深远,


    "在滚滚红尘中历练,尝遍世间冷暖。体验人的七情六欲,看透善恶人心。待你真正悟透人性之时,化形自然水到渠成。"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牛二心头。


    他浑身剧震,犹如醍醐灌顶,五百年来修行路上的种种困惑突然贯通——


    为何总在化形临门一脚时功亏一篑,为何那些走邪道的同修终究难成正果。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牛二喃喃自语,百年的执念在这一刻轰然瓦解。


    他突然双膝跪地,以最庄重的大礼俯首叩拜,牛角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今日承蒙国师指点迷津,牛二...不,弟子感恩戴德!"


    陈玄抬手虚扶,一股柔和的法力将牛二托起:


    "不必行此大礼。日后你只需多行善事,莫要为恶,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晨光熹微,山间的雾气渐渐散去。


    牛二面露几分难色


    "国师...要入红尘历练,可我这副模样..."


    说着,他指了指自己那颗硕大的牛头,


    "怕是刚下山就要吓坏百姓。"


    陈玄闻言,目光在牛二那对弯曲的牛角上停留片刻。


    他忽然抬手一招,庙角一个积满灰尘的破旧斗笠应声飞来。


    那斗笠边缘已经破损,笠顶还破了个大洞,显然是香客遗弃多时的旧物。


    陈玄指尖突然泛起莹莹青光。


    破庙内无风自动,一道道玄妙的符文浮现烙印在斗笠内侧。


    约莫一盏茶时间,陈玄额头已见细汗。


    他轻喝一声,最后一道法诀打入斗笠,整个斗笠顿时泛起一层朦胧的清光,


    那破洞处竟自行生长出细密的藤蔓,将缺口修补如新。


    "戴上试试。"


    陈玄将焕然一新的斗笠递给牛二,


    "我在其中施了''移景换形''之术,虽不能真正改变你的形貌,但能让旁人看你如常。"


    牛二小心翼翼地接过斗笠。


    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将斗笠戴在头上。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斗笠下的牛头变成了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


    现在的牛二只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


    "这...这太神奇了!"


    牛二摸着自己依旧存在的牛角,却从水洼倒影中看到个面容模糊的壮汉。


    他激动得就要下跪,却被陈玄扶住。


    "此法只能维持一年。"


    陈玄正色道,


    "一年之内,你若能真正参透人性,自然可以永久化形。若是不能..."


    他指了指斗笠,


    "到时法术自解。你自可以再来找我重新施法"


    远处传来官道上的车马声,陈玄拍了拍牛二的肩膀:


    "去吧。记住,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看不见的未必是假。"


    牛二重重地点头,再次郑重躬身行礼。


    然后转身迈入晨光之中。斗笠下的他的步伐轻松,仿佛是新生。


    陈玄望着牛二远去的背影,直到那顶斗笠消失在晨雾中,才长舒一口气。


    他转身看向庙内仍昏迷不醒的两个书生,确认只是惊吓过度,便不再理会。


    破庙内尘埃浮动,陈玄的目光落在正中那座斑驳的山神像上。


    神像虽已褪色,但猎户坚毅的眉目依稀可辨。


    他缓步上前,指尖轻抚神像底座积年的香灰,若有所思。


    "一介猎户,生前济世救人,死后仍庇佑一方。"


    陈玄低声自语,


    "你也算是功德不浅了。"


    说罢,他忽然并指成剑,在虚空中划出一道金光璀璨的轨迹。


    指尖过处,玄奥的符文如游龙般浮现,正是"驱神敕封术"。


    随着最后一个符文完成,整道敕令突然化作流光,没入山神像眉心。


    "今以大唐镇魔国师陈玄之名,敕封尔为牛头山正神。"


    陈玄的声音在庙内回荡,


    "望你秉持初心,护佑苍生。待香火鼎盛之日,灵智自生,高坐神台。"


    神像表面突然泛起一层金芒,隐约可见其中有个猎户打扮的虚影拱手致谢。


    金光流转片刻,渐渐内敛,最终只在神像眼底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性。


    陈玄知道,这道敕封并非直接点化神明,而是为这缕残魂开启神道修行之路。


    就像播下一粒种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还要看日后香火是否旺盛,信愿是否虔诚。


    "也罢,送佛送到西。"


    陈玄打算回去后让人为它重修庙宇,并适当宣扬山神显灵之事。


    虽然朝廷对这类淫祀向来谨慎,但以国师的身份行个方便倒也不难。


    做完这些,陈玄最后看了眼焕发微光的神像。


    右手轻按腰间剑鞘。


    只听"铮"的一声清鸣,青釭剑应声出鞘。


    剑光如练,瞬间包裹住陈玄全身,化作一道青色长虹冲天而起,


    转眼间便消失在天际云层之中。


    约莫半个时辰后,庙内两个书生突然同时惊醒,仿佛从噩梦中挣脱般猛地坐起。


    崔姓书生额头冷汗涔涔,颤抖着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张姓书生则死死盯着庙门方向,嘴唇不住哆嗦。


    "那、那牛头妖怪..."


    张书生声音嘶哑。


    "是梦吧?一定是梦..."


    崔书生强自镇定,却发现自己后背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浸透。


    两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想起另一个同伴李文静。


    两人都知道不可久留,跌跌撞撞冲出庙门。


    晨间的山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们骨子里的寒意。


    两人一路狂奔下山,好几次险些滚落山崖。


    三日后,陇西李氏派出的搜山队伍在山神庙前驻足。


    为首的管事皱眉打量着破败的庙宇,对身后家丁道:


    "仔细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们找遍整个牛头山,但没有那李文静的任何踪迹。


    "那两位公子坚称是被妖怪所害..."


    年轻家丁小声嘀咕。


    "荒唐!"


    管事厉声呵斥,


    "定是那两个书生胡言乱语,他们也算是名门望族,居然不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与此同时,长安城的书肆里,新出的《牛头山遇妖记》正在文人墨客间悄然流传。


    书中绘声绘色描写牛首人身的妖怪如何口吐人言,又如何被一高人惊走。


    虽然多数人只当志怪小说消遣,但有心人注意到,


    书中提到的"青釭剑光",与当朝国师的佩剑描述竟分毫不差。


    而牛头山中,重修一新的山神庙前,香火日渐鼎盛,常有有樵夫和猎户来祭拜。


    有人曾看见个戴青藤斗笠的魁梧汉子在庙前清扫落叶,转眼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