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众口难调1

作品:《依萍独自去了西渡桥之后

    报社前厅,尔豪他们已经等了好一会儿。


    看到杜飞一个人磨磨蹭蹭地过来,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就你一个人?书桓呢?他好久没过来了,到底搞什么鬼?”


    如萍站在尔豪身后,眼神失落。


    杜飞僵硬地扯了扯嘴角,说道:


    “书桓啊,书桓有点事耽搁了。”


    他说话的底气明显不足,神情又左顾右盼的,更让尔豪疑惑了:


    “你也很有问题,你也在搞鬼,对不对?”


    杜飞脸上明显尴尬了一下,推着尔豪坐到椅子上:


    “哎呀,尔豪,不要疑神疑鬼啦。我们现在要抓紧讲一下开版稿的事。”


    尔豪有点不满,白了一眼杜飞,说道:“好了好了好了,说稿子的事吧。”


    “嗯——咳!”


    方瑜清了清嗓子,起伏的胸口泄露了她此时的紧张。


    接了这个工作才知道,原来画家和漫画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实质却千差万别。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为自己呐喊:方瑜,没什么可怕的!


    对!就是这样!保持信心!


    正当她要说话的时候,门被打开了。


    “书桓!”杜飞激动地大喊。


    这一嗓子直接把方瑜的话憋了回去,甚至把含着的一口气也咽了下去。


    方瑜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一言难尽,整个人也‘膨胀’了起来。


    如萍欣喜地跑过去。


    眼前的书桓,哪还有半点颓废的样子。


    他的目光又有了神采,脸上也恢复了和煦的笑容。


    这才是她印象中的何书桓嘛。


    “不知道我有没有迟到?”


    书桓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又接着说:“我已经快马加鞭的赶过来了。”


    尔豪站起来拍着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就差那么一点。”


    不过,毕竟他来了,不是吗?


    接着,尔豪拍拍手,说道:“现在人齐了,我们开始正式讨论。”


    方瑜有些忐忑地拿出自己的作品,她第一次画,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这是我画的第一版,大家都来看一看。”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第一次上学,做母亲的总会担心,能不能和其他同学交朋友,老师会不会喜欢。


    “老天呐,我现在紧张得快要窒息了。天知道我花了那么长时间学画画,却败给了故事!”


    “我好怕画出的故事会被挑出毛病。”


    杜飞笑嘻嘻地说道:“别紧张,别紧张。有我们三剑客,包你‘百病全消’!”


    方瑜的漫画灵感来源于李副官。


    她想通过一个黄包车夫,每天在大街上的所见所闻,展现日本人的可恨和老百姓的艰难。


    这个题材的好处是既可以连续看,也可以分开看。


    几天就会完结一个小故事,但又都是车夫的所见所闻。


    那些买不起全部报纸的人,可以挑一段故事买。


    这样可以让报纸更好卖一些。


    这是她研究好久才想出来的。


    大家都在翻稿纸,声音窸窸窣窣,一时之间无人说话。


    方瑜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更紧张了。


    依萍坐在旁边,拍了拍方瑜的手,又冲她眨了眨眼。小声说:


    “别忘了,你是哼哈二将,没什么可怕的。”


    方瑜看她狎促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情绪平复多了。


    尔豪第一个看完,放下稿子,迟疑了一下,说道:


    “我觉得开篇的花头不够激烈,可能很难吸引读者。”


    方瑜急忙拿过稿子,看了起来。


    这篇稿子她已经看了无数遍,可一听尔豪这样说,就还是要再看一遍。


    第一幕画的是车夫在炎热的天气马不停蹄地拉车,被客人刁难的故事。


    方瑜问道:“可是上来就很激烈那不是太奇怪了吗?”


    “放心!我们的读者不怕奇怪,就怕没意思。你想,人家花钱买报纸图的就是消遣,如果我们把最普通的画面完全照搬,又有谁愿意买单呢?”


    “那要怎样‘花头’才够激烈呢?”


    依萍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她是个‘实诚’的人,对于‘花头’的标准很明显与尔豪不同。


    她以为,那些被刁难的故事已经足够有‘花头’了。


    “我举个例子:开篇车夫拉车,结果一不小心挡住了路上的汽车,巧的是汽车内是一位大少爷,他下车之后殴打了车夫。车夫不敢反抗,被打得惨兮兮的,这个时候坐在后座的客人突然出手,教训了大少爷。”


    “不仅让大少爷当街道歉,还索要了医药费。”


    “原来,这个人是革命义士,在武馆当教头。”


    “看到百姓受欺负,忍不住出手相助。”


    “如果这样画,我们的报纸一定大受欢迎。”


    依萍和方瑜的眼睛睁得更大了,两人对视一眼,这确实很滑头!


    书桓用手抵着下巴,说道:“尔豪的话我只同意一半。虽然,我们确实需要打开销路。但是我仍然认为,我们的画里还应该更多体现时事。我们要让老百姓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如果我们沉浸在这种‘花头’之中,时间长了,老百姓只记得里面的惊险刺激,而全然忘了我们故事的主旨。”


    尔豪不同意,说道:“我觉得你太低估读者的智慧了。”


    书桓寸步不让:“我觉得你太高估我们故事的能量了。”


    尔豪还想辩解,被杜飞直接打断:“喂!你们两个,可不可以暂停一下。不要忘了,我也是报社的创立人之一,我也有想法的。”


    尔豪和书桓看向杜飞,不约而同地问:“什么想法?”


    杜飞眼神一转说道:“我想既然我们是漫画,侧重点应该在画上嘛。现在这个人物太写实了,完全是素描。看看外国的漫画,重点就是‘滑稽’啊!”


    杜飞特别强调了滑稽两个字,因为现在国外的很多漫画都是以滑稽为主的。


    当然,国内也有这样的案例,而且效果不错。


    像他们这样想把所有元素都杂糅在一起的并不多。


    这时,如萍也说着自己的诉求:


    “之前不是说要在漫画的版面上画一些急救措施吗?”


    “正好砚鸣也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画这样的桥段:车夫碰到在抢救的伤员,加入抢救行列之中,通过一系列急救措施,最终抢救成功。这样读者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


    如萍头脑中想象着那个画面,表情也是一脸憧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