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女娲降怒遣妖邪

作品:《我玄枢,二郎神师兄!

    金灵险些捏碎手中的玉杯,


    “竟敢对圣人圣像起淫邪之心,这昏君是要断送成汤江山吗!”


    玄枢却按住她的手腕,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鉴面中,女娲圣像的金箔眼眸忽然闪过一丝冷芒,


    殿外狂风骤起,卷起的香灰竟在半空凝成“逆天背道”四字。


    帝辛身后的首相商容已是面如死灰,黄飞虎等修道之人更是知道圣人之名,


    即便是人王,女娲不宜直接出手,但绝不会轻易揭过。


    而费仲、尤浑等奸臣却丝毫无担心之意。


    “西方教怕是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玄枢收起演卦鉴,指尖划过案头的菩提手串,“准提圣人怕是早就与这帝辛有过‘机缘’,


    不然以成汤气数,岂会如此轻易被色欲迷心。


    区区泥塑之像罢了,哥们,你是真饿了啊?


    当然,并不是女娲师叔祖不美!”


    白曦忽然跳上案几,尾巴指着鉴面:“主人,那圣人好像生气了!”


    只见画面中,女娲圣像周身忽然腾起青鸾火,虽未伤及帝辛,却将题诗壁烧得焦黑。


    帝辛虽被吓了一跳,却仍梗着脖子拂袖离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成汤六百年,终究是要亡了。”


    金灵叹息,“只是苦了这天下百姓。”


    玄枢却笑了笑,“这帝辛题诗,不过是给了圣人动手的由头。”


    玄枢将玉简收起,“阐教、截教、西方教,三方早就布好了棋子,只等这棋盘落子。”


    他忽然想起什么,对金灵道: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帝辛逆天而行,便是给了我等‘顺天’的机会。”


    金灵看着他眼中闪烁的精光,忽然明白过来:“你是说,借这大劫,重塑天地秩序?”


    “不止。”


    玄枢望向东方天际,那里正有一道红光冲天而起,正是帝辛题诗引发的气运变动,


    “我还要借此劫,掀起灵气复苏,然后看看这西方教的‘慈悲’,究竟能渡多少‘有缘人’。”


    白曦似懂非懂地歪着头,忽然指着窗外:“主人,有乌云飘过来了!”


    却是白鹤童子前来报信,玄枢走出竹楼,见云头落下,上前问礼


    “师叔不在昆仑山随侍圣人,怎有空闲来我武夷山?


    快快来尝尝我这武夷山的特产!”


    白鹤童子双手递上玉简:“多谢道友好意,吾奉奉老爷之命,特来告知道友,


    姜子牙师兄已经下山,老爷让道友有空多照拂一二。”


    玄枢接过玉简,神识一扫,便已知晓其中内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哦?姜子牙这家伙,终于下山了。


    白鹤师叔,替我转告老师,就说玄枢省得了。”


    白鹤童子点头应下,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玄枢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深思,


    竹楼内只剩下玄枢和金灵,白曦早已蜷在角落睡着了。


    “你真要让杨戬他们卷入这浑水?”金灵轻声问。


    玄枢走到窗边,看着天边,缓缓道:“不是我要让他们卷入,是他们本就是这盘棋上的棋子。


    吾那师弟杨戬,劈山救母得了功德,如今正好借这大劫锤炼心性。至于哪吒……”


    他想起哪吒火爆的脾气,不由得笑了:


    “那小子不惹事就不错了,还用得着我让?


    他生来就是历劫;还有那闻仲,不也早早入局了?”


    而此刻的朝歌城的皇宫中,帝辛正对着文武百官吹嘘自己在女娲宫题诗的“雅兴”,


    全然不知自己已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更不知这一首诗,即将掀起席卷整个洪荒的血雨腥风。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睁开双眼,望着东方天际的劫云,抚掌笑道:


    “好!好一个帝辛,果然没让贫道失望!”


    西方极乐世界,准提圣人手持七宝妙树,看着水镜中帝辛的题诗,


    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时机已到。”


    一扬席卷三界的大劫,终于在帝辛的一首诗中,拉开了序幕。


    一首诗惊动洪荒,这帝辛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女娲宫大殿外狂风已卷着漫天沙尘呼啸而至。


    女娲圣像之前,那首亵渎圣颜的题诗在青鸾火中化作焦黑痕迹,却似烙印般刻入了天地法则之中。


    女娲端坐莲台,凤目微凝,周身祥云竟隐隐泛起赤色,那是圣人之怒引动的天道感应。


    娲皇宫内,女娲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回荡。


    “成汤六百年气运,竟养出此等悖逆人王!”


    女娲素手轻抬,殿外风云陡然变色,“昔日吾抟土造人,乃人族圣母,何曾受过这等轻慢?”


    座下的青鸾火凤齐齐振翅,火凤口吐人言:“娘娘,我和火凤这就去杀了他。”


    “不可,他乃人王,有人族气运护身,修道之人截杀他会有天道反噬。


    我自有安排,对了,金凤回去后,还没出关吗?”


    青鸾接下话茬,“娘娘,现在还没有出关的消息!”


    “好,我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吧!”


    看着青鸾与火凤离开后,女娲沉默片刻,指尖划过虚空,


    水镜中映出朝歌城的繁华景象,却见帝辛车辇正缓缓驶入皇宫,脸上犹带得意之色。


    她冷笑一声,袖袍挥处,一道金光闪现,却是妖族至宝——招妖葫芦。


    女娲打开葫芦口,金黄的招妖幡缓缓变大。


    女娲双指一弹,一道黄色的光芒直落洪荒大陆——轩辕坟。


    那轩辕坟位于朝歌城南三十五里,都城旁的轩辕皇帝陵墓却沦为妖孽的巢穴,


    可见商朝之人是如何的麻木,道德沦丧,礼乐崩坏。


    坟冢深处,三只妖物正盘膝修炼,分别是千年狐狸精妲己、玉石琵琶精胡喜媚,以及九头雉鸡精王贵人。


    三妖此刻只觉头顶金光乍现,一道威严法旨穿透地层,落入三妖识海。


    “吾乃娲皇,”


    法旨中蕴含的圣人威压让三妖浑身战栗,


    “帝辛无道,题诗亵渎吾颜,罪无可赦。


    今命尔等化作人形,入朝歌宫闱,惑乱君心,断送成汤江山。


    切记,勿伤无辜,待事成之后,吾许尔等正果。”


    九尾狐狸精最先回过神,眼中闪过狡黠光芒,叩首应道:“谨遵娘娘法旨!”


    她素知帝辛好色,此去正是投其所好,


    若能借此得圣人青睐,修成正果亦未可知。


    玉石琵琶精与雉鸡精对视一眼,亦叩首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