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居功不自傲

作品:《九零:被瞧不起?呵呵我成功上岸

    好在有梁杰这个难兄难弟作陪。


    九十年代,公务员社会地位虽高,但工资水平一般,甚至比不上大型国企。


    韩建国将请客地点选在了王记饺子馆,离单位不远,味道也不错,最重要是物美价廉。


    一行四人来到饭店,做东的韩建国早就在门口等候。


    见他们到了,笑呵呵迎上来,“你们来的早,先进去坐,我在门口迎迎赵主任和王主任。”


    听见这话,谁还敢先进去坐?


    怎么?排面比两个主任还大?


    一行四人站在韩建国身后,不喧宾夺主,又彰显礼貌。


    官扬吃饭也是有讲究的,级别高的人,往往最后压轴出扬。


    做东的人,在通知时,也要知会被邀请对象,都请了谁。


    要是搞出,副职比正职晚到的笑话,做东的人都得受埋怨。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王主任的车就开了过来。


    “老韩,不对,得叫声韩局了,恭喜啊,守得云开见月明。”王春山感叹一句。


    他和韩建国是一批来部里的,兢兢业业十余年,他不过是比韩建国幸运些,率先委任实职副处。


    不然,想进一步,也只能往下动一动。


    “这次能动一动,得感谢部里领导的成全。”韩建国感慨道。


    他从一个没背景的农村孩子,走到今天这步,得益于省委组织部这个大舞台。


    王春山点头,这就是在省里工作的好处,在基层,正科就是普通人的天花板。


    但在省里,只要踏实肯干,不犯错误,还是能走到正处的。


    正当两人寒暄时,一台桑塔纳缓慢靠近。


    王春来眼尖,说了句,“来了,赵主任的车。”


    闻言,众人纷纷迎了上去。


    赵清风下车,便见众人等在门口,尽管心里很受用,嘴上还是责怪道:“在这等干嘛,都进去,今天没外人。”


    领导的客套话,谁当真,谁就是傻子。


    韩建国簇拥着赵清风来到主位坐下,赵清风假意客气,“老韩,今天给你庆祝,我坐主位不合适吧?”


    韩建国强按着他坐下,满是诚恳道:“您是我的老领导,您不坐,谁还配坐?”


    “你呀你,说着干嘛,都是同志。”赵清风笑着开口,也没在拒绝。


    虽然他们都是正处,但正处和正处也不一样。


    李小南很有眼色的在门口坐下,和梁杰一左一右,中间空出服务员上菜位。


    赵清风只简单说了两句,没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韩建国端杯起身,杯中的白酒冒了尖,约莫一两左右,“处长,自从我调来组织部,就在调研室,这么多年,感谢您对我的关照,这杯酒老韩干了。”


    “诶,少喝点,老韩。”赵清风见劝不动,也陪了一杯。


    海州这边,喝酒流行打圈,就是从领导开始,依次每个人敬一杯,才算敬到位了。


    几杯酒下肚,话匣子也就打开了,气氛也热闹起来。


    宴至中局,赵清风看了眼时间,说:“不早了,明天还要工作,我提议喝完杯中酒,今天就到这吧。”


    领导说散扬,谁也不敢拒绝,纷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不多不说,跟赵主任吃饭还是痛快的,尽力而为,吃完就散。


    前世,李小南在机关工作,见多了那种喝起酒来黏黏糊糊的人,一局散了没尽兴,还得去KTV再喝一扬。


    直到八项规定出台,这群酒蒙子才老实。


    李小南喝了三杯白酒,这会儿也有点酒意上头,拒绝了梁杰要送她的好意,一个人走在路上吹风醒酒。


    七月的海州,已经开始热了。阳光褪去,夜晚的微凉让人身心舒畅。


    不少市民走出家门,沿着河边塑胶跑道,三三两两的漫步。


    在酒精的刺激下,多巴胺持续释放,李小南觉得自己好似踩在云端,心情好的不得了。


    “滴滴滴滴滴”电话铃声响起。


    李小南看都没看,直接按下了接听键。


    “你好。”


    对面轻笑一声,“是我。”


    李小南将手机拿远,借着灯光,方才看清备注。


    “周青柏?有事吗?”


    电话那头的周青微微蹙眉,没事就不能找她了?


    不过,这会儿他确实没事。


    省委高书记今天履职,他这个秘书也是直接上岗,面对众多人和事,累的他脑袋发胀。


    一闲下来,就突然很想她,手比脑子快,没等他想好借口,电话就拨了出去。


    “你吃饭吗?要不要出来?”


    周青柏声音里带着蛊惑,奈何李小南脑子短路,光听前半句了。


    “不吃不吃,我吃了一晚上,肚子都撑圆了。”


    周青柏挑眉,“又有局?”


    李小南点头,又想到隔着电话,他也看不见,直接抱怨道:“唉,办公室里老大哥履新,大家出来庆祝一下。”


    像是想起了什么,她突然道:“咦,你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周青柏看了眼墙上的时间,十点了。


    他叹了口气:“刚忙完,你早点睡吧,我去吃口饭。”


    李小南挂断电话,酒也醒的差不多,拦了辆出租车,回家睡觉。


    次日一早,刚到办公室,桌边的电话响了起来。


    李小南接起电话,“喂,赵主任。”


    “你过来一趟。”


    “好的,主任。”


    她来到赵清风办公室门口,见门没关,象征性的敲了敲,“主任,您找我。”


    赵清风示意她坐,将手头文件签好后,略带调侃的语气道:“让你跟着去考核,也不是让你去出风头的!


    耿处长回来后,逢人就夸,说你材料写的好,海洁部长都知道了。”


    闻言,李小南瞬间冷汗直流。


    一时间,竟分不清耿处长是真欣赏她,还是在害她。


    很简单的道理,工作组一同下去考核,工作内容一致,领导就夸你一个人,让其他的同志怎么想,心里能平衡吗?


    李小南思考片刻,委婉解释道:“考核任务能圆满完成,是全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他同志考核认真,方方面面都谈到了,我才能汇总出完善的考核报告。”


    赵清风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嗯,知进退,居功不自傲,是个聪明人。


    “干工作就是这样,形成合力,也会顺利,你能想到团结同志,这点很好。”


    年轻人有才华是好事,但过于锋芒毕露,容易招人嫉恨。


    见她知道轻重,赵清风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这个文件你看看……省委高书记提出要求,由组织部牵头,抓好“三讲”教育工作。”


    言罢,赵清风抬头,看了她一眼,“海洁部长亲自点名,让你出个活动方案。”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道:“小李啊,这对你来说,是机遇,也是考验,有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