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周冠鹏的认可
作品:《九零:被瞧不起?呵呵我成功上岸》 周青柏站定,郑重地开口:“爸,妈,这是李小南。”
没等他介绍完,李小南已微微躬身,态度落落大方:“秦校长好,周书记好。”
秦明月的脸上,露出不同于在校时的温和笑容,招手道:“小南是吧?来,过来坐,到了这儿,就跟家里一样,别拘束。”
李小南从善如流的点头,顺着她的意,坐到她旁边。
这时,一直在书案前,挥毫泼墨的周冠鹏也放下了毛笔。
他侧过头,目光十分锐利,看了眼李小南,随即对杨姨道:“小杨,去给小李和青柏倒杯茶来。”
“唉,好嘞,这就去!”杨姨笑着应声,快步走向厨房。
客厅一时安静下来,红木茶几上,四杯清茶氤氲着热气。
周冠鹏坐在另一侧的单人沙发上,自带一种不容忽视的审视,“小李,不必拘谨,这是青柏第一次正式带女朋友回家。”
这话说的平常,却意味深长。
李小南感觉,坐在她身侧的周青柏,脊背都挺直了不少。
秦明月笑着接过话,将果盘往李小南面前推了推,“是啊,小南,别当他是周书记,今天就当是见见青柏的家里人,尝尝这个,老家送来的蜜枣,很甜。”
李小南接过,“谢谢秦校长。”
秦明月笑着道:“叫什么秦校长,叫阿姨就行,以后都是一家人,不用那么生分。”
李小南微微惊讶,她以为,周青柏这样的家庭,会很难接受普通人。
“听青柏说,你要在广南搞泳装产业集群?”秦明月状似随意地问道,眼里却有着学者特有的专注和认真。
要是聊别的,李小南或许会谨慎,但这个问题,精准落在她最熟悉、最有热情的领域。
李小南原本微绷着的肩线,不知不觉的放松下来,眼眸倏地亮起,“是的,秦阿姨。”
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里褪去了拘谨,露出一抹自信,“广南现有的产业基础很好,三百多家零散小作坊,还有成熟的代工厂,这本身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目前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分散的优势,有效整合起来,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
她言之有物,句句落到实处:“我们县政府能做的,是整理出连片的产业用地,加大水电管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这些看似基础的工作,恰恰能够让商户看见政府的诚意和决心,只有先把梧桐树种好,才能引得凤凰来嘛!”
秦明月听得极为认真,不时颔首,甚至偶尔会出声打断,追问某些具体措施。
“你刚提到的用地规模,有没有做过测算?基础设施的投入,地方财政能否跟得上?”
待李小南一一解答后,秦明月眼中的赞赏更浓,“看来你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了。”
这时,一直静坐品茶的周冠鹏突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土地和基建只是第一步,县政府要注意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制定清晰的产业政策导向。
让商户们,不仅能看到诚意,更要看到长远发展的信心。”
他的话不多,却直指核心。
周冠鹏是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他这一出声,气氛完全变了。
与方才轻松的闲聊不同,此刻,更像一场务实的、非正式的工作汇报。
李小南脊背挺直,立刻回道:“周书记说得对,营商环境的建立和政策的长效性、稳定性,确实是商户们更关注的问题。
我有意制定清晰的产业扶持白皮书,明确未来五年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确保政策‘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杜绝任何人在扶持过程中‘耍滑头’。”
“好了好了,”秦明月打断,转头对周冠鹏道:“你这一开口,小南压力更大了,在家里不谈工作。”
杨姨适时地过来续水,笑着问:“周书记,秦老师,晚上要吃点什么,我好多准备些。”
秦明月看向李小南,语气无比自然,“小南,你有什么偏好的口味,让你杨姨露一手。”
李小南摆手,“我什么都吃,不挑的。”
周青柏轻笑,“杨姨做的红烧肉一绝,我也许久没在家里吃饭,还真是有些想念。”
秦明月微笑,“那就按平时的标准来,再加个红烧肉,老周,你也许久没在家好好吃顿饭,趁这个机会,家里人聚一聚。”
“嗯,”周冠鹏应了一声,目光扫过并排坐着的儿子和李小南,眼神深处,露出一抹满意。
这姑娘,家境是寻常了些,但她眼神清正,没有丝毫闪躲谄媚,言谈举止更是落落大方,既有年轻人的锐气,又不失沉稳踏实。
他周冠鹏的儿子,若论门当户对,选择面很广。
但到了他这个位置,看人看事,早已抛却了浮于表面的东西。
李小南年纪轻轻,就凭自身能力坐上县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县长位置,毫无疑问,除了有贵人提携外,其自身的能力,也不容小觑。
通过刚刚的交谈,他也发现,李小南是个彻头彻尾的实干派。
家世背景或许能提供一时的助力,但一个人骨子里的格局、能力和心性,才能决定走的多远,站到多高。
周冠鹏端起茶杯,目光落在周青柏身上,这小子,当初不管不顾,非要辞职,闹出好大动静,让他气了许久。
现如今,终于干出一件,让他舒心的事来。
他放下茶杯,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调:“秦老师,给周冠英打电话,青柏带女朋友上门,让她这个做姑姑的,也一起过来,吃个便饭。”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周家却意义非凡。
叫上周冠英一家,这绝非是简单的‘便饭’,而是对李小南郑重的认可,几乎等同于宣告,他对这桩婚事的满意。
秦明月几乎是立刻、就领会了丈夫的深意,她笑着点头,“好,我现在去打。”
她转过头,对杨姨道:“冠英一家过来,再多加几个菜,今天家里有喜事,你收拾完了,也早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