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作品:《九零:被瞧不起?呵呵我成功上岸》 从郑荣办公室出来,于立承明显松了口气。
李小南瞥了他一眼,“你这口气,松的太早了。接下来还要上县长办公会,等着看吧,财政局、国土局、安监局,哪个单位的意见,都不会小。
会上过了,这个项目,才算真正‘立住了’。”
她这话,绝非危言耸听。
单是‘泳装产业集群’的构想,她跟郑县长,反复沟通了不下十几次。
政府工作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某个领导拍拍脑袋就能决定,哪怕是县委书记的提议,也得上常委会审议。
这套程序,既确保了决策的合法性,又能够争取最广泛的支持,同时,也是保护干部本身。
只要上了会,这就不是某位领导的个人意志,而是县政府班子的集体决策,代表广南县的官方立场,更是对外的信用背书。
“是,是,”于立承连连点头。
各方的刁难,肯定是少不了。
但他心里明白,只要郑荣和李小南意见一致,确切的讲,只要郑荣这个政府一把手同意,其他人再有顾虑,也掀不起风浪来,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
李小南挥了挥手,“你先回去,着手准备吧!”
说完,也没再管他,直接回了县委副书记办公室。
周五上午,县长办公室如期召开。
果然如李小南所料,关于这个项目,各单位意见不小,几位副县长也很犹豫。
毕竟谁都清楚,这是烧经费的开始,这边的经费占得多,其他方面就得节衣缩食。
不过,在郑荣的高压下,项目最终还是‘立住了’。
如此强势的郑荣,李小南也是头一次看见,怪不得有人私底下管他叫‘郑老虎’。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郑荣发起火来,确实气势迫人,指着鼻子骂那几个局长目光短浅。
……
当天下午,李小南处理完工作后,坐上了周青柏的副驾。
八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全家踏上了前往省城的旅程,目的有两个,一是亲家会面,二是九月二号开学,全家人出动,送李小北上大学。
时隔两年,老李家在海州的回迁房已经下来了,但一直没来得及装修,还是毛坯的状态,肯定住不了人。
于是,李小南一家四口,住进了周青柏位于政府附近的房子,周青柏则先回老宅暂住。
孙桂香打量着这套、一百五十平的大三居,连连称赞,“大平层住着就是舒服,这是小周准备的婚房吗?”
李小南一边洗水果,一边回道:“算是吧。他在临河区香榭兰亭又买了一套,不过,那边还没交付,短期内住不进去。”
孙桂香点头,女婿有实力,闺女能过上轻松日子,她自然高兴。
别的地方,她不知道,但临河那片,她可太熟了!
毕竟当初的平房,就买在那里。
要不是李小南的同学……忽然间,她像是想通了什么,猛地抬头:“小南,小周是不是那个、那个告诉你……”
“嗯?”李小南挑眉,“什么?”
“哎呀,”孙桂香拍着大腿,朝她疯狂递眼色,“就是告诉你内部消息的那个啊!”
李小南这才恍然大悟,瞥了眼正在打游戏的李小北,她妈可真能瞒,房子都下来了,还没有告诉小北这事。
“算是吧。”李小南笑了笑。
孙桂香白了她一眼,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算是’算什么话?”
李小南摸了摸鼻子,没想到,她妈这么能联想。
她当初只说是省委办公厅的同学,如今周青柏都辞职了,孙桂香女士还能联想到一块儿。
孙桂香压低声音:“真得谢谢小周。你都不知道,上次我回来领钥匙,听邻居说,临河区房价疯涨,你知道多钱一平吗?”
李小南摇头,她还真不了解,02年的房价是什么情况。
孙桂香伸出两根手指,“二千一,翻了三倍多!”
“哦。”李小南应了一声。
见她毫无惊讶之色,孙桂香满脸黑人问号,不满地拍了她一下,“你怎么一点不惊讶?”
李小南微微挑眉,惊讶?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这才哪到哪啊,再过十五年,临河区的房价,能涨到四万。
“青柏买的香榭兰亭,一万一平。”她语气平静的抛出一颗重磅炸弹。
“啥?!”孙桂香声音陡然拔高,瞬间吸引了旁边那对父子。
“那他买多大的?”
李小南想了想,犹豫道:“好像是二百多平吧,二百四十平左右,差不多,还没建成,我也没去看过。”
孙桂香瞪大双眼,“那不得二百四十万?”
我哩个乖乖,这得多少钱啊!
李利民皱眉,神色严肃了几分,“小南,小周家里到底是做什么的?”
李小南想了想,之前怕父母有压力,只说周青柏父母在机关工作,没细说具体职务。
如今既然重提,再瞒下去,一旦露馅,估计她要挨打了!
“爸,妈,你们不用有顾虑……,青柏的父亲是省纪委书记,母亲是海州大学校长。”
出乎李小南意料的是,她爸妈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吃惊。
李利民点头,“我看小周那气质,就不像一般家庭能培养出来的。”
其实,他想的简单,要跟他说,亲家是县委书记,他或许还会紧张,但省委书记离普通人太远,反而没了真实感。
孙桂香只是狠狠拍了她一下,“你这孩子,从小就有主意,什么事都不跟家里说。”
“妈,我这不是怕你们有压力嘛。”李小南笑着,靠在孙桂香肩膀上,“再说了,我跟周青柏在一起,看中的是他这个人,家庭只是锦上添花。”
孙桂香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妈知道,你不是那种攀附权贵的孩子,只是我担心,齐大非偶啊。”
李小南挑眉,“您这话,我可不赞同,您女儿也很优秀好吗?”
李利民也在一旁附和:“对,咱家虽然普通,但也是正经人家。
何况,我闺女这么优秀,什么样的人配不上?
孩子们两情相悦最重要,你呀!就是想太多。”
正说着话,门铃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