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有亿点无语

作品:《九零:被瞧不起?呵呵我成功上岸

    下午两点,李小南准时坐在市委书记办公室内的沙发上。


    这间办公室她来过无数次,但像今天这么紧张,倒是头一回。


    新任市委黄书记正站在窗边打电话。


    李小南如坐针毡,早知道,还不如在门外多等一会儿。


    黄静秋撂下电话,笑着走过来,“小南同志,等久了吧?”


    李小南立即起身,“没有,黄书记。”


    黄静秋摆摆手,示意她坐下:“放轻松,坐着说。”


    “好的,书记,”李小南点头,坐回沙发上,“黄书记,我向您汇报一下,近年来广南县政府重点工作。”


    再开口时,她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和自信。


    广南的产业发展战略,是她一手推动的,完全经得起推敲。


    接下来,李小南就政府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


    从社会民生到城乡建设,再到发展战略,事无巨细。


    黄静秋边听边微微颔首。


    她当了那么多年的市长,对政府工作再熟悉不过。


    之前见的那些区、县长,汇报时大多语焉不详,像李小南这样思路清晰、言之有物的确实少见。


    黄静秋抬头,打量了眼李小南,这位年轻的女县长,确实有真材实料,是抓经济的好手。


    行事稳健、思路清晰。


    听说广南那个搞得风生水起的泳装产业集群,就是这位女县长破除万难,一力推动的。


    如今见到本人,果然名不虚传。


    魄力和决断都不缺,难怪广南的发展势头,一片向好。


    “小南同志,广南的成绩很显著,你这位政府主官功不可没。”


    黄静秋先是对广南的工作,给予肯定,然后又道:“说说看,你们广南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有哪些?


    我刚到秦城,也想多了解些基层的实际情况。”


    闻言,李小南有些犹豫,这不好说啊!


    说的太轻,显得自己能力不足,一县之长,这点问题不能解决?


    说的太重,又怕新书记解决不了,这不是给领导找不自在嘛!


    要是说没有困难,更会留下‘敷衍了事’的印象。


    简直就是骑虎难下!


    办公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想到周海洁在电话里的嘱咐,李小南心一横,迎上黄静秋的目光:“黄书记,感谢您的信任,广南的发展,或者说,发展到现在,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现实瓶颈。”


    她略作停顿,选择了一个相对好解决,但对广南发展至关重要的切入点:“首先就是人才瓶颈,我们县搞的泳装集群,初衷是要做自己的品牌,把广南打造成华国泳装之城。


    可做自主品牌,优秀的设计人才不可或缺,但受限于县级平台,人才‘引不来’的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制约了品牌的建设。”


    李小南没有扒瞎,这的确是广南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黄静秋这个问题,问过许多人。


    但得到的,多是套话空话。只有李小南,切切实实提出了问题。


    黄静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如果没有高人指点的话,这个李小南,倒是挺对她的胃口,是个干实事的干部。


    “嗯,这是核心问题,你们县里,讨论出解决思路了吗?”


    “黄书记,我们初步有了些想法,概括来讲,就是用‘两条腿走路’。”


    李小南显然早有准备,就这个问题,他们县里的碰头会,开过不下十次。


    “一方面,向外借脑,我们打算跳出必须‘引人进来’的思路,正计划与国内顶尖服装设计学院达成合作,在广南设立实践基地,不要求专家常驻,但要求他们定期指导,让我们本地的设计团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时尚信息。


    另一方面,我们县狠抓职业教育,进行‘内部育才’,黄书记,这件事,县里已经上过常委会,正处在实施阶段。


    我们准备在职高,开设泳装设计、服装缝纫等课程,计划明年实现招生。


    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一出校门,就是成手。”


    “好!”黄静秋一拍大腿,欣赏之意,溢于言表。


    “小南同志,你们广南县的同志们,都很有想法嘛!


    这才是干事创业的样子,有想法,敢实施,效率高,何愁不成事啊!”


    见书记情绪高涨,李小南突然灵机一动,语气变得更加恳切,故作不好意思道:“黄书记,这些设想要落实,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不知道市里这边,能不能在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分配上,给予广南更多的倾斜?


    如果能以市里的名义牵头,对接更高层次的院校,想必效果,一定会更好吧!”


    李小南的意思很直白,要钱要支持,就是有点不要脸。


    都是为了发展,太要脸也不行。


    闻言,黄静秋有亿点无语,随即又感到好笑。


    这个李小南啊!


    倒是有点意思,跟她年轻时候很像,有想法,能干事,最重要的是懂得争取资源。


    她上任这三天,见了不下几十名干部,这还是第一个敢当面要钱的。


    见书记沉默,李小南心里打起鼓来。


    其实方才说完,她就后悔了。


    秦城早就不是周海洁当家的时候,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一路绿灯。


    自己刚才是不是太冒失了?


    唉,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正当她想着如何圆场时,黄静秋开口了:“行,我知道了,市里会酌情考虑的。”


    李小南:嗯?嗯嗯?


    要知道,领导没有当场拒绝,这本身就是个积极信号。


    李小南心里的小九九,再次打了起来,刚要开口。


    就被猜中她心思的黄静秋狠狠瞪了一眼,她话到嘴边,连忙改了口,“那什么……我替广南的干部群众,感谢黄书记的支持和厚爱。”


    黄静秋见她知进退,心里更加满意。


    她是欣赏李小南不假,但她也不是冤大头。


    市里的资源就那么多,今天多给了广南一分,别的县区就要少一些。


    作为广南的大家长,她也得精打细算着来,对秦城下辖的四区六县,在资源分配上,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