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特供光明

作品:《九零:被瞧不起?呵呵我成功上岸

    夜幕降临,李小南特意换上了平底运动鞋。


    走下楼,郑荣看到她这身打扮,笑道:“看来小南同志,今天是打算深入基层了。”


    李小南瞥了眼旁边 面露尴尬的李健,笑着接话:“总在办公室坐着也不行,一不小心,就容易拍脑袋决策。多下来走走,总归是好事。”


    她侧过身,看向李健,“你说对吧?李副县长?”


    李健只能尴尬地点头称是。


    郑荣看着这一幕,心里暗叹,还是年轻人好,锋芒毕露。


    他们一行人,首先来到城南新建的小区,学府花园。


    果然如李小南所说,小区门口一片漆黑。


    只有零星几家商铺的灯光,勉强照亮路面。


    再往里走,连这点光都没了。


    林妍从公文包中,掏出一支笔形手电筒拧亮,用微光引领众人继续向前。


    李小南走在林妍身侧,借着手电的光,能清楚看到郑荣的脸色越来越差。


    往前又走了百米,一道手电光突然直射过来。


    只见一个父亲牵着孩子迎面走来,那孩子小声嘟囔道:“爸,你抱我走吧,这里太黑了,我害怕……”


    童言在寂静的黑夜,显得格外清晰。


    那男人抱起孩子,气喘吁吁地从他们身边经过,还不忘打量众人一眼。


    李小南适时开口,“书记,还继续往前走吗?”


    郑荣摇头,意识到在黑暗里,大家可能看不清,又补了一句:“不走了,再走也看不见亮光,去下一个地方看看。”


    说着话,他便带头往回走。


    接着,他们又转到老城区。


    在一条背街小巷里,几位大妈正摸黑围坐在家门口唠嗑。


    林妍打着手电照路,带领众人又往前走过三条巷子,眼前突然出现一片光亮,如同白昼。


    这里的路灯,安装的格外密集,几乎快装到每户门口。


    李小南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曲震,“这路灯是怎么规划的?怎么?就这一排住户,需要路灯?”


    曲震也是一脸懵。


    城市路灯安装,是有严格的设计标准。


    最常见的,是沿街单侧或双侧布置,或者装在道路分隔带上。这种直接把路灯,安到住户门口的做法,简直闻所未闻。


    “李县,这、这边情况,我不太清楚,我马上打电话问问。”


    曲震说着,拿起电话走到一旁,其他人则是原路返回。


    没办法,除了这一小段‘特供光明’,其余地方,还是一片乌漆墨黑。


    郑荣始终没说话,但表情已经相当难看。


    回到最初那条黑巷子,他停下脚步,笑着和那几位大妈搭话:“老姐姐们,在这儿唠嗑呢?这黑灯瞎火的,怎么不找个亮堂地方。”


    一位大妈抬眼打量他,又瞅了瞅他身后跟着的几个人,心里明白了七八分,扯着嗓子回道:“亮堂?哪儿有亮堂,咱在这巷子住了十多年,从来没亮堂过!”


    郑荣指了指后面,“我看后面那条巷子,不是装了不少路灯吗?怎么不去那边坐坐?”


    旁边一位大妈立刻接话:“算了吧,咱没那个福气蹭光。”


    李小南皱眉问:“那不是政府统一安的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第三个声音插进来,“虽说是政府安得,那为什么咱们这边儿没安?那是政府特意给人家装的,人家不乐意我们过去,咱能有啥招儿。”


    最先开口的大妈阴阳怪气道:“有什么办法?谁让咱儿子,没在政府里当大官呢!”


    “可不是嘛!咱们倒是无所谓,都是老住户,闭着眼睛都摸回家,就是可怜那些晚归的娃娃们,隔三差五就得在这儿摔一跤。”


    郑荣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身后众人更是大气不敢出。


    这时,曲震打完电话匆匆回来,刚好听到最后这番话,脸色瞬间惨白。


    郑荣看见他,仿佛找到了情绪的出口。


    “曲局长,问清楚了吗?中间那排路灯,是怎么回事?”


    十一月的广南,夜风里带着凉意。


    可曲震却是满头大汗,慌忙汇报道:“郑书记、李县长,问清楚了,说是当初施工时,发现预埋管线有问题,临时改了方案,就、就变成这样了……”


    他的声音越说越低。


    “临时方案?”郑荣的声音陡然拔高,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刺耳。


    连唠嗑的那几位大妈,都停下了话头,侧耳听着这边的动静,


    “一个‘临时方案’,就让老百姓黑了这么久?规划是儿戏吗?施工不用验收吗?这个理由,你自己相信吗?”


    也不等曲震回答,郑荣猛地转身,面向那几位大妈,语气沉痛道:“老姐姐们,实在对不住了,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让大家受苦了。”


    他顿了顿,提高音量,继续道:“我在这儿,向大家保证,一个星期,就一个星期,每条巷口,一定会亮起来。


    如果亮不起来,你们直接来县委找我郑荣。”


    说完话,郑荣转身就走,其余人赶忙跟上。


    他们走出老远,还能听到几位大妈兴奋的议论声。


    “郑荣,是不是县委书记?”


    另一个大妈道:“对对对,前两天,还上新闻来着……”


    走出几百米后,李小南突然停下脚步,看向垂头丧气的曲震,“曲局长,郑书记的话,听到了吧?技术问题总有解决办法,关键是心里有没有装着老百姓。


    拿政府工程送人情……回去后好好想想,该如何跟书记解释吧!”


    “是,李县长,我知道了。”曲震满脸苦涩,心里暗暗埋怨起李健,要不是这位副县长非要找事,哪来这么多麻烦。


    李小南转头,看向一路沉默的李健,“李副县长,还继续看吗?”


    李健艰难地摇了摇头。


    自打他来广南以后,调研工作就是走走形式,去的都是机关单位,连乡镇、街道都没下过。


    哪里能想到,以富裕闻名的广南,还有这样的角落。


    “郑书记,您听见了吧?”李小南语气平静,“李副县长说不看了,我这算充分尊重同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