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恐怕也是惧怕主上御驾亲征
作品:《大庆:签到北齐,我成无敌统帅》 南诏虽名义上是大国,但实际上依赖庆国庇护,军事实力不足为惧。
攻打南诏之前,速必达请求凌玉下达军令,准备先扫清左右两战两国。
这两国位于西胡与南诏之间,趁此机会顺手解决,也是明智之举。
凌玉点头同意。
这些国家虽不起眼,却都在他的战略布局中。
齐国周边的势力,一个都不能轻视,以免将来顾此失彼。
随后,西胡骑兵奉命出击。
左账猝不及防便被击溃。
休整数日后,右战遭到猛烈反扑。
当凌玉到达右账边境时,速必达笑容满面前来迎接。
“属下不负使命,请主上放心!”速必达满身血迹,却一脸满足。
左账与右账均已拿下,南诏境内再无阻碍。
凌玉满意地点头,对速必达的能力刮目相看。
若论智谋,速必达堪比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惜现在有自己在,他的才华无法尽展。
另一边,南诏皇宫内一片愁云惨雾。
大臣们议论纷纷,不知该如何应对。
西胡为何如此快速覆灭,且投靠齐国助其攻伐两国?齐国的实力不可小觑,尤其那位镇南王更是令人胆寒。
“齐国太过强大,我们毫无胜算,不如主动投降。”
“绝不能降!南诏从未有过投降先例,不如和亲以求和平。”
“对!派公主去和亲吧。”
和亲?你是不是觉得南诏死得还不够迅速?
你知不知道凌玉那些妻妾的身份?
听见有人提到凌玉的妻子,众人都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就算要和亲,凌玉会看得上她们吗?
凌玉的这些妻子,哪一个不是身份出众、容貌绝伦?
更何况还有齐国皇帝亲自赐婚。
他们想借和亲来拉拢凌玉,这岂不是不切实际?
然而,此时凌玉并不知道南诏的大臣们正为他苦恼。
一路上,他都在寻找可以签到的地方。
遗憾的是,这两个地方在《庆余年》的世界里毫无戏份。
即使走遍两国,也没有任何签到奖励出现。
凌玉情绪稳定,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所以没有太多意外。
南诏应该是《庆余年》世界中最后一个需要攻略的国家。
一旦攻克,必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凌玉充满信心。
他已经总结出了系统奖励的一些规律。
虽然不能百分百触发签到奖励,但也不会盲目地寻找。
他走过其他国家,仅仅是因为元神离体,速度快如疾风。
遵循“积少成多”的理念,才逐一进行签到。
大军行军事务繁杂。
此时,齐国上京城内。
战侸侸愁眉苦脸地看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奏折。
“孔明先生,您看看这些该怎么办?”
“夫君已经平定了西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下南诏。”
“南诏虽然不大,但一向狡猾,难道夫君被它 ** 了吗?”
战侸侸不停地唠叨着,让诸葛亮忍不住笑起来。
她哪里是什么女帝,分明就是一个刚刚开始懂得恋爱的少女。
诸葛亮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
“陛下尽管放心,主上自然会妥善处理,不会轻易被人左右。”
“听说西胡之战没几天就结束了,真正的交战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我甚至觉得,等到主上到达南诏,那里的城门也许就会为我们打开,主动迎接主上归来。”
诸葛亮所说并非没有道理。
毕竟南诏之前做的事情,很多都让人难以理解。
凌玉威名远播,他们恐怕不会轻易与其正面冲突。
战侸侸听了这话点了点头,把注意力转回到桌前的奏折上。
这些奏折大多与粮食运输有关。
凌玉一路走来,耗费巨大,即便齐国实力有所提升,依然面临不少压力。
幸好在打败西胡之后,在草原得到了大量补给。
加上西胡骑兵之前攻打两国时,沿途以战养战,损失不大。
但是后续供应必须及时跟上,否则一旦后勤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战侸侸皱眉叹息。
这些问题确实棘手。
不知道沈万三能不能帮上忙。
此刻她感觉束手无策。
毕竟齐国虽然强大,但也无法一蹴而就。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通报声。
“沈万三求见!”
随即,一个肥胖的身影走了进来。
战渊渊打量着面前之人,觉得格外亲切。
“沈万三,可有捷报传来?”
沈万三拱手回应道:“启禀陛下,粮草已筹备齐全,正运往南诏边境。”
“待粮草抵达边关,一切便该准备就绪。”
沈万三说完这话,下意识拍了拍胸膛。
这动作略显滑稽,似乎不是为了展示自信,反而像是特意凸显自己的腹部。
战渊渊见此,满意地点头。
“不错,不愧是沈万三,果然没让我失望!”
凌玉曾说过,这些人都是他精挑细选的。
因此,战渊渊毫不迟疑地将权力交付给他们。
从目前来看,凌玉确实可靠,未曾出过差错。
战渊渊期待着,盼望着凌玉能够早日返回。
南诏边境,
凌玉率领大军至此,经数日休整,士气旺盛,实力达到顶峰。
先前与左帐、右帐的战斗,皆由西胡军完成。
故而,齐国原驻守的将士依旧保持最强战力。
凌玉正在中军大帐制定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跪伏于前的是昔日西胡单于速必达。
此时的速必达早已没了昔日的狂妄,毕恭毕敬地向凌玉报告伤亡状况。
“主上,两次与左帐和右帐的交锋,我方几乎没有损失,仅少数士兵稍有擦伤。”
“左帐和右帐的情形比我方惨烈得多。”
“尤其得知归顺齐国后,士气全无。”
“恐怕也是惧怕主上御驾亲征。”
此话并非虚言。
各国将士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凌玉乃天命之将,但凡他出征,无一败绩。
所以,当知晓这些西胡骑兵已投诚凌玉时,众人无不深信此传说是真的。
听完速必达所言,凌玉满意颔首。
此人果真才智过人,没辜负他招揽一番心血。
然而,即便左帐和右帐已被平定,更大的难题还在前方。
南诏。
在庆余年这个世道里,南诏看似弱小。
实则不然。
能够在齐国、北齐等强国夹缝中生存,绝非易事。
而南诏却做到了。
就连北齐的前太子遭贬谪时,还专程前往南诏观礼。
这足以表明南诏在这片天地中的地位。
“主上,据闻南诏正在与邻国频繁接触,似有联手抗齐之意。”
负责刺探消息的曼珠沙华呈上最新情报。
凌玉听罢,并未惊讶,而是微笑点头。
“南诏皇族倒也明白联合抗齐的道理。”
“但这不过是枉然,大势所趋,岂是他们可以阻挡?”
凌玉轻笑一声,满脸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