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混乱,是上升的阶梯!

作品:《扶苏:天幕开局曝光我是秦武帝?

    黑夫带着自己的食材商队,顺利通过了咸阳东城门的检验。


    他们本是墨家的游侠,隶属于楚墨……


    早年间墨家一分为三。


    相里氏之墨(秦墨):主要活跃于关中,擅长于工匠营造,在大秦的东出一统之战中,建功颇多。


    相夫氏之墨(齐墨):多在齐地传播兼爱大同的理念,只可惜过于崇高的理想,注定难以普世长久。


    邓陵氏之墨(楚墨):楚墨多以侠客身份行事,到处行义,反对战争……


    而黑夫正是属于楚墨一派。


    他们此行的目标其实并非帝国太子扶苏。


    毕竟扶苏的贤名远播。


    现在又有天命(天幕)加身。


    楚墨一派根本没有理由行刺扶苏。


    黑夫接收到的消息是……


    十八世子胡亥,性情乖戾,未来很可能会祸国殃民,他们楚墨理应出手给予警告。


    没错。


    墨家崇尚非攻,往往是先警告,再动真格的。


    结果刚刚胡亥从始至终都待在太子扶苏的身边。


    尤其当扶苏以身显德的那一刻。


    黑夫便明白此行的任务注定要失败了。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扶苏竟有如此王霸风范。


    即便已经看破了他们的身份存在猫腻。


    却仍旧愿意给他们盖章签名,甚至与他们相谈好了盛世之约定。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仁义啊!”


    黑夫回首看向扶苏消失的方向,他道:“从今以后,我楚墨一派,愿受秦太子殿下以驱使,生死不弃!”


    楚墨一诺,重比千金。


    哪怕前方是刀山油锅。


    他们也会一往无前!


    其余墨侠闻言纷纷点头:“秦太子的身上,本就有着我楚国的王族血脉,现今秦太子对我等仁义,我等自当献上余生以报之!”


    秦楚世代联姻。


    楚系外戚的芈宣太后,华阳太后,在大秦都曾登顶过权力之巅。


    包括昌平君……


    其虽为大秦的叛逆之臣。


    却也是楚国最后的君王。


    扶苏的外公。


    国夫人芈华的父亲。


    总而言之。


    扶苏的出身,天然就能获得楚地侠客的亲近。


    他的身上同时流淌着秦楚两地的血脉,乃是凝聚中原和关中的必要条件。


    这是将闾三剑客和公子高都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至于胡亥……


    倒霉催的欧豆豆,现在能否保住一条命,都得看扶苏的心情决定。


    就这样。


    扶苏用自己的仁义德行,彻底收服了一支彪悍的楚墨游侠组织。


    赵高的计划,莫名其妙的就被破灭了。


    并且更重要的是……


    由于天幕中曝光了赵高的弟弟:赵成,外加女婿阉乐领兵对抗秦武帝。


    始皇嬴政便派出了黑冰台前往缉拿……


    由于赵高提前被抓的原因。


    赵成和阉乐本就惶惶不可终日。


    结果天幕还搞这么一出。


    没有任何意外。


    全体黑冰十六尉共同动手,堪称天罗地网。


    赵成和阉乐火速被抓进了内庭狱中,就跟赵高关在一起。


    烛火摇曳间。


    整个狱房都显得忽明忽暗。


    赵高看着自家弟弟和女婿,分别被关押进了左右手边,他只觉内心深处……不可抑制的浮现出了一丝绝望……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何他的左膀右臂,全都被抓了?


    皇帝陛下难道发现他在搞小动作了?


    不可能!


    他做的非常隐秘!


    赵高的详细计划便是:鼓动楚墨派系的侠客,对胡亥进行警告性出手,他的人再趁乱把胡亥打伤……


    没错!


    只要胡亥受了伤,甚至于差点丢了性命。


    才有可能让始皇收回成命。


    进而把胡亥重新留在京师。


    事后无论怎么查。


    赵高的嫌疑都是最小的。


    因为他是胡亥的师傅啊!


    他又怎么可能害自己唯一的徒弟靠山呢?


    而扶苏的嫌疑就会被直线拉满……


    有句老话说的好。


    子不类父。


    父厌之。


    子若类父。


    父疑之!


    扶苏不是被天幕喻为秦武帝吗?


    那赵高就超规格放大扶苏身上的【武】!


    第一步:胡亥受伤,用命在旦夕的口吻,向始皇告别,说去了雍城就百分百活不了了。


    始皇念在胡亥从小到大的孝心,总不会看着胡亥去死。


    毕竟虎毒不食子。


    除非皇权受到威胁。


    第二步:派人大加散布谣言,最好搞出几个歌谣,提及赵武灵王在沙丘行宫,竟被活活饿死!


    还有齐桓公病重之际,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君位,互相攻伐,无人顾及他的死活。


    最终齐桓公被囚禁在宫中,饥饿困顿而死,尸体停放数月也无人收殓,生蛆发臭,下扬极其凄惨。


    如此。


    双管齐下!


    扶苏连亲弟弟的都容不了,甚至于一刻都不想等,便要弄死胡亥,手段尽显酷烈。


    民间童谣则是能够让始皇疑心大作,以及对于死亡的强烈危机感。


    多重因素下。


    始皇才会顺理成章的对秦武帝扶苏生出忌惮!


    父子之间。


    嫌隙一生。


    赵高才能交代好赵成与阎乐,在他被车裂之后,好好辅佐胡亥,他们就有机会翻盘!


    奈何。


    赵高没想到他的计划刚进展到第一步,赵成和阎乐就都被抓了。


    这可咋整?


    计划再怎么完美。


    没有可靠信任的心腹前往执行,一切都是白搭。


    “赵成,阎乐!”


    赵高嘶哑着发出低吼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内庭狱乃是深入地下的地牢。


    不见天日。


    就连天幕仙人的声音。


    赵高也听不见分毫。


    因此,他才无从得知任何外界的消息。


    赵成率先哭丧着脸道:“兄长,那扶苏实在是深藏不露,谁能想到他还有万夫不当之勇!天幕曝光他南下的时候,亲率十万步骑军团,破萧关,直入关中,于渭水河畔大败刑徒军二十万。扶苏甚至在激战最关键的时刻,号令龙纛前压,亲自突阵!”


    赵成现在只觉得无比后悔,为何他们还要跟秦武帝为敌。


    明明扶苏已经是天命加身。


    他们又如何能够逆天而行呢?


    “嘶……”


    赵高听完自家亲弟弟所言,也是本能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龙纛前压。


    武帝突阵!


    可这不是正好彰显了扶苏的超规格勇武吗?


    赵高的计划并没有被打破。


    于是。


    他赶忙询问道:“扶苏再怎么深藏不露,亦或者具备万夫不挡之勇,那都无所谓!”


    “因为我根本没让你们去刺杀扶苏,他身边现在跟着众多东宫戍卫,无从下手。”


    “可胡亥不一样,胡亥的身边又没有几个护卫,就在咸阳城门口让他受伤,待传至陛下的耳朵里,胡亥大概率就不用前往雍城了。”


    “只要十八世子还在京师,我们就总有绝地翻盘的机会!”


    “正所谓盛极必衰,扶苏表现的越勇武,越霸道……时间一长,皇帝陛下难免生出忌惮之心,此乃不可逆的权力法则!”


    ……


    纵观这世上……


    是什么能够让父子成仇?


    皇权!


    是什么能够让夫妻走向相杀?


    皇权!


    是什么能够让……


    至高的皇权,注定容不下两个九五至尊。


    扶苏过往的软弱仁义,在赵高看来其实是正确的。


    怒其不争。


    总好过日日猜忌。


    现在扶苏勇武霸道的真面目遭到天幕曝光,固然短时间内会让嬴政感到后继有人,欣慰非常。


    可如果扶苏表现的过于霸道……


    那么至高皇权的排他性就会触发。


    帝王家中的权力之争。


    赵高向来是喜闻乐见的。


    因为混乱乃是上升的阶梯。


    此乃他几十年宦海浮沉,领悟出来的人生至理。


    “兄长,你的计划确实非常完美。”


    赵成唉声叹气的道:“问题是那些楚墨侠客,他们不受控制啊!他们临阵倒戈了,全都投到扶苏的麾下了!”


    赵成也是很无奈。


    在京师城门口对十八世子动手,他们还不能找自己豢养的死士。


    必须得鼓动出处明确的楚地墨侠。


    这样才能是稳稳的万无一失,无论如何都查不到他们身上。


    然而。


    万事有好就有坏。


    他们节制不了楚地墨侠……


    “怎么可能呢?”


    赵高满脸疑惑的道:“楚墨不是坚定的反秦组织吗?他们怎么就突然倒戈投诚了?”


    楚墨是出了名的反抗暴秦领头羊。


    信念坚定的不得了!


    生死不改!


    赵高难以想象,那群人连死都不怕,咋就突然倒戈助秦了。


    这合理吗?


    “岳父。”


    阎乐缓声开口道:“我当时就藏身在远处观察情况,隐隐约约好像看到扶苏给楚墨头领黑夫写了什么东西,又盖了章,最后说了几句话,然后黑夫就带人倒戈了。”


    阎乐本想搞清楚详细内情的。


    只是黑冰台很快便把他逼上绝路,让他没有机会再接触自己的心腹线人。


    “写几个字,盖了个章,最后说几句话,就能让堂堂楚墨头领倒戈……太不符合常理了!”


    赵高无语问苍天的道:“看来是天要亡我们啊!!”


    须知。


    昔年墨家巨子孟胜,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坚守阳城。


    赴汤蹈火,死不还踵!


    言必信,行必果。


    重义而轻命。


    墨家巨子孟胜为守大义,带着一百八十三名墨家弟子,全部战死。


    宁死不降!


    这就是墨家的侠客。


    赵高原以为楚墨仍旧会像以前一样,稍加鼓动,便可如他所愿。


    结果扶苏却隔空给他上了一课:孤之王道仁义,当揽古今而驭万方。


    你赵高的那点阴谋诡计。


    不仅见不得光。


    更是难登大雅之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