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6 章 中原省的高光时刻

作品:《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时间悄然滑入2018年3月,中原省的政坛被一则重磅消息激起层层涟漪:经京城决定,伊春济同志任中原省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


    这则任命通过内部文件和组织系统迅速传遍全省,自然也第一时间摆在了李毅飞的办公桌上。


    李毅飞看着那份红头文件,目光在“伊春济”三个字上停留了片刻,内心波澜微动。


    伊春济是他的老师,这层关系在体制内并非秘密,但此刻,他指关节轻轻敲了敲桌面,并未立刻拿起电话。


    此刻老师的电话必定是热线中的热线,道贺的、汇报的、试探的,会挤破门槛。


    现在打过去,不过是锦上添花,徒增喧闹,并无实际意义。


    真正的师生情谊,不在一时。李毅飞将文件仔细收好,注意力重新聚焦到眼前阴铁市的防疫地图上。


    这里的战场,才是他当下安身立命的根本。


    阴铁市的猪瘟防控工作,在李毅飞的铁腕部署和持续督导下,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且运转流畅的体系。


    边境检疫卡点如同警惕的哨兵,联合巡查队日夜不息,规模化猪场严格执行封场管理,无害化处理流程规范,人员防护和消毒措施到位。


    整个城市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构筑起了一道无形的生物安全壁垒。


    成绩是实实在在的,但李毅飞心里那根弦从未放松,病毒诡谲,任何的懈怠都可能前功尽弃。


    思虑再三,他拿起手机,拨通了远在江省的岳父,省委书记苏保国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传来苏保国沉稳而略带威严的声音:“毅飞?”


    “爸,没打扰您工作吧?”李毅飞语气恭敬。


    “刚开完会,有事?”苏保国言简意赅。


    “是关于猪瘟的事。”李毅飞切入正题,“我们阴铁这边前阵子拦截了一例输入性病例,现在防控压力很大。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和研判,这种疫情传播力极强,毁灭性很大。


    我记得江省也是畜牧养殖密度高,跨省调运频繁,风险不小。


    我们这边是侥幸提前发现了,但万一在其他地方,特别是像江省这样的重点区域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想提醒您一下,务必让下面高度重视,提前布防,尤其是加强边境检疫和养殖场的封闭管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苏保国的声音明显凝重了些:“有这么严重?我们这边农业厅的常规报告里,可没提有这么迫在眉睫的风险。”


    “爸,这种事,下面未必敢,或者未必愿意第一时间往上报。


    往往是捂不住了,才会暴露出来。


    我们也是机缘巧合,加上宁可信其有的谨慎,才抢到了一点先手。”李毅飞说得比较委婉,但意思很明确。


    “我知道了。”苏保国沉声道,“我会过问一下。”


    挂了电话,苏保国眉头紧锁,他对自己女婿的判断力是了解的,李毅飞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苏保国立刻让秘书通知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马上到他办公室汇报近期畜牧防疫工作,尤其是生猪疫病监测情况。


    农业农村厅厅长匆匆赶来,面对省委书记突如其来的质询,显得有些准备不足。


    当苏保国问到猪瘟风险时,厅长汇报的内容多是“总体平稳”、“常规监测未见异常”、“已下发加强防控通知”等官样文章,对于潜在的输入性风险和具体的、可操作的硬性防控措施,语焉不详,甚至对周边省份的疫情动态也了解得不够深入。


    苏保国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猛地一拍桌子:“总体平稳?未见异常?下面报上来什么就是什么?


    你们的主动研判在哪里?风险意识在哪里?非要等到猪死光了,老百姓骂娘了,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吗?


    立刻!给我拿出实实在在的、能落地的防控方案来,再这种敷衍了事,你这个厅长就别干了!”


    厅长被训得满头大汗,唯唯诺诺地退了出去。


    苏保国余怒未消,他知道,官僚体系的惰性和侥幸心理,往往是最大的隐患。


    他当即指示省委办公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市立即提升防控等级。


    然而,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初始的震动之后,由于他政务繁忙,未能持续紧盯督办,下面的一些地方和部门见书记没有再持续追问,那股紧绷的劲头便渐渐松懈下来,措施打了折扣,执行走了过样。


    时间如水,奔流不息,转眼已是六月。


    初夏的燥热仿佛点燃了某种引信,之前在全国多地潜伏、隐匿的猪瘟疫情,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骤然全面喷发!


    多个畜牧大省接连“沦陷”,疫情报告雪片般飞向农业部,无数养殖场惨遭灭顶之灾,死猪遍地,哀鸿遍野,猪肉价格应声飙升,相关产业链受到重创,民生受到严重影响,舆论哗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原省,尤其是阴铁市,几乎成了一片罕见的“净土”。


    由于李毅飞早期的果断预警和阴铁市构建的严密防线,成功将输入性病例挡在了门外,并且内部没有发生原生疫情。


    当其他省市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地扑灭一场场突然爆发的疫情时,中原省因为阴铁市提供的宝贵预警时间和防控经验。


    省级层面得以提前布局,虽然个别兄弟城市由于执行力度或运气问题,还是受到了零星冲击,但整体影响被降到了最低,生猪生产基本稳定,市场供应虽有波动但未出现断档和恐慌性抢购。


    省委会议室里,当农业厅长汇报完全国及周边省份严峻疫情,以及本省相对平稳的局面时,在座的常委们一个个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脸上流露出难以置信和后怕庆幸的表情。


    省长伊春济目光深邃,手指轻轻点着桌面,沉声道:“同志们,现在大家应该都清楚了。


    如果不是阴铁市李毅飞同志见微知著,早期发现并果断处置,为我们全省争取了宝贵的缓冲期,如果不是我们基于他的报告及时采取了省级层面的应对措施,今天坐在这里,我们面对的将是何等狼狈和被动局面!


    这不仅仅是经济损失的问题,更是政治责任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另一位常委接过话头,感慨道:“是啊,现在看看其他几个省的惨状,真是触目惊心。


    我们这次,可以说是侥幸,但这份侥幸,是建立在以李毅飞同志为代表的基层干部的高度责任感和勇于担当之上的!”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附和的感慨声。


    当初对李毅飞“越权”、“小题大做”的些许微词,此刻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赞叹和庆幸。


    这份沉甸甸的政绩,毫无疑问,绝大部分功劳都要记在李毅飞头上。


    而在阴铁市,氛围则更为微妙。


    市委市政府大楼里,人们私下议论起李毅飞,眼神和语气都复杂了许多。


    羡慕、嫉妒、佩服、乃至一丝丝酸涩,交织在一起。


    “谁能想到,当初都觉得是吃力不讨好的脏活累活,愣是让他干成了泼天的大功!”


    “是啊,这下李书记想不上去都难了。这可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核政绩,比拉来几个投资项目都提气!”


    “早知道当初就该多支持一下,哪怕跟着跑跑腿也好啊……”


    “嘿,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当时让你去牵头,你敢接吗?那风险,啧啧……”


    常委会议上,市长赵国强率先发言,高度赞扬了李毅飞在此次防疫工作中的卓越贡献,称其“力挽狂澜,居功至伟”。


    其他常委也纷纷跟进,赞誉之词不绝于耳。但在这片赞扬声中,李毅飞却异常冷静和低调。


    轮到他发言时,李毅飞脸上没有丝毫居功自傲的神色,语气平和而恳切:“感谢各位同志的肯定。


    阴铁市能够在这场全国性的疫情中幸免,靠的不是我李毅飞个人,而是市委的坚强领导,是市政府的有力执行,更是全市上下,特别是农业、公安、卫生等一线部门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我们只是比其他人更早一点察觉了风险,更坚决地执行了科学防控措施而已。


    功劳是集体的,荣誉属于所有参与这场战斗的同志们。


    目前猪瘟疫情尚未完全平息,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巩固成果,严防死守,确保阴铁市这片净土不失。”


    李毅飞这番话,既肯定了集体,又点明了未来的艰巨,格局瞬间打开,让那些原本心里还有些泛酸的同僚,也不得不暗自点头,佩服其沉稳和老练。


    会后,市委书记姚达天特意留下李毅飞,在办公室里和他聊了许久,言语间充满了倚重和期许。


    夜深人静,李毅飞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灯火璀璨、秩序井然的阴铁市。


    远处传来隐约的火车汽笛声。他的内心并非毫无波澜,这场战役的胜利,确实为他积累了极为重要的政治资本,也彻底奠定了他在阴铁市乃至中原省的地位。


    但李毅飞自己清楚,这一切的起点,并非源于对功利的算计,而是源于那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责任心,那份在无人理解时依然坚持的孤勇。


    李毅飞想起岳父苏保国后来打来的电话,语气复杂。


    江省虽然因为他的提醒,前期做了一些工作,比某些完全失控的省份情况要好些,但终究因为未能像阴铁市这样一以贯之、铁腕到底,损失依然惨重。


    苏保国在电话里没有多说,但那份懊悔与无奈,李毅飞能感受到。


    这更让李毅飞坚信,在重大风险面前,任何的侥幸和懈怠,都是对人民利益的犯罪。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老师,新任省长伊春济的简短信息,只有四个字:“做得很好。”


    李毅飞看着屏幕,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真正释然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