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宣德皇帝:不!!!
作品:《大明:五煦之力,你拿什么挡?》 当那扇紧闭了许久,如同楚河汉界般隔绝内外两个世界的厚重院门在众目睽睽之下,发出一声轻微却足以牵动所有人心弦的“吱呀~”声,缓缓被人从里面拉开一条缝隙的那一刻……
仿佛无形的琴弦被拨动,聚集在逍遥城外的所有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般瞬间定格!
下至那些低眉顺眼噤若寒蝉,心中惴惴不安如同揣了只小鹿的宫女宦官;
中至手持明晃晃兵刃,神情紧张肃穆,肌肉紧绷做好了随时冲杀准备的禁卫士卒;
上至那位眉头紧锁,面色凝重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和惊疑不定的张太后……
所有的目光,都在这一刻不约而同齐刷刷的被那道逐渐变宽的门缝所吸引!
如同被一道无形的强大磁力线牵引般,屏息凝神死死的盯住了那道象征着未知的罅隙……
死寂被打破,随即又被一种更深的近乎令人窒息的紧张所取代。
期待感如同实质的雾气,沉甸甸地弥漫在四周。
每个人的心脏都在胸腔里擂鼓,砰砰作响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
无数念头在众人脑海中疯狂翻涌,迫不及待的揣测着门后的景象:
里面现在……究竟是怎样一副光景?
又是谁从里面拉开了这扇门……
是在里面被那几位收拾了老半天,光听那凄厉不绝的惨叫和震天动地的敲缸声就足以让人胆寒心悸,此刻恐怕早已面目全非的宣德皇帝终于挣脱囚笼,狼狈爬出?
还是那位在众目睽睽之下,于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中,死而复生还帮着与之一起同来的那几位清场的先帝爷?
亦或是那几位如同魔神降世,凶神恶煞一看就是专程来找宣德皇帝麻烦的汉王爷?!
……都不是。
就在门外众人望眼欲穿,连呼吸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好几个来回,脖颈伸长如同待宰的鹅,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紧张得手心冒汗的时候……
只见那豁开的门缝之中,慢悠悠探出来的并非是预料中任何一位气势汹汹的成年男子身影;
而是一个小小的顶着稀疏柔软黄毛的小脑袋……
不用说了,就是洪武煦这小豆丁!
此刻的小豆丁一张原本粉嫩的小脸憋得通红通红的,如同熟透的苹果,连细小的汗毛都似乎在发光。
两道淡淡的眉毛蹙在一起,小鼻翼剧烈地翕张着显示着他正用尽了吃奶的力气,额头上甚至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两条小短腿紧紧的夹着,走路的姿势极其别扭,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挪动到了门外;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落在后面的那只小手,正使劲往外拽着什么东西。
在无数双眼睛的聚焦下,随着小豆丁笨拙而缓慢带着点小倔强的不断挪动,被他死死攥在手中仿佛猎物般紧抓不放的那“东西”,也一寸一寸如同揭开舞台帷幕般逐渐映入了在场所有围观者的眼帘……
首先看到的,是一只肤色白皙得耀眼,指节粗短圆润、一看就是属于成年男性的大手。
这只手此刻显得异常乖顺,任由小豆丁那双稚嫩的小手拖拽着,软绵绵地垂着毫无反抗之力,只有微微蜷曲的指尖透着一丝无言的抗拒。
紧接着映入视野的是线条圆润的手腕,包裹在精美丝绸面料下的结实前臂……
当小豆丁终于完全挪到门外的青石板上,仿佛用完了全身的力气,小小的胸脯还在微微起伏时;
他身后那具庞大身体的庐山真面目也毫无保留,彻彻底底的暴露在了无数道震惊目光的交汇处……
朱高炽:( ̄ー ̄)emmm……
朱高炽此刻的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无奈和尴尬的复杂表情。
他被小豆丁这么拽着显然不是出于自愿,更像是被“强行”拉出来面对外面这一大群人的。
他站直了身体,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皱的衣袍,目光扫过门外黑压压的人群,最终落在了张太后身上。
唉……该来的总会来,躲是躲不掉了……这局面,可真够乱的。
而站在他对面的张太后在真真切切,毫无遮挡的看清朱高炽面容的那一刻,整个人就像是被一道无形的惊雷劈中了一般!
“这…这怎么可能?!!”
张太后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脚下的地面仿佛都在晃动。
一股难以置信的强烈冲击感直冲脑门,让她的心脏都不受控制的剧烈颤抖起来!
她甚至需要微微扶住身边贴身宫女的手臂才能勉强稳住身形,忍不住从喉咙深处发出了一声充满了极致震惊和恍惚的惊呼。
这张脸!
这眉眼、神态、尤其是那标志性的仿佛承载了天下所有烦恼的愁容和体态……分明就是她那位早已驾崩,与她阴阳两隔的洪熙皇帝啊!
巨大的震惊和一种近乎荒诞的感觉让她暂时忘却了宣德皇帝的安危,声音带着颤抖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连她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期盼,脱口问道。
“皇…皇上,真的…真的是你吗?
你……你怎么会……”
后面的话,她几乎说不下去。
这究竟……是人是鬼?是梦是幻?
大胖子面对张太后那充满了震惊、疑惑以及一丝微弱希望的目光,嘴唇微微蠕动了几下,脸上尴尬的神色更浓了。
他显然认出了张太后是谁,也理解对方此刻的心情;
但正因这份深沉的“理解”,他此刻才更加难以开口,仿佛有千钧巨石压在舌根之下!
沉默,如同凝固的铅块,沉重地压在两人之间。
空气仿佛都因为这死寂而变得粘稠难流动……
沉默了半晌,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之后;
朱高炽才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用一种混合着深深无奈、某种难以言喻的同情、以及一丝近乎认命的沉重语气;
像是从喉咙最深处艰难地咕嘟出了一句语焉不详,模棱两可的如同佛门禅机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是,也不是。”
他是朱高炽没错……但也确实不是张太后所希冀的那位洪熙皇帝。
她认知中的那位洪熙皇帝,早就被葬于献陵最深处了……
张太后:是也不是……??????神马意思?!
这简短如谜语般的四个字,如同投入深潭的陨石,在张太后那本已翻江倒海的心湖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和更大的迷雾。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么叫“是也不是”?
世间哪有如此半生不死、含糊不清的道理?!
这死鬼什么时候学会打这种机锋了?!
难道人在死过一次之后,就连说话都会变得高深莫测起来了???
张太后被这云山雾罩的回答搞得云里雾里,正想继续追问。
可朱高炽却是先一步对着她身后的一名随行宫女招了招手,指着洪武煦对其吩咐道。
“把这小家伙带下去洗个澡,换身衣服,然后再把他送回来。”
别问朱高炽为什么要让宫女带洪武煦下去洗澡和换衣服,问就是——小豆丁拉裤兜里了……
“遵命。”
被点到名的那位宫女脸上闪过一丝错愕,先是看了一眼朱高炽,又看了看张太后;
见张太后并没有出言反对,她这才乖巧的走上前去从朱高炽手中接过小豆丁抱着他转身离开,找地方洗澡换衣服去了。
小豆丁被抱走之后,张太后心想:
这下总该轮到老娘发问了吧?
老娘今天非要弄个明白……眼前这死鬼究竟是怎么从他那口钉死的棺材里爬出来的!
“你……”
张太后刚吐出一个字,就见朱高炽脸上堆起一种苦兮兮仿佛有万千难处无法言说的表情,如同连珠炮一般语速极快的从嘴里吐出了一连串的话。
“什么都别说,先听我说。
你现在马上回宫里,去把孙氏……对,就是瞻基的那个女人给控制住,将她直接打入诏狱严加看管起来,越快越好!”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迫感。
张太后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几许错愕。
这……什么情况这是?!
怎么突然就扯到孙氏头上了?!
孙氏……孙氏这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还是触犯了什么天条吗?!
不然为什么她与眼前这死鬼刚一碰面,就让她去……
张太后此刻的脑子里全是问号,如同塞进了一团乱麻。
她恨不得立刻抓住朱高炽的胳膊将她心中积压的种种疑惑一股脑毫无保留的全部倾吐出来。
但深知张太后脾气秉性的朱高炽显然是铁了心没打算给她这个机会。
他非常清楚,一旦让张太后打开话匣子,今天这事就别想顺利推进了……必须快刀斩乱麻!
眼看张太后嘴唇翕动似乎还要再问,朱高炽立刻加重了语气,脸上露出一种极其严肃甚至带着一丝警告意味的神情;
他故意压低了声音,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地传入张太后耳中。
“快些去吧!”
他催促道。
“早点把那女人处理掉,瞻基才能安稳地继续做他的皇帝!”
朱高炽顿了顿,目光扫过那扇依旧半开着的院门,语气变得更加沉重。
“如果再在这儿拖延下去,瞻基那小兔崽子的皇位还能不能坐得稳,恐怕……还得两说!”
张太后:???????!!
这句话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张太后的心上。
emmm…这么严重的吗?!
处置孙氏竟然直接关系到皇帝的宝座安稳……这背后究竟牵扯到了何等惊天动地的隐秘?
难道孙氏有谋逆之心?
或是与外臣勾结?
……可平日里丝毫看不出端倪啊?!
张太后被这话彻底震住了心神!
她无比严肃的用目光描摹着眼前这张她自以为再熟悉不过,如今却显得无比陌生的大胖脸。
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意味深长到了足以写满一部小说的楔子!
探究,审视,怀疑……种种情绪翻涌。
她在那张熟悉的胖脸上看到了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混合着焦虑、笃定和一种……仿佛知晓未来灾祸的紧迫感。
这种神情,不同于她记忆里那位谨小慎微、温和慈爱的洪熙皇帝。
它太过真实,太过沉重,太过……不容置疑!
它不像是在开玩笑,更不像是在故弄玄虚。
张太后凭借多年宫廷沉浮练就的火眼金睛和与生俱来的对危险的嗅觉,能清晰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压力和恐惧几乎要从那胖脸毛孔中溢出来!
尽管心中还有无数如鲠在喉的疑问,尽管眼前之人的身份依旧如雾里看花……
但一种刻入骨髓的对朱高炽判断力的习惯性信任,以及身为母亲保护独子、身为太后维护朱家江山稳固的天生本能和责任,最终在这股令人窒息的危机预告面前彻底压倒了疑惑,占据了压倒性的上风!
“……行!” 张太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做出了决断,“我这就回宫去办!”
但她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那扇半开的院门,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那这边……?”
她可没忘记自己的好大儿还在院子里面,是死是活都还没个准信呢~
作为母亲,又岂能真的完全放心?!
朱高炽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摆了摆他那胖乎乎的手,语气肯定的安抚道。
“放心,交给我。”
他看了一眼院内,又补充道:“不会有事的。”
“……好。”
张太后闻言,不再犹豫。
她是个果决的人,一旦下定决心便雷厉风行;
她当即转身,对随行的宫女太监和她带出宫的那些禁卫们下令。
“摆驾回宫!”
张太后带着一大群人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只留下一小部分禁卫继续守在逍遥城外……
真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至于核实朱高炽以及院里那几位与之一起出现的汉王爷的身份……
没必要了。
有的人只需见上一面,就知道他是对的。
张太后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
至于那个被留在逍遥城内的亲儿子……
唉~儿孙自有儿孙福,先顾眼前大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