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作品:《不俯首

    七月大暑


    从林若木来到滇城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他还是对这半高原半平原的西部小城气候感到神奇。


    人体只要暴露在阳光下,都用不上一个小时,强烈的紫外线就会让胳膊秃噜皮。烈日明明是比大部分地区都来的暴虐毒辣。


    奇就奇在,只要不待在太阳的直射之下,随便一处有顶的阴处,不管是楼瓦亭檐、还是竹树落荫。


    都能让人感到风清气爽、凉快宜人。


    偶尔还能有习习凉风吹过,人甚至还能穿得住一件轻薄的长袖罩衫。


    林若木从小在南边长大,那边的气候可没这么讲道理。管你有顶没顶、室内室外,高温一视同仁的让你闷热灼人、汗流如浆。


    如果仅仅是高温,或许还没那么难耐。偏偏低纬度的城市湿气逼人,那种浑身黏腻的感觉挥之不去。往往整个夏天都非常难捱。


    所以林若木并没有那么喜欢老家,所以林若木还算喜欢滇城。


    滇城是个知名度很高的旅游城市,市区内有一大一小两座古城。今天他难得的起了个早床,一大早从小一点的那座赶来大一点的这座。


    老刘是古城里开茶庄的,昨天刚从版纳的茶厂带着今年的新茶回到滇城。前段时间他托林若木掌眼一串文玩,这不上午老刘店里刚营业林若木就给他送过来了。


    古城的生活慢慢悠悠,林若木在老刘店里一边销售着自己的盘串儿,一边听着老刘抱怨今年采茶茶农的工钱又涨啦、厂里压饼的旧机器快成老古董该换一批啦、缅甸佬又过来扰乱市场啦……


    一上午的时间便在喝茶和鸡零狗碎的聊天中度过了。


    新茶的滋味儿并不美妙,还带着一股普洱生茶特有箐味,林若木不太喜欢。


    不过最终老刘成交了一串金刚菩提的裸串,又分别配了一颗蜜蜡的佛头、一颗高瓷绿松的顶珠和一对南红的腰珠。林若木没敢苟同老刘这红黄蓝的搭配品味。


    倒是林若木给他挑的这串儿金刚质匀、肉满、密度高、油性足。可玩性很高,盘出来变化也会很大,价格不过小千,而那四颗配珠的价格更贵些,加起来超过了两万。


    林若木从中能获得堪堪五位数的利润,所以还是心情不错的辞别了老刘。


    古城里面大部分的临街铺面日新月异,不断的有人新店开张,不断的有人歇业倒闭。刚好近段时间有一家专卖红糖糕的小店在主街上开的很是热闹,据说每到下午和晚上都排起了很长的队伍。


    没吃早餐又喝了一肚子生茶的林若木刚好溜溜达达的路过。大中午顶着大太阳在古城闲逛的人不多,所以店里目前不需要排长队。


    抱着点期待的,从娃娃脸店员手上接过这块油纸包着的还冒着热乎气红糖枣泥糕。


    林若木轻咬了一小口,是介于馒头和蛋糕之间的口感。有点大枣味、并不多,有点甜味、太多了。


    从第二口开始他便明白了自己并不喜欢这款新兴的网红食品。


    但还是一边慢慢悠悠的走在干净整洁青石板路上,感叹最近市政工作做的真不错,一边磨磨叽叽吃完了。


    大古城和小古城之间车程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古城内部不通车,需要走到古城进出口才能打车。


    这会儿正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步行了将近二十分钟,还差五十米不到终于快出古城到马路边了。


    林若木在一家便利店门口停下了脚步,刚刚吃的枣子馒头有点腻,便买了瓶水漱口。店门口有一棵双人合抱大小,郁郁葱葱亭亭如盖的大树,园林局和文旅局分别挂了牌,是古迹之一。


    一走进这偌大的树荫下,瞬间觉得整个人都松爽轻快了。


    斜倚在古树下花坛上抽烟的林若木再次感叹了下一千多海拔造成的神奇气候差别。


    目光百无聊赖放出去,刚好看见一个熟人。林若木一下就乐了,本就不错的心情锦上添花。


    这是一个姓苏的老头,经年累月的在两座古城间晃悠。专给人看相,自称是开了天眼差半步成仙,让人管他叫苏半仙。不过在滇城久呆的人很少给他这个面子,都是疯老头疯老头的叫。


    原因无他,这老头趣味太恶劣了。每天穿着个改良道袍,举着个像模像样的藩旗。不图财也不害命,仗着年纪大吃的盐多和不知道打哪儿学来的心理博弈技巧。专门的往人痛脚上戳!


    美名其曰批命算挂,在这个一碗素米线卖十元的年代里,五元一测童叟无欺。实则是在别人痛苦的土壤里建自己的快乐堡垒。


    对着刚进城务工的小伙说人体细身轻,耳薄兜风,一看就身无片瓦遮风,生活贫苦飘零;


    对着刚开业的酒吧老板说人面大鼻小,眉散压眼,一看就身负重担,半世还债,难得发达;


    对着刚毕业全职备考的学生说人尖头窄额,法令入口,一看就福运不足,气运受阻,不见官星;


    对着刚新婚蜜月的小夫妻说人瘦而无神,鼻生横纹,一看就寿年不永,家宅不宁,有财运却难以掌握;


    …………


    如此种种,罄竹难书。


    每次把人说的火冒三丈、怒不可遏时,这老头倒是红光满面,喜笑开颜。


    至今没被人打残废的原因一是现代人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当今社会法制严明、律不徇情,三是因为老头还真有点识人的本事,挑软柿子的手法一绝。


    林若木定了定神,准备仔细看看今日份的倒霉蛋是个啥人。


    他离苏老头的位置有一小段距离,隔着一座绿树掩隐的小拱桥。老头蹲坐在城墙楼下,刚好享受了一小片城墙遮挡下的阴凉。


    苏老头对面的傻大个就没那么聪明了。正正好好完全立在了阳光下,屈膝弓身,以一种林若木看着都累的半扎马步式冲着老头。


    时而俯身侧耳,时而切入搭话,时而还拿出手机比比点点……


    看着是非常年轻的一个男孩,朗目疏眉,唇红齿白,随着张张合合开口说话的动作,脸颊上带着一闪一闪的酒窝浮现。


    林若木分神了一刹,这张脸倒完全是按他的口味长得。


    可惜了,体型不是他的菜。


    不怪林若木想入非非,他是天生的gay,而那男生的包包挂件、袜子上都是LGBT的宣传标识。除了是同类以外,当然不做差想。


    林若木数了数男生身上的logo,有两个是他年少时也偏爱过的品牌,嗯,还是个富家少爷。


    又对少爷那一身红配黄像一盘番茄炒蛋的短袖短裤表示了质疑,嗯,品味一般,不敢苟同。


    隔着段距离听不见两人的具体对话,林若木是个体面人,当然也不好去刻意凑近,像是特意想窥探少年的囧态似的。


    他只是默默地欣赏了一会儿,那当代男大青春洋溢……的脸。


    当林若木抽完了第三根烟,他终于意识到了有哪里不对。


    苏老头嘴硬心毒,一般情况下三五分钟就可以聊完一位冤种受害者。而光他站在这“观赏”就不止二十分钟了。


    这位大少爷看上去张扬跋扈,可不像什么乖乖牌的小羊羔。


    还是这位大少爷有什么隐秘的受虐倾向?


    远处渐渐有不甚清晰声音穿过流水潺潺进入林若木耳朵里,明显是两人提高了音量,言辞激切了起来。


    他终于挪动脚步朝两人走去,发现和他一起靠近两人的,还有两位刚从城门口进来的穿着制服的片警。


    林若木脚步顿了一下……犹豫了会儿还是继续向前走近。


    “您好!就是他,散播封建迷信思想,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警察叔叔,这种人要拘起来好好教育教育”一走近便听那少爷急切大咧咧道。


    “额,先生你好,我们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其中一位高个民警接话道。


    两个民警与苏老头明显认识,毕竟派出所值班室就在城门口不到二十米处,这次接警不到一分钟就赶过来了。


    指不定这老头也给这两位警察叔叔相过命呢,就算没有,这么些年派出所接到的关于苏老头的投诉举报肯定也不少。


    “算命和卜卦并不构成违法犯罪,属于一种传统文化和风水……”高个民警试图开口调解。


    “是的,但他宣扬不当言论,向我传送不正确价值观,并诱导消费诈骗我3000元整”大少爷显然刚刚受了窝囊气,着急的打断了警察说话:“我有微信的扫码付款凭证,并有他反社会言论的录音。”


    苏老头突然马前失蹄,不太适应懵呆了几秒“嘿,这小伙你……”


    两位民警也有点没反应过来:“这老头我们知道的,算命五块钱一次,怎么会诈骗你三千多呢?”


    “是他,是他啊,他主动要给我的,让我看着照片给他七大姑八大姨全看一遍相,还说他家里人命贵,非要多给我一些……”苏老头反应过来,也开始大声咧咧。


    “你有证据吗,我还就说你引诱我消费,一步一步向我索取报酬呢。”大少爷冷嗤,看着像成竹在胸,“他还给我讲各种封建迷信灵异鬼故事,发表大量不实言论,我都有录音!”


    ……


    大少爷调出录音播放,苏老头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什么言论自由,百家争鸣之后这片土地上就没…………”


    ……


    两位警察对视一眼,看大少爷不依不饶的态度也是有点头疼,“好了,二位跟我们回所里做个笔录吧……”


    体面人林若木从场面乱成一锅粥开始就退到了三步以外扮演路人甲。苏老头确实没刻薄过他,但两人也就充其量酒搭子的交情,他不喜欢警局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