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河西之地

作品:《废太子培训班

    紫禁城内,朱标放下了辅政司送来的奏折。


    他揉了揉自己的手腕,然后趁着喝茶的功夫,惦记起了远征岛国之事。


    锦衣卫传递消息的手段,起码还要一两天的功夫才能抵达。


    朱标不怀疑常升的能力,这支远征队伍,实力也足够强大。


    唯一要担心的,只有天气上的因素。


    只要常升在九州岛站稳了脚跟,那么后续计划就可以顺利展开。


    此时大明境内,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改革。


    金融方面,得到了后世知识的朱标,可以说是对这个时代形成了降维打击。


    一条条政令,从紫禁城内发出。


    刚刚经历过一扬浩浩荡荡,鲜血成河的‘江南案’,整个大明境内,就不存在第二种声音。


    朱标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爹这种操作,别的不说,压制力那是真的强悍。


    与其费时费力的扯皮,不如快刀斩乱麻。


    不过,这种手法,也只能是老朱才能做到。


    因为他的威望,决定了只有他能这么做。


    朱标摇了摇头,收起自己的心思。老朱的手法他学不来。


    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虽然花费时间可能长一些,但效果明显要更好。


    抓紧时间,将计划按步骤一个个的制定好。


    即便他离开,老朱也能按照这个计划,执行下去……


    乍一看,好像哪里不对劲。


    太子制定计划,皇帝负责执行?


    是不是有点——倒反天罡?


    但老朱家,一点问题都没有。


    朱标已经和老朱讲过大概,老朱也意识到了,自己对金融这块是真的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门外汉就不要想着插手,老老实实当个工具人算了。


    也就是朱标,你换个人试试。


    老朱弄不死他,都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况且,保险起见,马皇后这次不会离开。


    她要保证,朱重八不乱来。


    虽然朱标觉得,老妈的主要原因,是觉得皇宫最近有点乱。


    至于这个乱,是哪方面的原因,朱标就不知道了。


    嗯,真的不知道!


    …………


    苏家小院。


    大晚上的,苏哲却没有和往常那样休息。


    老朱家回去了,小院子里面一下减少了许多氛围。


    尤其是,每当放学后,就喜欢跟在朱雄英身后的小兕子,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长乐最近正在恶补小学到初中的知识。


    而李泰,再一次证明了,他确实擅长学习。


    已经能够帮助长乐补习功课了。


    苏哲在准备下一堂课的资料。


    根据进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方案。


    比如朱标那边,老实说,苏哲是最头疼的。


    别的,比如老李家,他只需要说一些大概的东西就可以了。


    而扶苏和刘据那边,优先解决自身安全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相较之下,朱标那边,看似最简单,实际上才是最难的。


    大明的发展,走上正轨,之后的发展,按照苏哲的想法,必须大力开展下西洋。


    提前几十年的时间,并且这次的下西洋,可不再是浅尝辄止了。


    事情太多,苏哲也有些疲倦。


    “我这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帝王之师了吧。”


    虽然只有一个李承乾拜师,可其实朱标他们,都是把苏哲当老师来看的。


    嗯,朱标送的那两箱金子,分量可不轻呢。


    收了这钱,苏哲也准备用心,让大明扬帆起航。


    苏哲还不知道,朱标已经迫不及待的拉开了征倭之战。


    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会仰天大笑。


    当浮一大白!


    “苏先生,还不休息呢?”


    李泰出来找水喝,却发现书房那边灯还亮着。


    “嗯,找点资料。”


    “哦,这些是给标哥准备的吗?”


    李泰稍微想一下就明白,能让苏先生花心思准备的,大概率就是标哥那边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的时代好呢。


    用苏先生的话来说,那就是到了某个标准。


    至于标准是什么,李泰想着,估计是殖民吧。


    毕竟,论帝国的掌控力,肯定是越往后世,越是强大。


    标哥那边的时代,刚好满足了最基本的条件。


    这一点上,老李家是羡慕不来的。


    人家有资格搞海上丝绸之路,自己这边地面上的都没搞定呢。


    ‘真是的,老登和大哥,怎么这么不顶用啊,一个高句丽还没解决掉,岛国这边更是没影。’


    李泰心中,不禁埋怨李二和李承乾。


    当然他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战争不是儿戏。


    只不过,李泰心心念念,想着在大唐先把真正的丝绸之路搞起来。


    以后他可要去那边潇洒的,听说你们阿拉伯很能打?


    李泰心中,可是惦记着呢。


    短视频上面,吹的最狠的恒罗斯之战,以及那个谁输谁是叛军的香积寺。


    抛开真假不谈,李泰是觉得,自己还真有机会,去那边亲眼瞧一瞧。


    不过,这些的前提,都是在于大唐的发展。


    还好,大唐别的不说,战力实打实的吊打周围所有国家势力。


    而且时代也比汉朝时候要好太多,一路向西打通西域走廊一点问题都没有。


    历史上,大唐就是这么做的,直接重启了丝绸之路。


    李泰十分认同苏哲的那句话。


    地图上,代表各个国家的区块颜色实在是太不美观了。


    恰好,大唐还真有那个资格,去玩一种很新的游戏。


    名字叫做,填色块。


    “西边的国家太多了,我很不喜欢。”


    李泰打开一幅大唐西域图,然后用手指了指上面那些名为国家,实为城池的地方。


    “河西走廊还是太关键了,在这方面,汉武帝的功勋是名垂千古,霍将军少年英杰,千古难有啊。”


    苏哲也叹了口气,这片土地,对华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连接西域,如同一条输血管,只要将其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给中原输送外部的资源。


    这样一条重要的通途,必须要彻底的掌握在己方手中才能让人安心。


    得亏李泰不知道,大唐还有一个不怎么为人所知的西域典故。


    安西军……


    不去河西走廊,就看不懂为什么那片土地,从古至今,让人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