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你看刘彻

作品:《废太子培训班

    李世民很强,各种意义上的强。


    武力值,分个人和群体。


    李世民自己的武力值就不低,或者说相当之高。


    一手箭术,那更是老李家的看家本领。


    当初打天下的时候,李世民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带着一小队骑兵,前出大军去敌军阵线‘火力侦查’。


    一手箭术不说百步穿杨,至少也是指哪儿射哪儿。


    能亲自带着大军冲阵的人,能不猛么。


    而群体,就是说李世民的带兵水平了。


    那还用想?


    教员曾经评价过历代皇帝,其中打仗的水平,李世民第一,老朱第二。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


    武力值这块,李世民是历代皇帝天花板数值。


    就算是个人数值低一些,但他的统帅数值巨高无比。


    这方面一比较,刘彻不服气也得服气。


    “哼,能打有啥用。”


    刘彻听着苏哲在那边讲解,心里面的不爽增加了几分。


    切,不就是能打么。


    这话,让苏哲听得都有些牙酸了。


    “刘大爷,你的谥号是武,那你知道,李世民他的谥号是什么吗?”


    苏哲说完了武力值这块,话风顿时转变。


    “……”


    刘彻语塞,有一个不太妙的念头浮现出来。


    “哈哈哈哈,最能打的皇帝,居然谥号是文,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文,可不是说文质彬彬。


    经纬天地曰文。


    文可是谥号中,最顶级的那个。


    不同于武这个谥号,有好有坏,虽然同为顶级谥号,可终究是差了文半级。


    刘彻的表情僵了一下。


    “居然是文……”


    老实说啊,刘彻这回真有些羡慕了。


    嘴上说着不介意,但是做皇帝的,谁不想得到文帝这个称呼啊。


    老刘家第一个文皇帝,也是对后世所有皇帝都影响深刻的汉文帝,真的是一路好名声。


    三代以后,首推文帝。


    这句话,说的就是汉文帝。


    这位皇帝,几乎将仁和德,做到了极致。


    差不多就是所有人心目中,一个完美皇帝的一半极致了。


    为什么说是一半,因为汉文帝终其一生,都没有在武功这块书写多少辉煌。


    所以虽然汉文帝评价极高,但在整个华夏历史里面,汉文帝连前十都进不去……


    “李世民其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懂得克制。”


    地位越高,欲望越强。


    这个欲望,可不单单指的是食色性也这块。


    而是对权力的欲望,对掌控的欲望,对人性的欲望。


    李世民和刘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李世民会克制,而刘彻……他压根就不克制!


    一个收拢自己的性格,一个极端张扬。


    李世民身边有着凌烟阁二十四臣这样逆天的人才库。


    刘彻手里面的牌,可一点都不比李世民拿的差哦。


    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武将巅峰就不说了。


    就看文化这块。


    最著名的,有儒道领袖董仲舒。


    出身寒门,官至丞相的公孙弘。


    懂得经济,推行改革的桑弘羊。


    还有推行推恩令的主父偃、制定修改律法的张汤等等。


    来自异族的小王子金日磾,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


    这些人才,你敢说汉武帝手里的牌差?


    但为什么,一个贞观朝欣欣向荣。


    另外一个汉武帝民怨沸腾?


    刘彻的能力真不差。


    还是那句话,他自己不愿意去做,或者说不愿意像李世民那样收敛自己的性格。


    “贞观一朝,对外行王霸之道,对内则布施仁德。你说,他李世民不比你刘大爷厉害么?”


    这句话,让刘彻又陷入了沉默。


    越是了解,刘彻对这个未曾谋面的未来皇帝,就越是忌惮和心惊。


    ‘他是如何做到的?’


    刘彻不明白,或者说,他想到了却不太愿意承认。


    人么,总是死犟死犟的。


    人类总说驴是犟种,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但是人其实才是真正的犟种。


    不撞南墙不回头。


    不见棺材不落泪。


    你看看,这不是犟种是什么。


    尤其是位高权重者,绝大部分的人,完全不懂也不愿意做自我批评。


    开玩笑呢,认错的代价和成本,谁来付?


    古时候,皇帝已经是天底下,权力最大,最没有约束的人了。


    你看看刘彻就知道了,这老头一辈子,除了最开始的时候,受到了一些约束。


    等窦太后没了,就再也没有能够制约汉武帝的人了。


    自此以后,他便开始放飞自我。


    不再约束自己的汉武帝,做了很多荒唐事。


    包括对匈奴作战,早期打的匈奴放弃漠南,最后汉武帝掀桌子,漠北一战打的匈奴脊梁骨都差点崩了。


    本来,到了这个时候,汉朝就该停下来了。


    连年的征战,打出了汉帝国的威风,打出了汉民族的精气神。


    但代价,却是过于惨痛了。


    大规模的战役结束后,汉帝国就应该暂时停一停,开始休养生息。


    没法彻底解决草原之患,漠北一战后,匈奴起码得恢复几十年。


    可刘彻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更加极端的不断开启战役。


    刘彻确实是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问题,只是光靠打,真没办法。


    回到能力这个话题上,刘彻这么穷兵黩武,搞得天下‘半数户口’都打没了,帝国居然还没崩。


    这不是奇迹,而是汉武帝自己的手段足够强大。


    以前苏哲就评价过,在皇帝这个行当里面,论能搞钱,汉武帝是真的秒杀所有其他皇帝。


    关键是汉武帝搞钱,还能不把朝廷搞崩,这不是本事是什么。


    刘彻压榨的可不单单是百姓。


    他更喜欢去压榨那些有钱人。


    管你是商人,还是勋贵权贵,皇亲国戚什么的,有一个算一个,在刘彻眼里面都是一视同仁的坑。


    “可惜了,如果能早一些遇见……”


    苏哲收起了笑容,然后看着平静的水面,叹息了一声。


    是啊,若是遇见的不是刘据,而是年轻的刘彻,或许汉朝会有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道路?


    可惜啊,世间没有如果……


    刘彻似乎也明白,他听得出苏哲语气之中,那一份淡淡的惋惜。


    不过,刘彻不会后悔。


    性格决定命运。


    刘彻就是那位汉武帝,一个极端的皇帝,一个刚愎自用的皇帝,一个创造了汉民族伟大的皇帝。


    同时,他也是那个可恶的剥削者,最大的地主……


    你怎么看汉武帝,取决于你坐在什么样的位子上去看。


    是百姓,是官绅,是武将,是文官。


    后世之人总是要找一个身份地位阶级这样的锚点,才能去看一眼汉武帝,然后做出自己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