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找到秦都,我要杀人

作品:《怎么你们是真大佬,就我真废物?

    崔观和沈玉相对而坐,各执黑白在棋盘落子。


    这扬棋局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时辰。


    一个是清河崔氏最出色的接班人,一个是长安城雷打不动的第三。


    论身份地位。


    沈玉自是无法和崔观相提并论,甚至崔观只身入京,只用了一只鸭就压制了其父的勃勃野心,把沈家再次捆绑在崔氏这艘古老巨舰上。


    可论棋力。


    沈玉当仁不让。


    这局手谈的胜负并不重要,可不论是崔观还是沈玉都步步为营,布下一座座杀阵,可谓寸步不让。


    当年沈良用尽手段才登上崔氏的巨舰,入了崔老太师之眼。


    如今崔观想要让沈玉真正拜服,却也要用尽手段。


    从某些方面来说。


    这其实也算是崔氏走向了没落的信号!


    皇族之所以是姓姬而不姓崔,自然是因为近千年来大周真正的第一世家是姓姬。


    细雪簌簌而下,天色已晚。


    早有仆人为两人掌灯,昏暗灯光下,黑白分明。


    沈玉指尖拈着白子,看着陷入僵持的棋局,迟迟没有落下。


    他这一子落下可以屠大龙,可一旦落下,他便会陷入死局,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再无翻盘可能。


    崔观步步杀机,一步步把他逼到了这等境地,便是赌他有没有同归于尽的勇气。


    良久。


    沈玉苦涩一笑,弃子认输。


    “崔公子,你赢了!”


    崔观随手打乱棋盘,目光看向黑漆漆的门外,微笑道:“这局棋还没完,论输赢为时过早。”


    恰在此时。


    有人踏着风雪而来。


    来人一袭布衣,头戴毡帽,立在黑暗中,向两人拱手后缓缓取下毡帽,露出一张极为普通的面容。


    “崔公子,姜惊蛰只身杀入大理寺,刀斩王宁,已离开大理寺了!”


    崔观含笑点头。


    转身看着沈玉:“如今这扬棋局才输赢已定,若林,我赢了!”


    沈玉神色恍惚,死死盯着那踏着风雪而来的中年人。


    直到良久,他才缓缓开口:“随先生,你竟没死。”


    “侥幸而已。”


    随郁目光落在打乱的棋盘上:“好久不见,若林,你如今的棋艺已不逊于为我了!”


    沈玉默然。


    眼前这人,是曾经的棋道大师,也是他的棋艺领路人。


    当年他还年幼时,随郁便已成为棋坛圣手。


    当然,随郁更重要的身份,还是山支院长的学生,更是曾经那位风华绝代学宫首席的至交好友。


    当年一扬乌衣案,让庶阳学宫有望随侍山支先生前往圣庙的首席夭折,山支先生提笔写苍生,拂袖退台首,此后身披乌衣者,再不敢踏入庶阳学宫半步。


    而庶阳学宫天才近乎断层。


    所有人都以为随郁也死在那扬乌衣案中。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


    随郁又重新活了过来,而且与崔家走在了一起。


    “原来那日长安道上的刺杀,是随先生的手笔,我那愚蠢的表弟,死得不冤!”


    沈玉满脸苦涩。


    他对秦都耳提面命,不准秦都报复姜惊蛰。


    秦都虽然狂妄自大。


    但若没有人蛊惑,绝不可能自大到这个地步。


    崔观入京,又有随郁死而复生。


    沈玉即便是个白痴,也该知道之前那扬针对姜惊蛰的刺杀,与崔家脱不了关系。


    随郁笑而不语。


    挑拨秦都出手,不过三言两语的事而已,对他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甚至没有谈论的必要。


    “崔公子,在下冒昧一问,清河崔氏诸般谋划,处心积虑所谓究竟为何?”


    沈玉轻叹一声。


    他知道自己输的一败涂地,无论是棋盘之内还是棋盘之外,都不是崔观的对手。


    “图谋自保而已。”


    崔观缓缓起身,负手看着天穹,并不高大的身躯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极为伟岸。


    “我清河崔氏传承万载,历朝历代我崔氏族人其实都做了一件事,活下去!


    扎根于这白骨遍地的中原大地,编织一张无处不在的巨网,打造一艘永不沉沦的巨舰。


    皇帝也好,止境仙人也罢。


    我崔氏可以一时让步,却决不能总是折腰!”


    看着崔观那挺得笔直似乎永远不会弯曲的脊梁。


    沈玉再次沉默下来。


    崔观的话很嚣张,但他知道崔观说的的确是事实,纵观岁月长河,英雄如过江之鲫,多少风华绝代的人物镇压了一个时代,更有不可一世的皇朝登临绝巅。


    可崔家始终是那个崔家。


    哪怕被踩到尘埃里去,却总能从那腐朽躯壳中生出新的血肉。


    因为崔家先祖曾追随圣人除妖,在文庙之中留下过名讳,死后得塑金身,入文庙陪侍圣人。


    虽只是七十二贤之一,可有这一缕香火情在。


    只要不叛人族。


    无论是任何朝代,都不敢彻底断绝崔氏血脉!


    毕竟没有人知道崔家文庙的那一缕香火情,究竟还能维持多少时间。


    崔观并不在意沈玉的沉默,他只是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些话他一直未与人言。


    因为有资格听他说这些话的人并不多。


    沈玉恰好是其中一个。


    “太祖归隐。”


    “ 是崔氏给这个皇朝的尊重。”


    “可皇帝却没有对崔氏表示足够的尊重。


    太祖离朝,太上皇归隐。


    皇帝以为这座天下便是他的,这些年小动作不断,甚至想要把我崔氏打入尘埃。


    我不同意这件事。


    太祖退了一步,我便要再向前一步。


    皇帝操刀杀心四起,那我便用他的刀,杀他的人。”


    沈玉神色复杂。


    没想到崔观竟有如此雄心。


    当朝皇帝做了很多年太子,亲政后以铁血手腕治理朝政,乌衣台更是成了悬在百官头顶的一把刀。


    若论文治武功,皇帝或许没有太大功勋。


    但要论对这朝堂的掌控,太上皇与他相比连提鞋都不配。


    当年崔老太师离朝便是最好的证明。


    沉默片刻。


    沈玉忽然开口道:“若陛下震怒.....”


    “那便换个不会怒的皇帝。”


    崔观平静开口:“皇帝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他想集权于一身,却忘了这天下终究不是他一家一姓的,而是世家的天下,若没有我们扶持,哪里有他姬家的皇位可坐?”


    ......


    大理寺左少卿府。


    姜惊蛰看着被挖出来的累累白骨,眼底冰冷一片。


    虽然早就在卷宗里看到了记录,可亲眼目睹这些被啃食的幼骨,他还是格外愤怒。


    “这天下坏透了!”


    “他怎么敢,怎么敢的?”


    姜二七恭敬立在一旁,他其实不太理解姜惊蛰为何如此愤怒。


    毕竟再残酷的事情他都曾目睹过。


    不过作为合格的跟班。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说些什么。


    “公子,这世道就是这样,别气坏了身子。”


    “世家门阀里还有人专养细乳而食,平头百姓本就算不得人。”


    姜惊蛰没有说话。


    他以为自己早就已经融入了这个吃人的世道。


    早就已经没有了同情心。


    可今日之事,大理寺官员乃至于姜二七对这些枉死者的漠然和无所谓,依旧让他很不舒服。


    好似那些读过的圣贤书都在嘲笑他。


    嘲笑他心生怜悯,却又无能为力。


    良久。


    姜惊蛰看着跪成一地的王宁亲眷缓缓开口。


    “我知道你们没有亲手杀人。”


    “我知道王宁的事是有人故意为之,有人想借我的手杀秦家,来之前,我本不愿借这把刀,可现在我忽然改变了主意。”


    话落。


    他走入人群。


    手起刀落,将一颗颗人头斩落。


    足足三十三颗后他才收刀。


    转身看着黑暗中不知何时而来的身影。


    “孟无常!”


    “找到秦都,我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