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满城皆杀人
作品:《怎么你们是真大佬,就我真废物?》 暮霭沉沉,西风渐进。
姜惊蛰送别姬小七于度园门外。
抬眸看着门外一双双警惕的眼睛,不由笑了一笑。
如今别说长安。
便是这座镇北王府,除了度园寥寥几人,也全都欲把他除之而后快。
姜四琅死了,满府白素。
花老太嚷嚷着要为四郎报仇,带着人在度园外骂了姜惊蛰两天,当然进是不敢进的,孟五常提刀在门口晃悠了一圈,老太立刻就受了风寒让人搀扶着回到东院了!
留下姜林守在度园外,想骂又不敢骂,只好用眼神狠狠瞪着度园,似要隔着那层厚重的大门,把姜惊蛰瞪死!
送别姬小七,姜惊蛰准备返回度园,恰在此时镇北王府外忽然传来一阵吵闹。
紧接着乌泱泱一群人闯进王府。
领头一人年纪轻轻,穿着绯袍,面容俊美,他走在最前面如众星捧月。
可他脸上却没有半点儿骄傲得意,额头上甚至布满了密集的汗珠。
他站在度园门外,看到仅几步之隔的姜惊蛰。
下意识便要弯腰行礼。
不料一个绯袍越过他,挺着胸膛站了出来,肆无忌惮打量姜惊蛰,神色倨傲:“你就是姜惊蛰?”
姜惊蛰连看也没有看那人一眼,只是笑吟吟道。
“王少丞今日怎地有兴致来寒舍?”
王少阳尴尬地笑了笑。
心想我是来抓你的,你怕不怕。
不过看到姜惊蛰那波澜不惊的神态,哪里是会怕的样子,自己倒是怕死了。
才没多久而已,这位杀才又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只是静静坐在那里,就足够让他胆寒。
那绯袍被无视,倨傲便成了恼羞成怒,摔袖而起,向前挺出三步,立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看着轮椅上的姜惊蛰。
“本官乃都察院佥都御史冯清,正四品,有监察百官,风闻奏事之权,姜惊蛰,你事发了,跟我走一趟吧!”
姜惊蛰抬眸看了他一眼。
“冯清,佥都御史?”
“正是!”
“没听说过。”
姜惊蛰转头看向杵在一旁的孟无常:“你呢,听说过么?”
孟无常摇了摇头,不屑地笑了笑。
"三品以下的官员,不配入我账簿。"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冯清脸色铁青,冷冷道:“本官是谁不重要,有人告你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本官奉命拿你,走吧!”
说着他踱步上前就要去拽姜惊蛰。
姜惊蛰平静坐在轮椅上,孟无常却向前一步,只手压下。
虚空骤然乌云卷动,本就暮沉沉的天空顷刻间化成了黑压压一片,雷霆涌动,西风席卷。
威压激荡之下。
冯清神色一震,看着压下来的雷霆不可思议道:“你敢无视大周律法?”
“律法?”
姜惊蛰幽幽开口。
“你大抵是忘了,本座乃是乌衣台第五司司座,陛下亲赐八尾凤袍,依律只对台首大人和陛下负责,你要拿我,去请圣旨或者请台首大人落印的批捕文书来!”
冯清当然没有圣旨,更没有批捕文书。
这两日姜惊蛰在长安城的名声已经坏透了。
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灭人满门,更是在西山大开杀戒,无数人因他而家破人亡。
简直可以说是罪恶滔天。
人人都欲除之而后快。
冯清初闻姜惊蛰恶行,拍案而起。
再闻姜惊蛰仍旧逍遥法外,怒发冲冠。
誓要用身上这几两骨称一称良知的重量,把姜惊蛰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
所以当柳国公纡尊降贵找到他时。
他毫不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在他眼里,姜惊蛰当是那种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奸佞小人。
必然会被自己一番慷慨陈词喷的体无完肤、羞愧自如。
自己再大手一挥,一群人乌泱泱闯进度园,将他当场捉拿。
自己虽然淡泊名利。
但架不住百姓拥戴,口口相传他怒斥姜惊蛰的光辉事迹。
裹挟滔滔民意入阁拜相,从此登上人生巅峰,流名千古。
这就是冯清的猜想。
可当他站在这里。
感受到头顶越来越压抑的云层,看着那只手遮天的手掌时。
他忽然发现自己打了无数次腹稿的台词,全都死在了腹中。
“拿不出来?”
“拿不出来就滚!”
姜惊蛰转身离去。
“本官的确拿不出来。”
冯清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猛地拔出腰间铁剑,指着姜惊蛰的背影厉声道:“可本官既然读了圣贤书,穿了这身官袍,就当为民请命,为社稷效死。”
陛下被你蒙蔽,乌衣台为你遮掩,你能逃脱大周律法的审判,却逃不过百姓的口诛笔伐,逃不过公道人心,逃不过本官的三尺青锋!”
冯清的剑很锋利,在暮色下闪烁着冷冽寒光。
姜惊蛰闻言,缓缓回头。
孟无常抬手一拽,正在淡化的那只手掌又重新显化,威压骤降,直逼冯清头顶三尺。
“你要审判我?”
姜惊蛰眼底已然多了几分厌恶。
这冯清佥都御史,寒门出身,是被张巨野一手提拔上来的清流。
据说当年张巨野被杖杀后,他是最先为其收尸的人。
还写了一篇悼文,文采斐然,惹无数人读之悲泣。
也是因着那一篇悼文,他才在世家林立的在士林中有了几分清名。
若冯清的是为了天下苍生要来缉拿他这奸佞。
姜惊蛰虽不理解,但却也尊重,毕竟求仁得仁,求死得死。
可他偏偏不是。
因为冯清幼时曾在燕家族学读书,燕老爷子见他有几分资质,破格收其为弟子,后来又荐举其入仕,虽只是不入流的小吏,却也给了他踏入朝堂的机会。
要论恩、燕家对他恩重如山。
可燕家破败后,他却敬而远之,便是燕明归在他手底下做事,他也以避嫌为由,从不照拂提拔。
就连之前燕家遭逢大难,燕家姐妹被掳、燕明归被逼疯。
他也从未出站出来为燕家奔走过,冷眼旁观燕明归家破人亡而无动于衷。
这等把百姓和社稷深刻挂在嘴边,骨子里却自私自利沽名钓誉的清流,姜惊蛰甚至不屑与他争辩。
“我辈读书人。”
“为苍生、为社稷、自是当仁不让!”
“今日便是陛下当面,本官也要凭胸中浩然气,手中三尺剑,将你拿下大狱!”
冯清仗剑抬眉,向前踏出一步,剑刃清啸,直逼姜惊蛰。
冯清只是一个龙门境儒生,连君子都算不上,手中剑也不过配饰而已,这些年光用笔杆子和一张嘴杀人,哪里会什么剑法。
但他握剑在手时,那苦大仇深悲天悯人的气度,好似一个慷慨赴死的义士。
“我满足你!”
剑尖儿悬在姜惊蛰身前三尺。
姜惊蛰忽然开口。
“什么?”
冯清微微一愣。
"我说我满足你,来杀我!"
姜惊蛰推动轮椅,缓缓向冯清逼近。
此时剑尖离他的眉心,只剩下三寸。
冯清脸色再变,显然没有预料到姜惊蛰竟会如此,下意识后退两步。
眼见即将退到台阶下,姜惊蛰却步步紧逼。
他蓦地捯持三尺剑,横在脖间,色厉内荏。
“你若再敢向前一步,本官即刻自刎当场,将你钉死在史书上,受万世骂名,永不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