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章雨落人间

作品:《我有一剑出浩然

    白长川感叹的就是这样,就像那个大骊外号绣虎的家伙,所谋化一般,鲸落万物生,鲸都还好说,貔貅吃进去不出来那是没办法的,早晚会归天地的。


    杨老头扭头看向宁姚道,“那到城墙上,已经有多少字了?”


    宁姚如实回答,“如今总共有十八字。


    杨老头子有些心虚不已,叹道,“都已经十八个字了,道法,西天,浩然之后还多了哪些?


    宁姚脱口而出道,雷池重地四个字,剑气长城又是四个字,齐,陈 ,董。


    后面一个字没有说出口,心绪百转,有些伤心。


    杨老头听着,点点头,每说一个字就点一下头,说到最后有些诧异道,“小姑娘还剩下一个字。你吃了?”


    白长川补充道,“猛字。”


    杨老头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白长川又补充道,“是亚圣独子,名叫阿良。是一名自称剑客的“好人”。”


    老人自言自语道,“小夫子,我问你,当一个人在心中默忿的时候,所谓心声到底是何人之声?


    白长川略微思考一下,答道,“就好比说,睡梦中看到的扬景是用什么看的?”


    不等杨老头回答,就又补充道,“脑屏,小孩先天炁未耗尽前,很轻松的就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开出脑屏 ,让自己闭眼就能做到识别物体,文字 颜色,增强体内能量练习久了,就可以穿透物体,像做梦一样。”


    宁姚听的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杨老头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宁姚索性看向陈平安,陈平安躺在长椅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窗外的雨还在下着,白长川最后看了一眼陈平安,然后行礼道,“晚辈先行告辞。”


    杨老头笑着点点头,“去吧,去吧。”


    白长川来到小溪边上,拿出藏在眉心的剑。借助此剑内的神通,强行打开这一段的光阴长河。


    有很多画面,很多影像,行走在光阴长河上面,有种在鱼边戏水,平静而又安稳,有时又如惊涛骇浪,波涛起伏。


    白长川找到那一幅画面,将其截取出来。要是在别的地方,这么做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在此方天地就比较松。


    那一幅画面就是一个,干瘦的小孩子背着一个大大的背篓的野菜。手中还拿着狗尾巴草,穿着七八条小鱼,走在泥瓶巷子里。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在现在,泥瓶巷一直没有改变过。


    干瘦干瘦的小孩儿,家徒四壁。但是却无忧无虑。


    然后便是那个雨夜,依旧是那个小巷,一位草鞋少年单手掐着另一位少年。


    雨水打湿二人的衬衫,在头发上渐渐的滚落出水滴。


    然后顺着脸膀,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的滴在地上。


    白长川正是在用光阴长河,观看小时候的陈平安。


    白长川叹道,“心性真不错,那个一未尝不可。舍你其谁呢?”


    白长川自问自答。声音随着风,随着雨水,消失在空气当中。


    白长川望向乡塾,“不得志哉。”犹豫了一会儿又说道,“人性本恶,人生来就知所取,知攀比,生物生存演化的本质就是竞争。是你死我活,所谓的善恶,仅仅是后来人自己做的定义而已,任何事都可以是绝对恶,也有相对善的。”


    天地之间,有春风轻轻的吹过白长川的衣袍,白长川虽然没能看见齐先生,却也知其意思。


    白长川算是彻底认可文圣,更重要的是,认可文圣的道理。文圣的学问。


    ————


    ————


    三辆马车依次驶向泥瓶巷。


    正是宋长镜与宋集薪几人,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心结。


    宋长镜看着前方的地面说道,“这件事情我不会搅和,由你自行解决。当然我不会提供任何帮助,如果在必要的情况下,我反而可能会帮陈平安,所以这件事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宋集薪点点头,神情晦暗不明,不知道在想什么。


    到了泥瓶巷,宋长镜不愿下车也不能下车。宋集薪独自一人下车。


    先是跑到自己的小宅子中,推门而入……


    就在这时天边忽然下起了雨。宋集薪神情更加冰冷,回忆着,思考着。


    宋集薪走到门口,脚步缓缓而行。当他经过一户人家的小院门口之时,手持雨伞的宋集薪停下脚步,转头望去。


    依旧是那个破烂的小门,从门缝中还能看到那一道矮矮的矮墙。


    此刻正浸泡在雨水当中。


    身边的俾女稚圭,忍不住提醒道,“公子,再不走快点,雨就大了。到时候就更不好走了。”


    伞下的宋集薪终于做出决定,抬起手臂做了一个走的手势,这才开始加快脚步,平稳的向前走去。


    如同不是陈平安醒后,如白长川所料一般,想第一时间去刘羡阳家看看,刘羡阳的伤势好何了,而是直接返回家中。说不定还真可以碰到。


    到时候想说什么,想做什么,或许什么都不会说,什么都不会做。


    ——


    ——


    三辆马车按照固定的路线,缓缓的朝着小镇外走去,依次驶过老槐树,骑龙巷等地,最后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一路往东。


    随后便是小镇和外界唯一的出口,小镇东门那道栅栏。


    那一道栅栏仿佛隔绝了小镇与外界的联系,使小镇彻底与外界与世隔绝起来。


    大约三十多分钟后 ,三辆马车突兀的停止。


    下来一位身穿雪白的衣袍,腰间缠着金色的玉带的男子,走下车来,踩在泥泞的道路上。


    下来的人正是宋长镜,宋长镜往前走了几分钟。就看见在不远处的道路中央,站着两个人。


    一大一小,一敦厚一沉稳。


    大的是一位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小的是一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翩翩公子。


    身上的气质,给人的感觉,无一不是,一位读书种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