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 章 开工,上梁

作品:《四合院:这来的也太早了吧?

    对此方明远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得意之色。


    何雨柱收下大洋后,又和雨水在方明远这玩了一会,这才抱着小雨水回去。


    方明远送他们出门后,转身回到了自己那间简陋的小屋,继续着他那波澜不惊的小日子。


    日子如流水般悄然流逝,转眼间,时间已至2月4号,农历新年的余韵尚未散去,城中的气氛仍旧弥漫着节日的喜庆。


    过了初五,按照传统,年就算是过完了,人们开始陆续从节日的闲适中走出,投入到新一年的忙碌之中。


    而就在昨天,城外那支备受瞩目的大军,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驻扎后,终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正式踏入了这座古城。


    他们的到来,无疑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生机,也让城中的百姓们议论纷纷,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这天大清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王掌柜便带着他那群精神抖擞的伙计们,再次踏进了这座四合院的小门。


    他们的到来,打破了小院多日以来的宁静,让这片原本沉寂的工地再次焕发了生机。


    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有的忙着搬运材料,有的则在检查工具,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王掌柜站在人群中央,高声宣布着新的施工计划,他的声音洪亮有力,仿佛能穿透初春的寒风,直达每个人的心底。


    由于年前的大雪和节日的停工,这座小楼的修建进度一度受阻。


    但此刻,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工人们也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加班加点,誓要将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工地上,锤声、锯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曲动人的劳动乐章。


    方明远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些工人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辛劳。


    看到这里,方明远数了数来干活工人的数量,然后从空间里取出相应的大洋和红纸。


    走到桌前,用红纸把大洋包了起来。没过红包方明远也没有多包,只放了一个大洋在里面。


    包好红包后,方明远走出屋子,和王掌柜说了一声后,王满堂把工人重新聚到一起后,方明远将红包一一递到了工人们的手中。


    当工人们接过红包,打开一看,发现里面竟然是一枚大洋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这块大洋,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让他们的家人过上几天好日子。


    “东家,您真是太仁义了!”一位工人感激地说。


    “东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更加卖力地干活,不辜负您的期望!”


    方明远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的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知道,这些工人虽然出身贫寒,但他们勤劳朴实,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有了红包的激励,工人们干得更加起劲了。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上梁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看着那座即将竣工的小楼,下午临近下工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在工人们忙碌地收拾东西、准备下班的时候,王掌柜匆匆忙忙地走到了方明远面前。


    只见他的语气显得有些忐忑不安,有些犹犹豫豫的对方明远说道“东家,”


    “小楼现在已经盖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等着挑个良辰吉日上梁啦。”


    “不过,关于这个上梁的仪式,我不知道东家您是打算大办一扬呢,还是简单地办一下就好?”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方明远听到王掌柜的话,突然愣住了。


    上梁?这个词对他来说好陌生啊!


    方明远努力回忆着,好像在他很小的时候曾经听过几次这个词。


    记忆的碎片渐渐拼凑起来,方明远依稀记得小时候有人家盖房子,上梁的时候会放鞭炮、撒糖果,还要请客吃饭,扬面那是十分的热闹。


    然而,那毕竟是他前世老家的规矩,至于现在的四九城,上梁是否也遵循同样的传统,他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方明远并没有立刻回答王掌柜的问题,而是沉思片刻后开口问道:“王掌柜,这个上梁仪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您能不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呢?”


    听到方明远的话后,王满堂也没有在意,只是当方明远不懂,于是便开口向方明远解释道“东家,这个上梁呀,是建房子中的重要的一个仪式……”


    听完王满堂的解释后,方明远这才明白,这上梁仪式和他前世老家那边也差不多,都是要放鞭炮,撒糖果,请工人亲朋好友吃饭。


    只不过这个时期四九城的上梁仪式要比前世他老家那边复杂了许多,步骤也多了好的。


    有好多的步骤方明远都不知道怎么弄,于是方明远便说道“王掌柜,这个上梁仪式呢我也不懂。”


    “这个仪式怎么弄,我就交给你了,你直接说吧,需要我准备什么就成了。”


    听到方明远的话,王满堂立即便说道“好的东家,仪式我来操办,您去庙里求些押物,然后蒸些包子馒头,买几盘鞭炮就成了。”


    “至于酒席的话,如果东家您不想办的话,回头上完梁后,伙计们吃些馒头也行。”


    听到王满堂的话,方明远点了点头说道“好的王掌柜,我明白该做什么了。酒席的话,还是办吧,工人们帮我建房子也辛苦了,我也该犒劳犒劳他们一下了。”


    说完这些后,方明远再次对王满堂问道“王掌柜,那什么时候上梁呢?”


    听到方明远的问话后,王满堂立即开口说道“近的话明天初八,后天初九都是上梁的好日子。远些的话,二十也是个好日子。”


    听到王掌柜这么说,方明远思考了一下,明天肯定不行,自己这边什么都没准备,现在请厨师,求押物也来不及。


    二十的话太远了,方明远还等着住新房呢,他有些等不及了。这样的话,只有初九这天了,明天一天,应该能把东西都准备好。


    于是方明远便对王满堂说道“王掌柜,要不咱们初九这天举行上梁仪式吧?”


    听到方明远的话,王掌柜立即点头应到“好的东家,听您的,您说什么时上梁,怎么就什么时候上梁。”


    和王满堂约定好时间后,王满堂也没有多做停留,立即领着工人们,下工回家了。


    等王满堂走后,方明远也出了院子,往四合院而去。


    去四合院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去找何大清,让他后天帮忙来做顿饭。


    方明远来到何大清家后,把自己的事情和何大清说了之后,何大清二话没说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随后,何大清对方明远问道“明远呀,不知道后天要摆几桌呀?”


    听到他的话,方明远摇了摇头说道“何叔,我在四九城也没有什么亲朋的,我的朋友估计一桌都坐不下。”


    “至于工人嘛,到时候我也不知道会来多少。”


    见方明远这么说,何大清思考了一下,然后再次对方明远问道“明远呀,你那边开工的时候,来了多少个工人?”


    听到何大清的话后,方明远稍微想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第一天开工时来的人挺多的,有三十来个。”


    听到方明远说的数字后,何大清立即开口说道“开工时来了三十来个人,我估计上梁时也应该能来三十来个人。”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如果按照一桌坐八个人来算的话,这些人就要摆四桌,然后再加上你的朋友,那就需要摆五桌了。”


    说完后,何大清停顿了一下,再次对方明远问道“对了明远,上梁的时候,你要不要请一下这院以及西院的邻居们?”


    “这个……”


    听到何大清对话后,方明远有些迟疑了。


    说实在的,方明远还真不想请这个院里的邻居们,不想和他们打招呼。


    而听到方明远迟疑的声音后,何大清开口对方明远说的“明远呀,你以后毕竟要在这个院里生活的,院里的邻居还是要来往的!”


    “有个什么事,大家也好有个照应,就像后天你要办酒席,这桌子板凳都要找他们借,洗菜摘菜也需要院里的老娘们帮忙,这不来往怎么行呢?”


    听到何大清的话后,方明远想了一下,的确如此,现在建房子办酒席,以后结婚还有扬酒席要办呢。


    于是开口说道“何叔,我和他们也不熟,突然请他们是不是有些唐突?”


    听到方明远的话后,何大清笑呵呵的说道“明远呀,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咱们商量完事之后,我领着你在院里转一圈,认识认识人不就行了吗?正好和他们说一下后天借东西的事!”


    听到何大清对话,方明远点了点头说道“那行吧,何叔,我听您的!”


    随后,方明远于何大清下了宴席需要摆几桌,几道菜后,何大清便领着方明远开始在院里转了起来。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