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马屁
作品:《仕途风云:升迁》 下午,秦海忠兴奋的心情被一盆冷水浇灭。
赵心怡也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一脸怯怯告诉他,“听说上面已经定下来让镇长吴晓树主持工作!”
那天下午,秦海忠的办公室不时传出“乒乒乓乓”东西砸碎的声音,连他最信任的下属也不敢进去触霉头。
一夜之间。
洪合镇的天又变了!
就在很多人还在议论:
“听说饲料厂的意外事故是章书记背后搞鬼,建筑公司被买通的工头都已经承认了”的时候,镇长吴晓树已经开始敲锣打鼓隆重上位。
吴晓树对自己顺利上位一把手书记的职位充满信心。
虽说现在只是主持工作,但是按照惯例领导上任之前先主持工作很正常,只要主持工作期间没出错,自然顺理成章上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
吴晓树第一把火还没烧起来,先有了几块心病。
首先是饲料厂意外事故家属要个说法的事。
章书记走了,并没有把他惹下的祸根带走,新上任的吴晓树成了不得不帮章书记收拾残局的倒霉鬼。
仗着自己现在主持工作,他把这个任务安排给副镇长黄一天解决。
黄一天本不想趟这趟浑水。
又觉得这件事追根究底跟自己也有些关联,若不是章书记为了陷害自己乱来也不会闹出人命。
于是他答应下来。
死者家属闹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家属要求饲料厂赔偿八十万,饲料厂老王只答应赔五十万。
双方一直谈不拢。
死者家属在某些居心叵测的小人煽动下采取了极端方式逼镇政府领导出面解决。
黄一天接下任务第一天。
一个人静静坐在办公室什么也没干,就像没看见镇政府大门口被披麻戴孝的死者家属堵得严严实实。
第二天是礼拜天,他一大早约饲料厂老板去钓鱼,老王自欣然前往。
商人嘛,都想多几个官场领导朋友。
两人见了面,各自把鱼竿摆弄好,老王主动问:
“黄副镇长今天怎么有空喊我一块钓鱼?”
黄一天淡淡一笑:“知道你好这个,所以我这也算是投其所好。”
一句话。
老王心里立马有了计较。
他大概猜到黄一天是想劝自己提高补偿款,以满足死者家属提出的八十万赔偿金标准,于是三缄其口。
工地上死了人,他自然也是同情的,但资本家之所以被称为资本家就是在任何情况下永远利益为先。
如果两名工人的死亡赔偿金标准一下子提高到八十万,那么以后工地上再出现类似情况怎么办?
这个口子不能开!
老王以为黄一天会趁着两人钓鱼的机会找各种理由劝自己,没想到整整一上午他一直在专心致志钓鱼。
这样的操作让老王有点看不懂,“他到底打什么主意?”
眼看太阳升到头顶。
黄一天主动收了鱼竿,对老王说,“王老板,今天中午我请你吃饭。”
老王忙客气:“哪能让领导请我吃饭?这顿饭我请。”
黄一天也不客气,跟老王一块去了镇上一家饭店。
老板娘很热情,一看到客人上门连忙冲着店里喊,“客人来了,赶紧过来招呼。”
立刻有个看起来十五六的男孩从里面走出来,满脸堆笑引着两人坐到位置上,弓腰问,“两位想吃点什么?”
黄一天却没回答,盯着男孩看了一会,问,“你怎么没上学啊?”
男孩一脸不好意思回答:“家里没钱,上不了了。”
黄一天一脸不解:“你应该读初中吧?九年制义务不用交学费,为什么还是上不了?”
男孩还没来得及回答,一旁快人快语的老板娘替他回答:
“这孩子命苦,家里死了父亲,母亲又得了重病,底下还有两个弟弟妹妹需要照顾,小小年纪倒是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黄一天听了这话,忍不住皱眉,问老王,“我记得你们饲料厂每年给贫困学生捐款少说几十万吧?”
提起这事,老王一脸骄傲:
“这几年我们企业助学资金从来不低于五十万,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嘛,这也是我们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黄一天赞赏点点头,伸手从男孩手里接过菜单,点了几个招牌菜,又把菜单递给老王,状若无意道:
“我知道王老板是个心善的,这孩子看起来挺可怜,要不然你们企业今年的五十万助学金分十万二十万给他?”
老王正点菜的那只手顿了一下。
复又扭头看了一眼因为感动脸色泛红眼眶微微湿润的男孩,觉得男孩长相倒是秀气,看起来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对于年收入过亿的老王来说,花几十万资助一个好学生不过是轻飘飘一句话的事。
老板娘将两人对话听在耳中,赶忙凑过来帮男孩说好话:
“老板您是不知道,这孩子以前学习成绩都是年级前几名,要不是家里突遭变故妥妥的北大清华。”
老王闻言,问男孩:“成绩真有那么好?”
男孩抿嘴点点头。
老王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行了,以后你的学费生活费我们饲料厂全包了,只要你成绩好,以后给你的资助不低于二十万。”
老王话音刚落,老板娘激动地推一把男孩,“哎呀小家伙你这是遇到大贵人了,还不快给恩人磕头!”
男孩听话跪倒在地“咚咚咚”给老王磕了三个响头。
老王赶忙把人扶起来,叫老板娘把男孩的姓名和就读学校记起来,说是得空会让手下人去办这事。
老板娘欢天喜地地连声道谢,特别大方表示:“今天两位的饭菜钱都算我的,两位千万别客气!”
面积不大的饭店里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周围的食客们纷纷恭喜小男孩遇到了贵人,终于可以重返校园了。
老王心里也很高兴,倒不是因为博了个善人的名声,而是因为答应资助这孩子多少看在黄一天的面子上。
这份人情他必定会记在心里。
老王以为黄一天憋了一上午没跟自己说赔偿金的事,两人推杯换盏的时候肯定要跟自己提。
因此他的脑子一直保持高度紧张状态,担心自己喝多了胡乱说话,便推托自己最近身体不适不能喝酒。
黄一天也没勉强,自斟自饮喝起来。
边喝边跟他聊:
“现在的农民日子过得很辛苦,忙乎好几个月收的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出去打工挣得多。”
老王对他的话深有同感: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老农拖了几百斤粮食,本来想去镇上卖钱结果大半天没卖出去,还是我看着可怜,把粮食买了,反正食堂总要用的。”
黄一天对他竖起大拇指:“佩服!”
他对老王说:
“饲料厂整改结束就可以正式施工了,等厂子建好了,附近的老百姓就多了一条生财之道,这都是你老王的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