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抵达
作品:《搬空家产去海岛随军,错嫁未婚夫小叔》 第二天,清晨。
大伟在吃完早饭后,亲自开着兵团的军用卡车,载上舒雪和陆玉珍两人,经过大半天的颠簸,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沙雅劳改农场。
这个农场地处塔里木盆地的深处,四周被茫茫沙漠和戈壁所包围,生存环境特别恶劣。
会被下放到这里来的,不是穷凶极恶被判了重罪的犯人,就是被文化运动牵连的“右派”政治犯和“资本家”等黑五类分子。
只有这样的人,才需要到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劳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反思和悔改。
抵达禁行区域后,大伟将车停稳,示意二人下车。
接着,他指向远处被铁丝网严密围起来的区域,说道。
“那里就是沙雅劳改农场。”
农场的铁丝网有两层,还缠了不少荆棘;铁丝网外面留着10米的宽松土带,用来检查脚印;沿着铁丝网内侧,每隔200米就设有一个木制的瞭望塔,这会儿好像已经有哨兵在往这边看。
“我不能进去,你们得自己去了。”
“谢谢大伟哥!”
陆玉珍真诚地道了谢,跟大伟告别后,她和舒雪便沿着外围,朝大门的方向走去。
走了好一会儿,她们看到一个简陋的木门和几排尖刺状的栅栏,大门一左一右站着两个持枪的干警。
陆玉珍走上前,怯生生地问道。
“同志你好,请问,这里是沙雅劳改农场吗?我们是来探亲的。”
干警打量了她们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戒备和冷漠。
其中一个干警皱了皱眉。
“探亲?有介绍信吗?”
“有的,有的。”
陆玉珍连忙从包里掏出介绍信和通行证,递了上去。
干警接过信,仔细地看了看,见探亲的对象是他们的同事苏强,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
“找苏强啊?在这儿等着吧!”
他看向旁边的同伴,“我去叫人!”
同伴点点头,“好。”
陆玉珍和舒雪在门口等着人。
大概十多分钟后,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汉子,从农场大门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藏蓝色警服,先跟两个干警打了个招呼,然后大步朝她们走来。
“一路辛苦你们了,跟我来。”
舒雪和陆玉珍像两个才从农村走出来的村姑一样,畏畏缩缩地跟在苏强身后,通过层层地关卡,走进了农场内部。
一边走,苏强一边小声地介绍。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我们农场有警戒区、生产区和生活区三个部分,你们这次来只能待在生活区,其他地方都不能去。”
“你们刚经过的,就是警戒区。”
苏强指着一片开阔的田地,放眼眺望,隐约能看到一些零散的小黑点,是劳改人员们正在劳作。
“那边有棉田和发电区,现在是上工的时间。”
他又指向另一边,远眺过去,能看到一排土坯房,旁边搭了一个台子,看起来像是讲话的地方。台子边竖着一根高高的木杆,上面挂着一面红旗,在风中猎猎飘扬。
“那边是生活区,旁边讲台的位置是批斗广场。”
舒雪看了一眼,小声嘀咕。
“就这么几间屋子,够住吗?”
“我们这边大多住地窝子宿舍,修在土坯房后面,你这样看不到。”
地窝子宿舍是新疆特有的半地下式居所,通常在地面以下挖出一定深度的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和顶部用土坯或砖石砌起来,形成一个半地下的房间。
这种居所冬暖夏凉,造价低廉,非常适合新疆的气候条件。
舒雪不知道地窝子是什么,也没多问,现在她更关注的,是何时才能见到舒家二老。
三人一路走着,不时会遇到两个巡逻的民兵或干警,和苏强打招呼。
“苏强,这两个丫头是干嘛的啊?”
“哦,你媳妇儿啊!”
类似的对话不断重复,看得出来,苏强的人缘不差。
等走到干警办公室附近,苏强停下脚步,轻声交代她们。
“我现在先带你们去干警宿舍休息,晚饭我会给你们送来,等天黑了,我再悄悄带你们过去。”
舒雪和陆玉珍点点头。
“辛苦了,苏同志。”
苏强摆摆手,带着她们去宿舍。
等到天色彻底黑下来,已经快晚上7点了。
劳改农场内部,不允许随便串门聊天,加上天气很冷,大家下工后吃了饭,就差不多上床休息了。
这次主要是舒雪来看望她的姥爷和姥姥,所以陆玉珍不用跟着,就留在干警宿舍里,也方便看情况随机应变,以免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舒雪把自己包裹严实,跟着苏强摸到了生活区域。
整个农场里,除了警戒区局部通电,其他地方都是没有电的。
因此,生活区这会儿一片漆黑,只有偶尔夜巡队伍的电筒亮光,和瞭望塔的探照灯,勉强能让人看清周围大概的环境。
两人悄悄来到宿舍附近的一个小木屋,这是平时用来放杂物和农具的。
“舒老他们来得晚,地窝子没位置了,被分配到了前几年修的土坯宿舍,就是你们白天看到的那处。”
“左数第三间,就是舒老的宿舍,我会在这里给你望风,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记得行动小心点。”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舒雪点头,猫着腰挪步过去。
这排土坯房一共8间,却似乎只有三四间有人居住,不时能听到呼噜声和咳嗽声。但就是舒家二老所在的第三间,一丁儿点动静也没有。
舒雪的心,顿时有点发沉。
她几步上前,先贴着门听了一下,确认真的没动静后,她试着轻轻敲门,里面还是没反应。
不好…出事了。
舒雪脑子里瞬间出现了一连串新闻报道的声音:“老人屋内烧炭盆不开窗,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七旬老人因缺乏过冬物资,冬日被冻死”…
看着紧闭的房门,她环顾四周。
没有任何可以借用的工具,她来不及想别的办法,当即把力气全部运转到右手上,左手则提着门把手,方便控制门开的弧度,随后猛地一推,门栓“咔嚓”一声,便被崩开了。
因为控制了力道,声音不算大,刚好被隔壁的呼噜声掩盖住。
但这样的声音,如果屋里的人状态正常,早就听到了,可房间里此时还是静悄悄的。
舒雪的心,越发沉了。
她推开门,轻手轻脚走了进去,然后把围巾取下来,蒙在手电筒上,让它只发出微弱的黄光,照亮房间里的样子。
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两张凳子、一些生活用品和一张土炕。
舒雪拉过一张凳子,将被破坏的门重新顶好,又从空间中取出一块厚帆布,将它卡在窗户的缝隙中,用来遮挡屋内的电筒光线。
做完这些,她才将目光转向炕的位置。
炕上的被子鼓起来一个大包,明显有人正躺在那里。
舒雪喉咙发涩,轻轻地叫了两声。
“姥姥?姥爷?”
炕上的人一动不动。
舒雪感觉一阵心慌,她小心翼翼地走近,生怕惊扰到床上的人,又像是想赶紧知道答案。
她伸手掀开被子一角,电筒随之照了过去,舒雪看到了原身记忆中,姥爷舒沧林那张熟悉的脸。
那张脸曾经那么慈祥、那么精神,现在却青白一片,双眼紧闭,像是陷入了沉睡。
而里侧的位置,姥姥于欣静静地依偎在舒沧林身边,和他一样,也是毫无生气。
这场景太过惊惧,舒雪差点站不稳。
“姥爷,姥姥…”
她的心没来由地紧紧一揪,眼泪涌上了眼眶。舒雪颤抖着手,上前一步,想要摸摸两人的身体和鼻息。
二老虽然盖着被子,但是没有热量来源,身体冰冷得吓人。
舒雪不甘心,移向他们的鼻尖。
就在她感觉快要喘不上气的时候,她的指尖,感受到了非常微弱的呼吸。
很弱很弱,但没有完全断绝。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