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脸被打肿了

作品:《八零养老磕八卦,她丧点怎么了?

    她手里拿着个包子,急匆匆地从食堂往实验室里跑。


    她昨晚加班太晚,今早起晚了。


    在国外,都听同事说华国工业基础差,核心装备比如燃气轮机以及雷达都依赖进口,就连导弹系统也是引进F国的,却因核心技术未获得转让,因此性能比国外的都差。


    单语诗在与泸洋研究所合作之前是很有信心在落后的华国船舶工业上做出极大的改进与创新的。


    但TM的都是谁在传谣言!


    泸洋研究所的燃气轮机以及雷达根本就不是引进的,而是自主研发的!


    目前他们的模型测试性能一点都不比国际上差。


    在他们漂亮的数据面前,他们三六所能提供的主炮系统,反舰武器,防控系统等都不够看!


    刚开始的时候,三六研究所的人不知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综合了军区的需求时,很是骄傲地展示了他们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


    泸洋研究所的这班人还很天真地发问:“这个主炮系统射速怎么只有M国的一半?”


    “这个反舰导弹抗干扰能力怎么比国际上弱那么多啊?”


    “这个防空系统能力怎么只能实现双目标啊?不能实现多目标吗?”


    “这鱼雷……”


    一切对标国际最优标准。


    那一脸为难的样子,仿佛在说他们的武器配不上他们的舰艇设计!


    气得三六研究所的几人差点跟他们吵起来。


    他们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都不考虑一下国情吗?


    “我们第一代仿S国主炮系统射速只有M国的四分之一,升级版有望达到M国的一半!这是极大的进步!”


    “第一代防空导弹仅具备点防御能力,但升级版会是双目标,赶上S国并不是问题!”


    单语诗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面容带着骄傲,因为这些升级有小半原因是她的加入!


    她虽然无法带回核心技术,但她在国外学习能力很强,一些非核心的技术难题,她都能解决。


    谁知道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工程师来了一句,“噢,这是还没研究出来的,只是评估啊。”


    气得单语诗头顶冒烟,话都不会说了。


    就在杨文斌要开口解释的时候,祁院长递来一份数据。


    是他们舰艇设计的模型测试数据。


    杨文斌瞳孔地震,哑声了。


    单语诗等不及凑过去,也哑了。


    其他三人见两人这模样,也顾不上什么纪律,纷纷离座围了过去。


    上面的数据一个个像打在他们的脸上似的。


    燃气轮机,自主研发,20,000马力;


    启动时间:一分钟;


    能量效率:60%;


    适装性:体积小,模块化设计。


    数据吊打国际最先进的燃气轮机。


    最可怕的是,他们这不是理想值,他们已经做出来模型,是由模型测试出来的实际数值。


    三六所几人有些恍惚,泸洋研究所的工程师都这么牛的吗?


    他们在国内研究所不声不响,原来是闷声干大事,偷偷惊艳所有人!


    再看看对面的泸洋工程师,一个个脸色平常,目光平静,好像这数据也没啥了不起的。


    再想想他们刚来时候的轻忽态度,突然就想挖个洞钻进去。


    于是三六所几人咬咬牙,胜负心骤起,莫名就卷了起来,夜以继日想要再找到升级的突破口。


    高傲如钟修明都拽不起来了,每次跟泸洋工程师们沟通,就感觉他们仿佛不在同一个维度。


    他们也没说难听的话,但那纯粹狐疑的眼神落在身上,就跟千万根针扎上来,难受得要命。


    特别是当他们提出舰艇设备的要求,沪洋工程师轻轻松松拿出数据模型展示“可以可以都可以”的态度。


    然后期待地看着他们。


    一种焦灼由心底滋生, 大话就这么从嘴里说了出去。


    “放心,只要你们能达到我们的动力需求,自动化水平,我们一定能达到你们的要求!”


    话说完,钟修明都要哭了。


    死嘴,快说只是玩笑话!


    但他没脸说。


    那腰杆挺得直直的,在李工等人欣慰期待的眼神中同手同脚地走了。


    回到实验室,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发狠似地扎进推演实验中,天天顶着个黑眼圈,头发都掉了好几把。


    但武器升级哪是那么简单的?


    国内工业基础差,技术累计不够多,主炮系统沿用传统机械结构,跟同时期M国的高精度舰炮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根本就无法比。


    一周时间过去,两方团队再次开会时,嚣张如钟修明缩着脑袋像鹌鹑一样,骄傲如单语诗默默垂下头。


    杨文斌交出最新一份报告,“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说完,他严肃的脸上也忍不住出现一抹窘迫。


    国内工业基础差,但他们三六武器研究所是军工武器研究所,国内资源也是向他们倾斜的,向来是走在大部分人前沿的。


    现在却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拉低了协同同志们的实力,他实在是羞愧得无地自容。


    祁院长翻阅着他们最后的数据,比他们初始时预估得好些,但也没好多少。


    祁院长还是那笑眯眯的模样,“没事,我们能理解。”


    毕竟明岚这种逆天的工程师只有一个。


    而他们研究所就是那天选研究所,能幸运地招揽到明岚。


    在三六研究所松了一口气之时,祁院长朝羊风招招手,“你去看看,明工现在在不在研究所?”


    单语诗猛地抬头。


    她好几次想要打明岚的脸,但这人仿佛消失了一样,仿佛那个副总工程师只是一个虚假的名头。


    但她的名字在沪洋研究所无处不在。


    每次跟工程师们交流时,他们话中频率最高的就是“明老师说”“明老师觉得”“明老师的理论”。


    她只是自大,自以为是,不是眼瞎。


    一次两次三次。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


    所有人都认为明岚就是天才的导师,越了解她就越无地自容。


    单语诗的脸都被打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