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武帝尊上,亦是上元真君

作品:《全民创世:开局徒手捏造人族

    太庸关上,某闭关洞府,一大团劫云垂落劫雷。天边,有紫气东来,渐渐弥漫。


    远处,姜令渊正执剑,身上剑气长啸。


    他的眉间,有剑纹凝聚闪烁,使他身上剑气愈发凝练。自他闭关多载不问世事,他的身上养的愈发沉稳,仙道讲静,故他已有上善若水之感。


    今日,他是护道人。


    他为皇爷爷护道,有不死之人,大可一试!!!


    想着,他踏在空中,睥睨纵横


    与此同时,太庸关上,无数修仙者纷纷将一部分心神看向那劫云,心情激荡的同时藏着些许担忧。


    武帝尊上,能够成为人族第二尊元婴真君吗?


    自神女尊上之后,元婴难出的谣言要被武帝尊上打破吗?


    他们此刻都在翘首以盼,心中隐隐藏着期待。


    太庸关一战、神女尊上一剑,都让他们亲眼见证了元婴真君的大恐怖手段,心中自然无比期待他们敬仰的武帝尊上突破元婴真君之境,带领他们夺回属于他们的领土!


    此刻,众生翘首。


    劫云如同怒龙嘶吼,一道一道的劈下,明明是日上三竿,这漫天的劫云却遮住了烈阳,盖住了普照的光。


    雷劫道,此刻也正火力全开。


    一如心魔道那般大恐怖,雷劫也为了自己的首战而狰狞嘶吼,欲要用祂的伟力湮灭下方的第一个渡劫者。


    洞府内,姜明宇嘴角含笑,体内无垢金丹吞吐灵气。


    “来!”


    一道惊雷劈下,姜明宇轻笑。


    心关最难过,过了心关,雷劫不过是无垢金丹的垫脚石!


    又是一道,姜明宇含笑,依旧行动自如。


    雷劫仿佛遭受到挑衅,愈发恐怖的威势凝聚,轰的一声,劫雷不断垂落。


    太庸关上,众人见到这一幕,都是面露骇色。


    这雷劫道的势头,怎么跟劈那个地魔兽一样?


    想着,众人只是紧紧盯着洞府的方向,心中揪起。


    “一定要,一定要!”


    轰!


    当第九道劫雷劈下,姜明宇体内丹田金丹破碎,一尊纯洁到极致的无垢元婴自破碎的无垢金丹之中诞生。


    一双眸子再次睁开时,宛若有道韵天成。


    呼——


    倾吐浊气,一股淡淡的气流掠过,吹去了数不清的灵石碎屑。


    求道百载,终得元婴。


    感受着远超金丹的力量,姜明宇方觉天地如此宽。


    一个缩小版的“姜明宇”自他丹田而出,一念至太庸关上,看着站在远处空中一脸严肃的姜令渊,翘首以盼的太庸关的众将士.....心中似有缈缈之息荡于心间。


    元婴遨游,畅快至极。


    “这就是,元婴的神妙吗?”


    元婴垂落回丹田之内,感受着体内已经质变的剑气,姜明宇一抹冷意自眸中一闪而过。


    自是生死悟道,一战证无垢,他终成了继神女尊上的第二尊元婴真君。


    “异族,杂碎。”


    元婴垂念,联系天地,似感究天极地之变。


    “本尊姜明宇,求道百载,得证元婴真君。”


    没有华丽的宣言,太庸关上,一道玄袍身影踏空。


    “诸君,自今日起,我太初人族,寇可往,我亦可往。”


    一道剑气冲天,一句誓言铭心。


    太初天,太庸关,劫云散去,再次让烈日普照大地。空中,一玄袍身影使得众人目光凝聚,骄阳之光为他镀上了看不清的光晕。


    自是今日我本我......


    “日后,吾为,上元真君。”


    这一刻,太庸关内灵气翻涌,姜明宇翻手间,有两字渐渐凝聚于太庸关上头,“上——元——”


    “为上元真君贺!”


    太庸关内,无数修士翘首,面色狂热,而后齐齐拱手,默契喊出来这一句,“为上元真君贺。”


    “寇可往,我亦可往。”


    此起彼伏的声音透出无数修士内心的火热和激动,姜明宇踏空,再次留下一句话后,身影消失。


    他说,“为太初父神贺!”


    他想,“我无太初父神,无以至今日。”


    “为太初父神贺!”


    “上元真君,天下无双。太初一族,千秋万代!”


    太庸关,仿若山盟海誓,众人眼神无比坚定。


    ...


    ...


    望鹤城,乃是望鹤州一州之主城,时以文圣盛宣淮横空出世,使得望鹤州得到了天下人口口称颂的佳名——“望鹤之地,文气长盛”。


    也是因此,望鹤州也成为了文道士子最喜欢聚集的地方,多是文道之辈行走于世间。


    古言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但是因为文圣在观澜学宫传下“文道乃正气道”、“修文亦修行,所行须为天下黎民,否以浩然正气不存”、“不根植于天下黎民大众的文道,将会失去最朴质的生命力,从而道不道,道难存”等圣人言后,彻彻底底开创了全新的文道,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自此,直至太初鸿蒙历第十一年,文道士子用数载不变的所言所行改变了这句《知识》里的古言。


    从此读书人不再是负心者的象征,文道士子成为了正义的代名词。


    光明磊落辈,在这片大地上传播着令人始终有着力量的光明。


    也是因着良好的名声以及文道士子常聚于望鹤州,望鹤州也在短短数年人口激增,幸福度爆满,多有修仙者于此栖居。


    正是因为这样子,那方无我教的出世,才没有对整个望鹤州形成势不可挡的扫荡之势。


    望鹤州,没有如同荒州那般,沦为无我地。


    望鹤城城头,有两道身影站在上面,面色凝重。


    刚刚经历完无我教的新一轮冲击,此刻的城外,堆满了无我教教徒的尸首。有修士正在城内掐诀,引火焚,驭水净。


    “师尊,如今天地正逢大变......”


    盛宣淮着士子青色长衫,朴实无华,但是一身气质却是极为出众,平和中带着别样的人格魅力。


    他是观澜学宫之师座,亦是太初人族的文圣。


    经过知行合一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他在短短几年间,以摧枯拉朽之势破了修仙者破劫时间的记录,成就了文道金丹巅峰之境。只差半步,便能够领悟文道元婴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