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这是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记锐意进取!

作品:《全民创世:开局徒手捏造人族

    “可惜,老夫要是拿上这根正气幡,不得让异族獠犬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以牙还牙。”


    会议落幕时,正气幡的归属已定,他也只能发表遗憾宣言。


    “前辈,会有机会的。”盛宣淮安慰道。


    “哈哈哈,文圣大人,届时战端再起,可要借正气幡于我耍一耍,让这些异族贼子知道太初人族威武侯府仍然有一名虎将许天佑!”


    “一定。”


    ...


    ...


    太初长安,天子坐垂朝堂,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郑重其事的端起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神情庄重严肃的盖下玉玺于一张极其厚重的书籍之上。


    一按一提,刘旻只感觉自己的体内有热血沸腾。


    他虽是高坐庙堂的九五至尊,但是也还是第一次面临如此可以决定太初人族乃至整个太初天地时局变化的大事情。


    改革,乃是历代帝王经时局纰漏而做出的选择。


    而自古改革,却是要流血牺牲的!


    刘旻不知道他按下这个印章之后,以后的太初天地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他却毫不迟疑。


    因为今次改革,可不止他一人在前,也不是一个臣子在前,更不是一个派系在前。


    此次改革,乃是仙道、文道等各大巨擘共同制定的,乃是真正的大势,乃是真正的众望所归。


    这是一扬注定谁都拦不住必然趋势!


    刘旻眸子斜瞥身旁之人,而后保持天子威仪端坐在龙椅之上,威势涤荡。


    身旁大伴见到天子已经示意,有条不紊的拿起这厚重书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清了清嗓子后朗声诵读:“经由武帝尊上、文圣等仙道领袖奏言,天子亲批,百官应允,特颁布太初人族以下未来规划。”


    “其一,重整太初军团。依《知识》所载四圣兽之名,分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兵团。各依圣兽方位,镇守太初神岛四方之境。每兵团置统帅一人。为求总摄诸军,设军团统帅,位冠诸将之上,掌天下兵权,恭请武帝尊上任之。特诏:凡仙道、武道、文道、炼体诸般超凡法门,皆可入军修习操演,全军上下,一体整饬施行。”


    “其二,整饬源天阁、监天司诸衙署,新设三司所。其总阁建于长安,直承天子诏命,总揽神岛诸般守卫、监察之责。另敕三司所:当与观澜学宫、太初圣地等仙门通联协理,共护神岛安宁。”


    “其三,敕准:凌霄学院、凌云宗,并其余诸仙门,合为一宗,号曰“太初圣地”。凡太初父神所覆之地,虔信父神之生灵,皆可入圣地修习。有教无类!”


    “其四,着太初圣地、观澜学宫、三司所共司监察之职。凡修习仙道、文道、炼体、武道诸般超凡法门者,必赴长安、朝歌中央大广扬,于万民之前,对太初父神立誓曰:‘永世不为硕鼠之行!’ 若有抗命不誓,或阳奉阴违、屡诫不悛者,即以贼心不死论,立地正法!”


    “其五,倡究修仙百艺。凡于修仙百艺之法有新创大益者,可为朝廷、诸家、太初圣地、观澜学宫、仙门百宗之客卿上宾,厚赐供养。勉于武道、军旅战备之精研,有能大进其威者,赐爵封侯,授朝廷禄养!”


    “......”


    一连串的诵读,而底下文武百官皆是面色肃然的聆听。


    因为他们知道,太初天地,自今日起,要变天了!


    无论他们愿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措施切切实实有利于太初人族的发展!这是可行的!这是最有利的!这是最能够扶托起偌大的太初人族振兴之梦的!


    他们有一个梦,叫做太初有为梦!


    他们有一个愿望,叫做“建设美好太初界,货于太初父神前!”


    先前想一出是一出的建制,也要在今天彻彻底底改正。


    有曾经批阅过太初鸿蒙历第一年被称之为龙虎榜的科举的官员,面色更是肃然。


    谁说科举没用的?


    说话!


    现在这些措施,有相当一部分,可是那年科举的士子提出来的措施。


    例如,龙虎榜魁首,当代行走文圣盛宣淮提出的“在太初父神神像前宣誓......”


    还有许多许多,那个官员哪怕如今还是记忆犹新。


    大伴声音依旧延绵,奉天殿内,有数名史官打扮的史官正在奋笔疾书的记载着。


    “太初鸿蒙历第十三年......”


    他们的内心是激动的,毕竟这种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事件,可是出自他们之手。


    虽然世人不会记住他们,但是他们的名字却可以蹭到这件大事的光,留在历史书的编撰者丰碑之上。


    古来史官,以此为荣!


    这无疑是一个大世的转折点。


    古来改革,哪桩不是人人论之,哪桩不是在史书上单开一版的。


    今日之改革,必将永远刻在史书之上。


    或许这些改革会在以后的不知名某日,修订为《某某史》,其上史官之名,或有他们一笔。


    他们不清楚这些改革会有什么效果,他们也无法获悉,但是他们却能够感知到,这次的改革是大气磅礴,颇有魄力的!


    朝歌,太初圣地,仙道魁首!


    朝歌,观澜学宫,文道魁首!


    君可知朝歌有双日凌空?


    只是幻想到这改革后面的一些事情,史官就不免热血沸腾,手中的笔杆子挥的飞快。


    死手,快写!


    卷死同行亿点点,名字就在同行的上面。


    许久......


    那已经读到沙哑的声音终于进入收尾阶段,饶是大伴也有一点点修为傍身,此刻也不免口干舌燥,“本次措施,将布告太初各地,为保障这些措施有力开展,将修订《太初律法》、《太初律疏》等书,制定惩罚、监督等措施!诸君需通力配合,切莫藏私。”


    “钦此!”


    话落,大伴重重合上那本厚重的书籍。


    “臣等遵旨!”


    ...


    ...


    太初鸿蒙历第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春去秋又来。


    转眼已过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