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十四岁就想着养老?

作品:《流放路上给纨绔爹开挂,用系统卷他成首辅

    李清一到就受到了宋老田的热烈欢迎。


    “李大人,你可算来了,你来了,大同受苦受难的百姓就有救了,呜呜,”说着宋老田抹了抹眼泪。


    李依依:……


    喂,以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演啊。


    【四四,你说他受什么刺激了?】


    【我看是被这里的事情逼疯了,所以才这么高兴有人接手。】


    李清倒也稳得住,他从系统给的书学过的。


    “宋副将,这里的事情交给我,绝对不会辜负你的期待,辜负殿下和元帅的期待,更不会辜负百姓们的期待。”


    他这番话说得无比真诚。


    宋老田听得一愣。


    茫然看向李清,这货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以前都不显他的。


    即使贡献大,说话也大大咧咧的,不会这么演戏。


    其他人则满脸感动,尤其是周围的百姓和小吏。


    在太平年间,小吏们还能捞一点油水,现在嘛,水都没有,别说什么油水。


    要是这位李大人真的能带来改变,能吃饭也行啊。


    “好,李大人,那这大同县就交给你了。”


    宋老田说完,带着自己的人离开。


    李依依愣是看出了几分迫不及待的味道。


    马上她就知道原因了。


    只见他们还没有进入破破烂烂的县衙,就被一堆人围了起来。


    “大人,百姓……”


    一个个问题抛出来,李清淡定道:“不要急,先让本官收拾一下。”


    这些人才退去。


    人家刚来,是要收拾一下。


    等进入后衙,离开这些人的视线,李清才上上舒了一口气。


    “乖宝,好可怕。”


    “爹,我可没看到你觉得可怕,”李依依用惯常崇拜的语气,“爹,你可太厉害了,我都没看出来你有一点点紧张。”


    李清轻咳一声,以前在女儿面前还装一装厉害。


    后来就不装了,这是自己女儿,怎么样都不会介意自己这个老爹废物。


    何况,他废物吗?


    “乖宝,爹还是慌的,一会儿把珍娘和子笙叫过来,我们好好商量一下事情怎么办?”


    “好。”


    张子笙跟着过来了,他来是历练的。


    才十七岁,正是长见识的时候。


    李依依问:“爹,你以前从来没有应付过这种场面,怎么一点都不慌?”


    “因为啊,”李清摇头晃脑,“爹看了神仙给的书。”


    【依依,你爹特别认真看那些书,还说,以前他怎么不知道这些道理。】


    破案了。


    任务系统是不是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所以给了李清书。


    【卷卷的。】


    这是李依依对任务系统和自家老爹的评价。


    不过四书五经不爱看,爱看这种书,是不是说明他爹骨子里就是这样的人。


    商量过后,就开始行动。


    最终还是以工代赈的方式。


    反正积攒了这么长时间,李清的粮食够多,定北也会给一部分粮食,尽管不多。


    于是,大同开始修城墙、修路、修工厂。


    首先建起来的是水泥厂,定北匠作局的人来支援。


    有了水泥,就是做各样的事情。


    百姓们运了一堆水泥过来,正在修路。


    修路的时候顺便闲聊几句。


    “新来的大人可真是好,自从大旱以来,我从来没想过还有吃上正常饭的一天。”


    “我也是,听说大人有神仙庇护,他一来就下了雨,而且是大同县全境,明年就能种粮食了,可真是太好了。”


    “我还听说定北的粮食也不多,能给咱们,全靠大人的新粮种。”


    “明年要是能种上,我一家老少都不愁了,就是担心……”


    “你担心啥?”有人问担心的老人。


    “担心大人一天给我们发三斤粮食的工钱,要是把大人发穷了咋办?”


    “还能咋办,快点干活,把活儿干完,大人的粮食不就节省下了,我们拿着工钱,到时候省省,也能撑过去。”


    ……


    这话正好被微服路过的李清和李依依听到。


    李清道:“原来这就是百姓,还怕把你爹吃穷了?”


    他嘿嘿了两声,似乎觉得好玩。


    “爹,他们的担心有道理,神仙大人给的粮食也是有数的,”李依依道,“还有那么多流民涌入。”


    “怕什么,神仙以后还会给。”李清道,“吃了就吃了,粮食不就给人吃的,放到明年就是陈粮,明年咱们就有粮食了。”


    李依依笑:“知道了爹。”


    他爹现在道理一套套的,不过,真好。


    实在没有也没关系,李依依听枫狼说,北边大旱,南边有粮食,不行的话去东南亚那边看看,她前世不知道在哪里看的,那边不缺食物。


    先说回来。


    “爹,你什么时候办学校?”李依依问。


    “办,你想什么时候办就什么时候办。”


    ……


    正如宋大田说的,李清来了,给大同县带来了希望,从上到下的日子都好过了许多。


    到第一场大雪下来的时候。


    孩子们有免费的学可以上,教室外面有了透明的玻璃,里面是煤炉子,暖烘烘的。


    人们还在外面干活儿,下雪也阻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只要还能干就干,这日子有盼头,就是我们想岔了,以为能吃穷县太爷。”


    而后是一片笑声。


    这里的人们真的有了希望。


    谢唯安的地盘越大越大,地盘大,需要的人就多,原来的人不是不能用,但谢唯安会让人来学习。


    一切都往好的发展。


    这天,枫狼从这边羊毛衫厂拿走货物后,李依依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唉,我什么时候才能养老啊。”


    沈五道:“依依,你为什么只想着养老?明明才十四岁。”


    “错,马上十五了,大概我上辈子还有上上辈子,往上的好几辈,活的太累了,想彻底体验一下躺平的感觉。”


    “不理解,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的年轻人。”


    沈五摇头 ,是真的没见过。


    和李依依相处久了,发现这姑娘挺有意思的。


    有才能,有那么多想法,大同的学校、工厂就是李依依在弄,但给人的感觉总是懒洋洋的。


    李依依耳朵微动。


    “不对。”


    刚才懒洋洋的李依依忽然像变了个人,手里拿着枪,身体紧绷,如在弦上的利箭。


    很危险。


    沈五也感觉到了什么,看向厂子门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