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稻草人

作品:《掏空家产去寻夫,绝嗣军官破戒了

    宋诗雨看她迷糊的样子,拉住了邓佳的手。


    村子里的小路还是有些崎岖,天才蒙蒙亮,她是真担心邓佳这样脚下不稳摔了。


    “没事,先用我的,过几天在给它换衣服。”


    “哎呀,你们两个小同志啊,都说了让老李给你们送过去就成了,非得自己来扛。”


    李大娘看见两个人笑容无奈,还往两人怀里一人塞了个鸡蛋。


    “大娘这可不行,鸡蛋你和我大爷自己留着吃啊。”


    这年月鸡蛋可是稀罕东西,没看食堂做鸡蛋都是切成片的吗。


    宋诗雨哪里好意思收李大娘的鸡蛋。


    “不许给我啊,这就是特意给你们俩煮的,自己家里鸡下的蛋,你们年纪小,多吃点才能长得壮实点。”


    李大娘佯装生气板起了脸,把鸡蛋推了回去。


    宋诗雨和邓佳都是南方人,两个人骨架小,所以看起来不算壮实。


    “大娘那就谢谢你和我大爷了,回头我们俩再去弄点鱼来。”


    推搡了几下,宋诗雨和邓佳拗不过李大娘,一人揣着一个鸡蛋,抬着稻草人走了。


    原以为她们已经够早了,可到了麦田里,田埂上已经蹲着一个人,手里似乎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这什么。


    “怡宁,这么早啊?在知青点睡不习惯吗?”


    走进了宋诗雨瞧见来人正是顾怡宁,她脖子上还挂着什么东西,时不时举起来对着麦田闪光。


    “是照相机诶!”


    邓佳在城里头长大,对此并不陌生。


    宋诗雨则有些惊讶,她唯一一次见过的照相机,是个大块头,是村里登记人口,给每个人拍了个照片,居然还有这种便携式的吗?


    “是啊,这是实验室特批的,不过我不会洗照片,得等有时间去城里的照相馆,找人帮忙洗出来。”


    见她们来了顾怡宁也站起身。


    她没穿昨天那一身,换了长袖长裤,带了个草帽,手边提着自己的工具箱。


    “也没有不习惯,以前在实验室就习惯了早起,我记得孙教授说你们的麦田长得最好,实在忍不住就先跑来看看。不过我没下地。”


    这毕竟不是实验室的试验田,不随便进入别人的田地搞破坏,是最基本的礼貌。


    “没事,进去看看吧,我们刚好也要插稻草人,顾专家帮忙看看插在哪里最合适?”


    宋诗雨戏谑的眨了眨眼,顾怡宁也出了把力,三个人一起抬着稻草人进了麦田。


    最终顾怡宁确定了地点和稻草人的朝向。


    “这边面向树林,鸟可能会多一些,稻草人靠近一些,更保险。”


    顾怡宁一边解释,一边难以克制的轻抚过身边的麦穗。


    宋诗雨和邓佳的田在边上,只和两块田相邻——李青青的,还有宋家的。


    宋家的那片田位置不好,但因为宋墨文一直上心,监督双胞胎和父亲,所以涨势还算可以。


    而李青青和王年的那一片,看起来就很惨了。


    因为之前遭了灾的缘故,涨势比周围的麦田都满了一大截,拎着宋诗雨的田,就更显寒酸了。


    “旁边的田我也看了,听孙教授说,是被淹过一起,等回头我再研究一下,感觉可以追肥之后追一追进度。”


    三人朝外面走去,正好看见田里王年弯着腰在拔草。


    顾怡宁看了看周围,麦田里都开始上人了,就连宋家的麦田里也是双胞胎在一起劳作。


    “这位同志没有搭档吗?”


    顾怡宁好奇询问,麦田是两亩地一块,不算小,一个人的话很难一上午就完成拔草,而她听说村子北边没人还有两亩任务田。


    “王年同志也是惨,摊上了李青青,估计李青青又在北边弄她的小白菜呢吧。”


    邓佳宿舍晚上八卦比较多,自然了解了,李青青几乎对麦田是摆烂式的。


    好在王年人缘还不错,平时总有知青能帮他一把。


    另一边,三个人从麦田里走出来的动静,吸引了宋舒悦,她没见过宋诗雨身边的女人,抬头看了看,目光落在了顾怡宁挂在脖子上的相机上。


    “菱悦,菱悦,你快看,那款相机是不是岛国那边的?”


    宋家没没落的时候,家里好东西不少,双胞胎喜欢拍照,就有人送过照相机给双胞胎,可惜那个相机被砸坏了。


    “好像是。”宋菱悦抬起头看过去,有些许恍惚,眼底也多了些怀念。


    “那个女同志是谁啊?宋诗雨怎么什么人都能勾搭上。”


    许是想起了以前的生活,宋舒悦感觉还没开始今天的工作,就已经疲惫了,接下来一上午,双胞胎都只是低头干活,没再聊天。


    而宋诗雨和邓佳则应顾怡宁的要求把人带去了北边自己的玉米地。


    两亩地,收割了一亩,还剩下一亩地留着自然风干玉米。


    经过同意后顾怡宁踩着田埂弯腰扒开一株玉米的根部,指尖捏起一点泥土搓了搓,有伸手往下探了探根部。


    直起身子后,埋头在本子上记录


    “你们的玉米根系好像比普通的玉米根系要密且粗壮,是特意控水促根了?”


    “啊?”邓佳有些茫然,听不太懂她的专业名词。


    宋诗雨心头一紧,这其实是空间泉水的作用,含糊着糊弄了过去。


    “就是听孙教授讲了玉米种植的要点,我们浇水时控制了量,怕涝着。”


    “哎,诗雨,你和邓佳就应该去做孙教授的学生,免得孙教授总说自己去外面讲课没人听。”


    顾怡宁不疑有他,感叹了一句,又给自己扒开的根部拍了照片,随后用随身的工具埋了回去。


    玉米已经过了生长期,此时叶片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绿了,顾怡宁扒开一个看了看。


    “自然风干的话再过半个月估计就可以收了。”


    村里人都听说重新来了个农业专家,这段时间就留在他们村子,只是瞧见是个漂亮的女同志,一时间只是远远的看着,没人上前询问。


    有些事不好意思,有些则是不相信顾怡宁的能力。


    知青们到还好,有些村里人,觉得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还得请教一个女同志,多的是不屑。


    接下来几天,顾怡宁田间地头的跑,但除了她发现问题主动搭话的,几乎没有人来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