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

作品:《盘点十大女诗人

    汉朝


    听到考古学家几个字,汉武帝骤然紧张起来。他的茂陵已经修建了三十四年了,接下来还会一直修到他死的那天。而茂陵陪葬众多,取了天下税赋的三分之一。其中,珍宝众多,陪葬品丰富。


    十年前,年仅二十四岁的骠骑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已经埋葬在茂陵东侧一千米。他的暮土形状像祁连山,为了纪念他大破匈奴之功。一年前,大将军长平候卫青也已经去世,埋葬在距离茂陵东北一千米处。他的墓地紧邻外甥霍去病的墓地。


    “也不知道这考古学家是何意?”汉武帝询问众人。


    “考古,或许为考察古迹?”大臣虽然猜出何意,虽有“实物勘探”,可并不愿意触霉头。


    汉武帝想了想:“也罢,至少他们应该不会开帝王之墓。”


    当年,刘邦讨伐项羽的有一个罪名就是,因为项羽挖了嬴氏祖坟。等汉朝建立,也专门给嬴氏祖坟设置了守陵人。盛世也从来不会有君王,会跑去挖前朝的墓,毕竟这事关国运。


    *


    此时,天幕中浮现了九个篆刻字体,正是“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随后便是整篇墓志铭依次浮现,讲述了上官婉儿的一生和她的死亡。在中宗年间,因韦后想要立爱女安乐公主为储君,上官婉儿多次进谏。乃至于,最后死谏差点命丧黄泉。而后唐隆政变中,上官婉儿死于仓促之间。


    【而这里,还应记住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婉儿母亲是“太常少卿休远之姊”,出自荣阳郑氏。正是她抚养长大婉儿,教她读书识字。而后,她一直陪伴着女儿,因女儿被封为沛国义节夫人,在中宗时期去世。


    上官婉儿和镇国太平公主,一个是巾帼宰相,一个是镇国公主。她们的辅政能力当世一绝。她们选择了唐睿宗和李隆基,没有选择韦后和安乐公主。这是党派之争,可是在李隆基眼中,身为女人就是最大的罪过。


    就算你才干多么突出,他照杀不误,并污其名。三年后,太平公主同样兵败于李隆基之手。已经退位的唐睿宗,曾向儿子恳求,饶恕妹妹一命。但是,这一场争斗开始,便注定败者无退路。


    其实,男女继承人制度在国外也曾经讨论过。而不少国家男女都有继承权,只按照长幼先后顺序。这些女王在位期间,立下不世之功。后续,在讲世界十大女王的时候,也会详细介绍一番。


    她们文治武功都非常杰出。在位期间,她们一统全国,并扩张版图。也有女王创下日不落帝国。虽太阳有升有落,依次照耀地球的每个国家。而她的领土庞大到,太阳无论何时总照耀在其中一片领土上。】


    唐朝


    李裹儿看着天幕,心中涌现出激动和渴望。她随即奔向自己的母亲所在宫殿。韦后正和中宗在一起,两人看到韦庶人之死就已经坐立难安。前些日子,因安史之乱,他们知道后面登基的是李隆基。在韦后强烈要求之下,中宗就已经将他圈禁。


    不过,毕竟他也有万名骑兵,所有最近皇城巡逻频率都提高很多。一直幽禁他,也不一定能起到作用。而天幕,又告诉她们在中宗死后,自己处境会有多么悲惨。就算,中宗有儿子,韦后想要作为太后摄政,也只会被杀。


    安乐公主一冲进来,就抱着父皇的膝盖,痛哭起来:“父皇,您一定要长命百岁。若没有您在,我和母亲死无葬身之地。”


    韦后同样痛哭不已,自己丈夫还活着,李隆基等人又怎么敢直言篡位呢?可是,等他死了,自己最大的仰仗也没了。转眼间,变成了韦庶人。


    中宗看着最爱的女儿,明白不封她为储君,她一定会和母亲一样被杀:“裹儿,纵然朕封了你为储君,仍旧会有人反对。倘若,你封了储君仍然败了,那更是……”


    安乐公主急切点头;“父皇,我知道,若是这样还败了,只会死的更惨。可是,儿臣哪里还有别的选择!如果是这样,儿臣宁愿拼一把。而且,如今天幕所示,儿臣觉得更应该召见昭容回来。若有她出谋划策,我们才更有一拼之力。”


    中宗看向女儿:“之前,她死谏不立你为储君,你不是非常生气?”


    安乐公主神情坚毅:“父皇,这个关头让我如何礼贤下士,儿臣都必须坐到。若无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助力,就算儿臣当了储君。难保以后就算没有李隆基,也有别人来自比李唐正统。”


    “不过,你以后行事便要虚心纳谏。当储君和当公主是不一样的。朕可以下旨封你为储君,然而能不能坐稳就要看你了。”中宗叹了口气,想到了妹妹太平公主在天幕中的结局:“我母亲的治国之才和用人之术,便是我兄妹几人都不能及。裹儿,你若是想要守住皇位,那你要走的路还很远。”


    唐中宗心中还在叹息,若论才干,他们兄妹几人都不及母亲。可两个兄长已经去世,倘若是母亲活着听到这话,会不会想要将储君之位给太平公主呢?


    *


    而不同朝代的人看到这里,不少人都觉得震惊无比。若只评价历史过往,他们必定会说吕武为恶。可是,外国竟然已经有了男女继承制。那比起来,只是代夫代子临朝摄政的太后,都觉得慈眉善目起来。毕竟,她们还是要把朝政还给儿孙。


    可倘若女子如同男子一样,可以继承王位。那么直接若按长幼来排序,岂不是只要有长女,长子都没继承权了?因此,引来的讨论也最多。


    “女子怎么可以继承王位?而且,若是生产中死去,那就更加社稷动荡。唯有男子作为王,广开后宫,多生一些儿子才能安稳天下。”


    “而且,女性本就为弱,遇到外敌入侵,她们岂不是只会哭哭啼啼?”


    “我最同意仁兄的见解。她们过往所学最重要的不过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只耽于情爱,毫无大局观。她们知道如何打仗杀敌吗?知道如何治理江山吗?自古以来,就是男尊女卑。女子最重要的就是在家操持家务,侍奉丈夫。就算家里多么富裕,也要亲自给丈夫做针线,这才是女子侍奉之道。”


    “对呀,她们还想反了天吗?女子嫁了人之后,就是外姓人。吕武再恶,也不过是从夫从子。怎么可以跟自己的兄弟争继承权呢?”


    却有一人怔怔道:“可若说辅政之才,上官婉儿才是天子良辅。唐玄宗后世所用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不全是奸相?”


    “老兄,你是不是糊涂了?难道你认为女子应当继承家业?”


    “有何不可?招赘不就行了?”


    “哈哈,老兄糊涂呀。就算招赘,也能三代还姓。你以为招赘招来的都是良人?等你一蹬腿,他就跟你女儿商量,将孙子恢复他的姓氏。到时候你家的家业终究还是给了别人。”


    【墓志铭末尾还有词曰:


    爰诞贤明,是光锋锐。宫闱以得,若合符契。


    ……


    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解释下,昭容一生贤明,像光一样锋锐。空看坟墓前的松树,静听坟墓风声。千年万年,愿还有人记得你。


    在个朝代,事死如事生。上官婉儿的墓地在太平公主的家族墓地中,可见太平公主希望死后能够与好友再见。而太平公主死后,却无缘葬入自己家族坟墓中。而今,时光荏苒,历经千年,她们两人也重新为世人认识。】


    天幕上,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女在唐宫中相遇。她们两个言笑晏晏,一同游历。转眼间,她们已经长大,太平公主却仍旧常来找婉儿。在修文馆里,众位诗人正互相唱和。婉儿作为文坛领袖,正在众人中间。而太平公主笑着看着当年的好友,那目光一如往昔。


    无数时空中,曾经记录上官婉儿的史书上,添加上了《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而在上官婉儿的生平中,也加上了她反对韦后一党,忠臣枉死的记录。而后,删去了武三思等人,加上与太平公主为友。而后,“太平公主收其诗笔,撰成文集二十卷。”


    明朝


    朱棣四征蒙古,正在回京休养。看完天幕,他急忙召见郑和。之前,他就因鉴湖女侠所说国土沦丧之事,而询问过郑和所巡见的国家。而郑和游历期间,自然也见过很多国家日升日落。


    “你可知有哪个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以你所见,若是有日不落帝国,她的领土范围应当有多大?”


    郑和急忙将之前画好的坤舆万国全图,献给朱棣。本来,他们船队游历全球,就已经积累了不少信息。因上次陛下所问,他们紧急整理了这份世界地图。前朝虽然有地球仪,但是看地图还是不方便。


    “臣不曾听闻日不落帝国。”


    朱棣觉得也正常,不然他早就汇报了,看着这份地图:“你再跟朕说一遍,这些地方的特征。朕还记得西洋、天竺、大食和欧巴罗州。只是其余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