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 99 章 诸葛瞻的少年时光

作品:《给三国人物直播历史[三国盘点]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诸葛瞻一转眼就已经十六岁了。


    诸葛瞻的童年是在水深火热并且兼职福堆里面过的。


    诸葛亮向来都是给他以身作则的,故而诸葛瞻真说是不忿其实还是没什么的,但是作为玩心大起的孩子,很多时候到底还是不想要顺着诸葛亮的意。


    这个过程中倒是也让诸葛亮很头疼。


    不过别管怎么头疼, 该有的管教也是一点不落。


    而诸葛瞻亲娘那边?


    那也是和亲爹站在一块, 虽然看起来表面温柔一些, 但是实际上……


    还不如试图在亲爹诸葛亮那边试图找个理由来点喘息之机呢!


    但是真说是诸葛瞻的童年过得不好,也是错的。


    且不说师兄那边没事就给他带回来点好玩意, 太子殿下那边也总带着他玩!


    把他救出苦海!


    虽然只是短暂的!


    但是太子殿下对他特别好!


    唯一的问题是受神物的影响管他叫女婿……


    明明太子殿下就大了他九岁而已!


    怎么弄得好像大了很多一样!


    当然, 除了太子殿下之外,安国兄长他们对他也是极好的,而长辈之中那些叔伯对他也很好, 其中最好的就必须说陛下了!


    别的不说,能管得着父亲和母亲就是最大的能力!


    这是其他人都没有的能力!


    如果陛下在成都,若是能够碰上陛下日子绝对是要轻松许多!


    不过前提是陛下不是很忙。


    但是真说是非常闲暇的时候, 大抵也就是年节了, 那个时候除了特殊情况, 他大概也会清闲些许。


    虽然因为这件事,导致了父亲和陛下谈论事情的地点或多或少都搬到宫里面去了。


    不过没关系!


    他还有太子殿下!


    进宫的机会,那不是手到擒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聪颖的人,总会有新方法。


    不过可能是父亲那边鉴于实在堵不住,最终选择了放任, 倒是让诸葛瞻高兴了好久。


    顺便也到底没了和父亲争锋的心,更加专注学业。


    当然,在诸葛瞻不知道的时候,法正看着这诸葛亮故意给诸葛瞻留缝还加盖然后继续留缝的行为,不由得道了一声, “孔明,这样好吗?”


    “挺好的。”诸葛亮却是不在意。


    法正也不由得道,“是挺好玩的,我也想养个孩子玩玩。”


    诸葛亮:……我没说好玩啊?


    法正却是笑了笑。


    当然,伴随着诸葛瞻逐渐长大,倒也明白了些东西,不过这种事情到底藏了些什么,到底还是埋在了时间之中,毕竟也不过一个小插曲罢了。


    相比较上一代,很多东西对于他来说再寻常不过。


    他不曾经见过那神物,但是伴随着长大,诸葛瞻越是了解此物,就对于神物的兴趣越大。


    很多东西都是从神物之中延伸出来的。


    比如说纸张,比如说千里眼之类的,甚至从西域拿回来的棉花都是因为神物的启发。


    听说还有能够亩产千斤的神种,不过这个到底只是个传说了。


    去的人,时至今日,没有一个回来的。


    诸葛瞻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悄悄想过很多来历,直到诸葛瞻不仅仅接触知识,还有当年方镜留下来的话语。


    是的,不像是之前的只言片语,也不是顺带提及些。


    而是把全部的资料都放在这里。


    看到此物的时候诸葛瞻都愣了下,“父亲,我可以看了吗?”


    “有什么不好的,也不是什么机密之物。”


    “那之前……”


    “你也不曾说过。”诸葛亮道。


    诸葛瞻眉头紧蹙,“那先生们……”


    “你看过就知道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全放在学堂之中了。”诸葛亮拍了拍诸葛瞻的头道。


    伴随着诸葛亮走后,诸葛瞻目光落在了那本书上。


    看着这些东西,诸葛瞻深吸了一口气,坐直了身板,郑重其事地翻开了这本书。


    随后诸葛瞻陷入了沉默,原本的笑容凝滞在脸上。


    父亲说得对,就这提及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事……的确不适合放在学堂上。


    而且就这些事情……


    诸葛瞻虽然知道已经不会发生,但是心下仍旧低沉。


    而有些东西,尤其是关伯父那边,也是让诸葛瞻越看越气,江东之众背信弃义果真无耻之尤!


    就在看着这本书的时候,诸葛瞻的情绪波动起伏极大。


    只不过当目光落在那个诸葛瞻上的时候,诸葛瞻愣住了,久久没有回神。


    自幼早孤,被刘禅照顾,十七岁尚公主,拜骑都尉,次年羽林中郎将,同董厥、樊建掌政,被宦官窃弄机柄,无能匡矫,美声溢誉,蜀人追思亮,每逢佳事,百姓也皆传相告葛侯之所为,最终战死绵竹……


    而这个过程中还有师兄,他站在了师兄的对立面,拦着师兄北伐。


    因为国力不足,百姓亦是面有饥色。


    每一字,每一句,那都是诸葛瞻难以设想的事。


    即便是睡梦之中亦是如此。


    但是这些却是都确确实实的落在了方镜之上。


    诸葛瞻设身处地地想象了许久,假设没有方镜,假设一切就按照方镜那般的进行……


    没有父亲,没有伯父他们,更没有这繁华无比的蜀中。


    他所见的,一切都是向好的一面而去。


    但是那个时候,会是什么样?


    大厦将倾,日薄西山。


    外敌虎视眈眈,复兴汉室无望,越挣扎越是有倾覆之危,越不挣扎越是近死期。


    即便是他,所做的一切也在向前推进着一切。


    他如今是一眼看到此事就知道据险而守是根本,但是在那个局面之下,他并不知道。


    甚至劝阻都是无用。


    或许是为了增加士气,平定邓艾,压住所有的游移之心。


    但是不管如何他不曾背恩,他更不曾给父亲丢脸。


    外面的声音能够传进屋中的极低,只剩下细微的“吱呀”声,也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


    一切都仿佛镜花水月一般。


    待到回过神来的时候,甚至有些恍如隔世。


    纸上都留有水痕,诸葛瞻缓过神来,赶忙擦掉纸张的痕迹,并且抹了一把眼眶,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当一顿折腾后看起来没什么痕迹之后,诸葛瞻继续看了下去。


    从开始到结束,半个字也不错过。


    仔仔细细的,看着那本书。


    从上午看到天黑,废寝忘食,久久不曾放下。


    也就是在天黑之后,诸葛亮归来。


    诸葛瞻即便是已经收敛了情绪,但是看见诸葛亮归来,到底停顿了脚步,深吸了一口气,眼眶也有些微红,“父亲。”


    “嗯。”


    “我也想学兵法。”


    闻言,诸葛亮笑了,抬起手摸了摸诸葛瞻的头。


    “我听你娘说了,这一天饔飨飧食都不曾吃,赶紧去吃饭,吃完饭再说。”,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