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作品:《侍郎家的在逃婢子》 肃北县衙中,宋安堂和蒋涛悠闲地坐在一处喝茶。
“这大理寺的人何时才能到啊?宋尚书,您找的这个人,靠谱吧?”蒋涛呷了口茶,小声质疑道。
宋安堂瞥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蒋县令不信我?”
“不敢不敢。若是不信你,当年那些事我也就不会按照宋老的指示办事了。”
“我的指示?蒋县令,宋某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宋安堂淡淡一笑。
蒋涛一愣,手中的茶盏正要送往唇边,蓦地一顿,晃出了点茶渍。
他心中百转千回,当年肃北闹饥荒一事,若不是宋安堂在背后操纵,怎么会有占城稻颗粒无收的事情发生?
他倒好,一句话就想撇清干系。
可蒋涛细细想来,也确实,那年宋安堂身体抱恙,并未参与到肃北饥荒的赈灾行动中,全都是他手下一个叫何竣的工部侍郎在从中传话。
当年肃北饥荒,朝廷拨银派员前来赈灾。
派来的官员共五个,他们不仅带来的银子,还带来了第一批占城稻。
第一批占城稻收成极好,百姓见到大丰收,纷纷想讨要占城稻的种子。
可带来的种子数量有限,前来赈灾的朝廷官员有两人拿着部分库银去采买,这两人便是柳宗和何竣。
采买来的占城稻中实际上混入了大量的普通粳稻,粳稻价格低,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库银,于是多出来的银子,便被以何竣为代表的势力和蒋涛一众人等瓜分了。
此事从赈灾官员到了肃北的第一日,何竣便在夜里找过蒋涛,试图拉他下水。
蒋涛这个肃北县令不是吃素的,年轻时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朝廷给的究竟是占城稻还是普通粳稻,他一眼便能看出来。
肃北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做官的本来就没什么油水可捞。蒋涛在这里过了几十年的苦日子,一听有大把的银子可得,又听何竣说有宋尚书作保,便一口答应了。
只要第一批占城稻能大获丰收,此后的假稻子种下,即使颗粒无收,也不过是维持现有原状罢了。蒋涛倒不觉得这是多么伤天害理的一件事,不过一切回到原点。
只要有利益可得,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增加赋税的布告毫不费力地发了出去,掺了水分的所谓占城稻也就这么种了下去,即使过程中有人发现了些不对劲,也被蒋涛给压了下去。
蒋涛对外信誓旦旦,朝廷派员来便是救肃北的,不管给的什么稻,照着种便一定能渡过难关。
没有人怀疑蒋涛的话,毕竟,谁又能想到,一个肃北父母官,根本就不在乎他的百姓的死活呢?甚至于还亲手葬送了他们的希望。
只是蒋涛自己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后面那样的地步。
百姓见占城稻种植周期短,产量又大,竟是将田地里原本种得好好的土豆和玉米纷纷拔除,赌上所有身家交了赋税种上占城稻,结果三个月后颗粒无收。
百姓没有了粮食,口袋里也没有了银子,而那些来赈灾的官员也早就离开数日了。
蒋涛看着饿死的百姓逐日增多,农田里一片荒芜,心惊肉跳。
可他早已上了宋安堂这艘贼船,只得派人去寻何竣,希望通过他能得宋尚书指点迷津。
宋安堂给出了一个计划,便是将这些种种罪行,都强加到柳宗身上。在肃北他曾住过的屋子里安排一些物证,并安排一个百姓作为人证。
果不其然,这计划缜密,毕竟除了何竣,其余一同赈灾的官员都“不幸”惨死于回永乐的途中,没有人会知道事情完整的真相。
只是蒋涛不懂,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让凌琛发现了一丝端倪。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将凌琛除之而后快,宋安堂虽然嘴上说此事与他无关,但心里大抵也还是害怕的吧,否则怎会设计让他入狱?
至少现在,他们还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蒋涛擦了擦胸前溅起的茶渍,对宋安堂笑笑,“宋老,你我心知肚明。在我面前就无需绕弯子了吧?”
*
余平湘离开牢狱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写了封密信,让急递铺加急送往永乐呈给圣上。
他在肃北城中悄悄地呆了两日,没有人发现他。但因束手束脚,袁娘子的消息也得不到许多,至今没有发现她的踪迹。
肃北城中关于凌琛的流言蜚语越来越多,他这一关押便是好几日,百姓都纷纷笃定,这回肯定没跑了,那布告里提到的罪行就是他做的。
还有当年赈灾发生的那些事儿,肯定是凌琛在背后捣鬼,害死了那么多百姓,还让柳侍郎当了替罪羊。被江峰逮了个正着后,又灭了江峰的口。
至于还有什么凌琛身上的神秘印记,总之是越传越邪乎。
余平湘气不过,可他却又不敢跳出来对抗,能拖一日则拖一日,至少等自己的密信到了永乐再现身。
否则惊动了宋安堂,自己也许也会被控制起来,那样就救不了阿琛了。
可世上哪有不漏风的墙?
这日,宋安堂闲来无事,又去了牢狱中见凌琛。
狱卒嘴快,“宋老怎么来了?可是朝廷派来的官员查清案子了?”
宋安堂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朝廷派来的官员?”
“是啊,前几日大理寺来人了,来找凌琛问过话。我琢磨着应该是没什么变数的,最后他俩还吵了起来。”
“有人来看过凌琛?!怎么没人告诉我?!!说!是谁!”
从假消息传到朝廷,再到朝廷派来吴盛铭,不过数十日,就算脚程再快,至少也要再过个四五日才能到肃北。
此人究竟是谁?冒充大理寺之人探监,若是被自己揪出来,定不轻饶。
狱卒被宋安堂的呵斥震得呆立在原地,半晌后才回过神来,战战兢兢回道:“是……是大理寺的人啊……铭牌我都见过的……大理寺少卿余……余平湘。”
“余平湘??!!!他人呢?”
“小的……小的也不知道……”狱卒声音越来越小,忽地想起什么,“宋尚书不如问问凌琛?”
宋安堂快步走向凌琛,“余平湘来肃北了?”
凌琛抬眸看了宋安堂一眼,又低下头闭上眼假寐。
“凌琛!别以为余平湘来了你就有救了!你是不是和他胡言乱语了?他现在在哪?”
“宋尚书急了?这肃北都是宋尚书的人,想找个人还不容易?”
宋安堂衣袖一甩便急匆匆地走了。凌琛看着他的背影,长吁了一口气。
算算时间,平湘若是那日离开后便写信给圣上,这信笺也差不多快到了。只要圣上看到这些,自己就还有希望。
只是不知平湘有没有找到阿瑶……再等等,再等等这一切就要结束了,到时便带着阿瑶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
袁芝瑶与陈小宝一家躲在肃北城郊外的房子里,这里偏僻又荒无人烟,果然再没有人来打扰他们。
陈力每日都会悄悄去一趟城里,打听一下凌琛的消息。半个月过去了,凌琛依然没有消息,只有百姓关于凌琛的传言越传越邪乎。
又过了几日,陈力慌慌张张回到家里,将门窗关好,又将陈小宝支开,方才将探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大家。
“我听人说,蒋县令在家中自缢而亡!”
“什么?官府有说是为何吗?”陈小宝的阿娘叶氏问道。
陈力摇摇头,“今早刚发现的,听说死得蹊跷。前一日还见他在县衙,并没有什么异样,忽然就自缢了。官府也还没个说法。”
叶氏和陈力在那自行猜测到底是发生了何事,并未注意到袁芝瑶。
等过了许久,他们没听见袁芝瑶的说话声,这才察觉出不对劲。
只见她一个人靠坐在桌旁,脸色苍白。叶氏靠近她,执起她颤抖的手,才发觉她双手凉得吓人。
“袁娘子,你这是怎么了?可是身子不舒服?这……要不还是回城里吧,请个郎中看看。”叶氏关心道。
袁芝瑶摇摇头,“我没事,只是听到有人死了的消息,有些害怕罢了。休息一会儿便好。”
说罢,找了个借口回到自己屋子,便紧闭上了房门。
袁芝瑶觉得自己连路都有些走不稳了,她一路搀扶着走向床边,跌坐下。
凌琛房中那张写满了名字的纸张,还在袁芝瑶的脑海中历历在目。那个唯一还活着的蒋涛,如今却也莫名自缢而亡。
袁芝瑶确定,蒋涛一定不是自缢,而是有人杀了他再伪造成自杀的样子。那个人,即使是关在牢狱中,只要他一声令下,便能派人除掉蒋涛。
袁芝瑶捂着胸口,心脏跳得有些快,她大口地喘着气,倒在床上。
梦里,凌琛一把扯下自己肩上的衣裳,露出那个鲜艳的六芒星标记,一步步朝袁芝瑶走来。
“你不是想问我吗?实话告诉你吧,我就是他们的首领。那张纸?没错,上面写的都是被我杀死之人的名字。顾浩然死前竟然还想留下指证我的证据?被我给拿走了。阿瑶啊阿瑶,你为什么就不能当做什么也不知道呢?本来我们可以回到永乐成婚,你做你的凌夫人便好。只是如今,你知晓得太多了……”
说罢,凌琛手中利剑反射着寒光,朝袁芝瑶劈来,亮眼的六芒星下一秒近在眼前……
袁芝瑶尖叫一声从床上坐起。
是梦。
她浑身湿透,心如擂鼓。方才那个可怕的梦犹如真实发生一般,让她心有余悸。
袁芝瑶看看窗外,天色已经有些暗了下来,她应该是不小心睡着了。
房门适时地被敲响,袁芝瑶被吓了一跳,紧接着传来叶婶的声音,“袁娘子,你还好吗?”
“无事,只是方才有些累了睡着了,做了个噩梦。叶婶,晚膳劳烦您放在我屋门口,等会儿我起身了便吃。”
叶氏应下,袁芝瑶听着她渐远的脚步声,松了口气。
这个梦仿佛一个预示,让袁芝瑶的心狂跳不止。她很害怕,若是凌琛这次又成功脱身,她跟着去了永乐,等待她的会是怎样的日子?
枕边人杀人如麻,或许自己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便会葬送自己。
为您提供大神 面麻 的《侍郎家的在逃婢子》最快更新
第七十二章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