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孙德胜:骑兵也能配置加特林!

作品:《亮剑:我是最强指挥官,从代理营长开始

    炊事班的大灶台烧得正旺。


    只见三口铁锅并排架着,最中间那口咕嘟冒泡的锅里香气四溢。


    引得巡逻的战士们频频往炊事班方向瞟。


    “小陈!”


    “你他娘的就是老天爷给咱独立团送的宝贝……这加特林一亮相,老子看哪个鬼子还敢在咱面前蹦跶。”


    李云龙抱着个粗瓷大碗,碗里汾酒清洌。


    他跟陈临安碰了个满杯。


    然后把碗往桌上一墩,粗声大嗓地喊:


    “都给老子听着!今天这酒,必须给小陈满上!”


    “这好小子能把一堆破烂变成加特林,往后咱独立团再遇上鬼子的机枪阵地,不用拿命去填了!”


    “陈工,我敬您一个!前儿个我还琢磨着那堆破枪只能去旅部换些子弹,没成想您直接给改出了好家伙,这手艺,神仙都比不上!”


    张大彪第一个响应,端着酒碗就凑到陈临安跟前,道。


    陈临安闻言,便笑着摆手:“老张,你客气了,我也就是懂点皮毛,真要论打仗,还得靠你们这些战场拼杀的好汉。”


    “哎,这话不对!”


    李云龙嘴里吃着肉,含糊不清地说。


    “打仗靠枪,造枪靠你。”


    “就说上次反扫荡,二连冲了三次才拿下鬼子的机枪巢,牺牲了十几个弟兄……”


    “不说那丧气话!有了小陈这宝贝,下次咱让鬼子尝尝被火力压着打的滋味。”


    陈临安刚夹起一块肉,就被李云龙塞过来的酒碗怼到嘴边:


    “喝!今天不醉不归!以后你就是咱团的首席大拿,想吃啥老子让炊事班给你单独做!”


    赵刚难得没拦着,自己也端着碗抿了一口,看向陈临安的眼神带着好奇。


    “小陈,听你说话不像一直在部队里待着的,倒像是读过书的学生,你老家是哪里的?”


    这话一出,满桌的喧闹顿时静了半截。


    战士们只听说陈临安是772团一营代理营长。


    是半个月前在李家村跟着赵刚回来的,当时谁也没敢问他的具体来历。


    毕竟,那么年轻一个小伙子当连长,又兼任代理营长还是很罕见的。


    这会儿听政委问起,都竖起了耳朵。


    陈临安嚼着肉,嘿嘿一笑:“说出来不怕各位笑话,我是西南联大物理系的毕业生……成绩倒数第一。”


    “噗——”


    张大彪刚喝进去的酒差点喷出来,捂着嘴直咳嗽。


    “陈工您开玩笑呢?西南联大那可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能进去的都是文曲星下凡,咋还能是倒数第一?”


    李云龙瞪了一眼,拍着大腿,说道:


    “倒数第一咋了?有这本事,正数第一来了也得给你拎包!”


    “咱独立团不看文凭,看能耐!你能把破烂改成加特林,你就是咱团的状元!”


    “不过说真的,其实我读书真不行。”


    陈临安收敛了笑意,眼神亮得惊人。


    “但打鬼子不含糊!咱是中国人,国家遭了难,总得有人站出来扛着。”


    这下没人笑了,张大彪“啪”地敬了个礼:“陈工说得对!咱独立团个个都是爱国的种!”


    老秦更是直接,抓起酒坛子往陈临安碗里倒:“这话我爱听!干了!”


    李云龙也闷了一口酒:“管他是状元还是倒数第一,只要肯打鬼子,就是咱的兄弟!来,再干一个!”


    “干!”


    满桌的碗碰到一起,瓷片相撞的脆响里,没人再提读书的事。


    战士们轮番给陈临安敬酒,有的讲自己家乡被鬼子糟蹋的惨事,有的说上次战斗里牺牲的弟兄,酒喝得越猛,眼里的火就越旺……


    陈临安酒量本就一般,没几轮就觉得头晕,正想找个由头歇会儿。


    李云龙突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眼睛亮得吓人:“坏了!差点把天大的事忘了!张大彪!”


    “到!”张大彪“噌”地站起来,酒意醒了大半。


    “马上去把孙德胜给老子叫回来!那小子三天两头来磨我,说骑兵连的马刀拼不过鬼子的刺刀,今儿个老子给他个惊喜!”


    李云龙说着,转身一把拽住陈临安的胳膊,力道大得差点把他从凳子上拉起来。


    “小陈,你说咱要是给骑兵连配上加特林,那冲锋的时候是不是跟砍瓜切菜似的?”


    陈临安脑子“嗡”的一声,酒意瞬间醒了大半。


    他看着李云龙兴奋得发红的脸,又看了看桌上还在冒热气的红烧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老李,你说啥?骑兵配加特林?!”


    这想法太离谱了!


    他前世在纪录片里见过骑兵冲锋,这类兵种讲究的是速度和冲击力。


    加特林那玩意儿少说也有七八十斤重,骑兵在马上怎么扛?


    就算能扛着,开一枪不得被后坐力掀下马?


    后世的华夏军队已经取消了骑兵建制,全部改成摩托化或者机械化了。


    可以说现在这个年代就是华夏骑兵部队的最后辉煌了……


    无他,只因为后世要涅槃重生了!


    这么一想,陈临安的思绪又回到李云龙的话题上来。


    摇摇头,说道:


    “老李……这个好像行不通啊。”


    “咋不行?”


    李云龙瞪起眼睛,掰着手指头数。


    “骑兵跑得快,加特林打得狠,俩放一块儿,冲起来就是活阎王!小鬼子的骑兵队算个屁,咱一梭子下去,让他们人仰马翻!”


    赵刚也皱起了眉,同意陈临安的观点。


    “老李,这主意太冒险了。加特林光枪身就六十斤左右,再加上弹药箱,少说一百斤往上,骑兵在马上根本稳不住。”


    “而且这玩意儿射速太快,一分钟三百发,咱哪有那么多子弹供着?上次从旅部弄来的子弹,够打几轮的?”


    “子弹不够就去鬼子那儿抢或者再造出来不就行了。”


    “至于重量……小陈能把破烂改成加特林,还能想不出减重的法子?”


    闻言,陈临安心念一动:“系统,这玩意的重量可以减轻吗?”


    【海棠系统】是这样回应的:“尊敬的指挥官阁下,这不行。因为这个年代的生产力不够发达,所需材料不足……”


    陈临安:“……你就不能升级吗?”


    正说着,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孙德胜掀着门帘跑了进来,嘴里叼着一个馒头。


    “团长,您叫我?”


    眼睛却直勾勾盯着陈临安:“陈工也在啊!是不是又造出好东西了?”


    李云龙没等陈临安开口,就把孙德胜拽到身边,指着门外。


    “比好东西还厉害!老子打算给你骑兵连配加特林,以后冲锋的时候,让你带着人架着这玩意儿冲,你说中不中?”


    孙德胜嘴里的窝头“啪嗒”掉在地上,他也顾不上捡,一脸狐疑:“……团长,您说的是那六根管子的家伙?那玩意儿能架在马上?!”


    “咋不能?”李云龙拍着他的肩膀,“你小子不是总说骑兵连缺重火力吗?这加特林够不够重,够不够火力?”


    孙德胜搓着手原地转了两圈,脸上又惊又喜,忽然一拍大腿。


    “团长,我有主意了!咱不用人扛着!”


    说完,他跑到墙角拿起根柴火棍,在地上画了个方框。


    “咱弄辆木车,把加特林架在车上,两边用马拉着,骑兵护着车两边冲锋;就跟古代大将出征似的,战车在前头开道,马队两翼包抄!”


    此话一出。


    众人都愣了。


    这主意听着像戏台上演的,但细琢磨却有几分道理。


    木车能承重,马拉着能跟上骑兵速度,还能腾出人手护着加特林换弹匣。


    陈临安蹲下身,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个车轮:“车轱辘得加固,用铁皮包着,不然冲起来容易散架。车板底下得留空,能塞三个弹匣,换的时候不用停车。”


    “对!”孙德胜眼睛发亮,“再在车帮上钻几个眼,能插刺刀,万一被鬼子近身了,还能拼几下!”


    李云龙闻言,一巴掌拍在孙德胜背上。


    “好小子,就按你说的办!给你三天时间,把车弄出来……弄不好,老子让你去喂马!”


    “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


    孙德胜胸脯挺得老高,捡起地上的窝头塞回嘴里,转身就往外跑。


    宴席散的时候,月亮已经挂上树梢。


    李云龙喝得走路打晃,被张大彪扶着往回走,嘴里还念叨着:“加特林战车……嘿嘿,小鬼子等着哭吧……”


    赵刚和陈临安走在后面,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赵刚忽然开口:“小陈,你觉得这战车真能成?”


    “试试才知道……”


    陈临安望着远处骑兵连的马厩,那里还亮着灯。


    “孙德胜是个懂马的,他说行,总有几分把握。真成了,倒是能给鬼子来个措手不及。”


    “说得是,”赵刚笑了笑,“不过光有战车还不够,得找个靠谱的人操作。我想起个人,魏大勇,前阵子从战俘营里收编的,以前在国军当过重机枪手,力气大得能扛着机枪跑二里地,就是脾气躁了点。”


    李云龙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折返回来。


    挑眉问道:“国军的?能信得过?!”


    “放心,”赵刚道,“那小子是山东人,老家被鬼子占了,爹娘都死在轰炸里,心里恨透了鬼子。就是看不惯咱装备差,总说‘有好枪谁不想打鬼子’,让他试试加特林,保管上心。”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独立团跟过年似的热闹。


    孙德胜带着木工班和铁匠铺的战士不停的加班加点。


    第四天一早,后山的空地上围满了人。


    一辆加固过的木车,车厢两边焊了铁架,加特林稳稳架在中间,车轮子裹了铁皮,看着就结实。


    李云龙背着手绕着车转了三圈,伸手拍了拍车帮。


    “砰砰砰……”


    “嗯,够结实,孙德胜,你小子没偷懒!”


    孙德胜站得笔直,脸上带着点得意:“团长,这车经得起折腾。昨儿个我让弟兄们拉着跑了十里地,啥毛病没有。”


    “魏大勇呢?”赵刚喊道。


    “来了!”


    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魏大勇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魏大勇今天换了身新做的灰布军装,胸脯挺得老高。


    李云龙:“魏大勇,听着,现在我命令你把加特林从马车上卸下来打一发子弹,让大伙瞧瞧你小子有几分能耐。”


    “是。”


    魏大勇走到车边,伸手抓住加特林的枪身。


    很快的,就把七八十多斤的家伙从铁架上卸了下来,看得周围战士们一阵叫好。


    见状,李云龙往后退了两步,指着百米外的靶子。


    “看见没?那边二十个假人靶子,还有三捆圆木,给你三分钟,全给老子打烂!”


    魏大勇也不含糊,对着远处的靶子就扣动了扳机。


    “哒哒哒——”


    六根枪管高速旋转,子弹跟长了眼睛似的往靶场招呼。


    不过片刻功夫,百米外的假人靶子就被打成了筛子。


    停下枪,魏大勇抹了把脸上的硝烟,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


    “太爽了!这玩意儿比鬼子的九二式厉害十倍!”


    周围的战士们看得眼睛发直。


    张大彪忍不住喊:“好小子!这准头!”


    “好,你给老子拉上去试试!”


    李云龙一声吼,魏大勇已经跃上车尾踏板。


    两匹壮马左右并驾,车厢挡板早被拆得精光,两根碗口粗的硬木横架,加特林机枪死死卡在上头。


    弹匣塞了两百发子弹,旁边还捆着三个备用的。


    “走!”


    马慢步前行,魏大勇单手抓握把,另一只手扣住铁环,脚下麻绳纹路死死吃住力道。


    他猛扳转台,机枪“唰”地调转方向,对准远处土坡扣下扳机……


    “哒哒哒!”


    火舌狂喷……


    马队竟稳如磐石,丝毫没被后坐力带偏;子弹像犁地般扫过土坡,烟尘直冒。


    “加速!”


    马开始小跑,魏大勇再扣扳机,子弹依旧非常准的扫在靶子上;虽然有时车板很颠,但是魏大勇攥着扶手的手纹丝不动,稳如老狗。


    “好!好!好!”


    李云龙咧嘴一笑,像个三十几岁的孩子。


    “这他娘的就是移动火力墙,小鬼子骑兵敢冲?直接打成马蜂窝!”


    赵刚眼神发亮:“转台灵活,百米内精准压制;骑兵护着冲锋,进可平推,退能速撤!鬼子散兵线?轻型工事?全给老子碾碎……老李,你说是不是?!”


    “啊对对对!”


    魏大勇跳下车,咧嘴狂笑。


    “团长!政委!这个方法可行,就马跑快了有点晃,多练几趟,保管比钉在地上还稳。”


    “这杀器一上战场,咱骑兵连冲起来,天皇老子来了也得给咱让路!”


    这时,只见李云龙哈哈大笑,走上前拍着魏大勇的肩膀。


    “好,魏大勇同志是吧?以后这宝贝就归你管了。”


    “另外,老子再给你配两个副手,专门负责装弹匣、看车。下次冲锋,就让你这战车打头阵!”


    魏大勇“啪”地敬了个礼,声音洪亮:“是,保证完成任务,我魏和尚定让小鬼子尝尝咱们独立团的厉害!”


    陈临安站在人群后面,看着那辆威风凛凛的加特林战车,心里忽然涌上一股热流。


    从一堆破烂到加特林,从步枪到战车,独立团的家底就像发面馒头似的,一天天鼓了起来。


    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山峦,那里隐约能看到鬼子炮楼的影子。


    要是下次在战场上,这战车轰隆隆冲出去,小鬼子会不会被吓得尿裤子?


    这“土洋结合”的移动杀器,就是要让小鬼子知道华夏老师傅不好惹!


    唐朝的时候是这样,哪怕到了现在也是这样……至于未来,那小鬼子只能跪下叫爸爸了!


    赵刚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忽然笑道:“是不是在想什么时候试试这战车的厉害?”


    陈临安点头:“早晚有那么一天。”


    “快了,”赵刚望着天边的朝霞,眼神锐利起来,“情报说小鬼子最近在调集兵力,怕是又要扫荡了。到时候,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咱独立团的厉害。”


    陈临安微微一笑,“看来,这晋西北的仗,该换种打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