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赵李见,多遐思

作品:《活死人王朝

    赵府的后门,比想象中要更为厚重。


    那门板通体黝黑,漆色深沉,规格仅比正门稍逊,恰到好处地避免了喧宾夺主。


    门板边缘内外包覆了铁皮,中央钉有铜钉加固,门轴粗壮,门闩更是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抬起。


    此刻,这扇门正“嘎吱”作响,沉重地向内开启。


    门内,是另一番天地。


    没有巷道中若有若无的血腥与腐臭,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烟火气,夹杂着草药、汗水与些微的紧张气氛。


    大概是为了清疫,赵府内时刻不忘在仆役们的手炉中点着艾叶。


    是为辟秽气,燃之以禳毒气。


    这是当下坊内稍有家底的人家,所能想到的最后慰藉。


    盼着以此庇护家宅。


    再看这后院,数十家丁仆役手持各式兵刃棍棒,散乱在后院沿墙各处。


    他们的眼神警惕,一些人还带着些许杀尸的紧张后怕。


    当门彻底打开,领头差役身后的那队人马映入眼帘时——


    民间难以私藏的甲胄!


    代表着官兵身份的认旗!


    不少人才齐齐松了口气,眼中迸发出劫后余生的光彩。


    院中为首的,是一位年过四旬的中年人。


    他身着一袭锦袍,面容儒雅,只是两鬓已然斑白,眉宇间刻满了连日操劳留下的深深忧虑。


    此人,正是赵府如今的主事人,家主赵琅。


    他的身后,跟着班头赵怀谦,和赵府的少爷赵钟岳。


    除了那位匆匆离去的表小姐,赵府内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已汇聚于此。


    “将军!”


    赵琅快步上前,对着李煜拱手一揖,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能察觉的剧烈颤抖。


    “总算......总算把你们盼来了!”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语气急切地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头最重的问题。


    “小老儿斗胆一问,不知朝廷的大军,几时可解这抚远之困呐?”


    李煜侧身,虚让过这一记大礼。


    随即,他上前一步,双手扶住了赵琅的手臂,正色道。


    “赵老爷客气了。”


    “此行多有坎坷,我们还是入内再叙吧。”


    说话间,他扶着对方手臂的手,不动声色地用力握了两下。


    力道沉稳,全然不似是打招呼该有的意思。


    赵琅身形不免一滞......


    他抬起头,再次望向李煜那双略带沉重的眼眸,瞬间便领会了对方的意思。


    这领头的李氏将官如此遮掩,却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般遮掩……难道说……


    现在不是问这个的时候?


    或者说,答案,不是他想听到的那样?!


    这个认知如一块寒冰坠入赵琅心底,让他手脚冰凉。


    但他脸上却丝毫不显,立刻侧过身,亲自作出引路的手势。


    “对对,将军说的是,此地不宜久留!”


    “还请诸位随我入内堂休整,府中已为将士们备下了热水吃食。”


    李煜却没有动。


    他摇了摇头,目光望向来时的南方。


    “我等尚有少许兵丁未至,需在此停留,接应一二!”


    赵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中了然。


    方才在阁楼上,他们确实看到这队官兵并非全数抵达。


    “好,好!”


    赵琅连连点头。


    “那老夫便全依将军所言!”


    “府中丁壮,可在此听凭将军差遣,助将军一臂之力!”


    此刻,李煜表现的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悄然多问了一句。


    “赵老爷,不知我云舒族妹,她人可还安好?”


    女眷未在此地迎候,本是常理。


    只是多问一句,多加确认一二。


    提及李云舒,赵琅下意识地转头朝身后看了看。


    “嗯?”


    他这才发现,方才还跟在身边的外甥女儿,不知何时竟不见了踪影?


    赵琅面露诧异,扭头问向近旁的赵怀谦和赵钟岳。


    “舒儿方才不还在此吗?”


    班头赵怀谦一脸无辜茫然。


    “老爷,我……我也不知啊!”


    这时,一旁的赵钟岳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


    方才李云舒匆匆跑了,别人不知道,反正他是瞧见了的。


    于是,他上前一步,代他父亲答道。


    “将军,表妹安好,还请放心!”


    这队官兵毕竟是李氏族人,夸一夸表妹,总没有错。


    于是,赵钟岳紧接着补充道。


    “说来惭愧,这几日若非表妹身先士卒,与府中护卫一同登墙杀鬼,怕是这后墙也未必能守得这般安稳。”


    他恰到好处地一顿,顺便为李云舒的失礼开脱。


    “方才她还在墙上瞭望,却不知为何匆匆回了房,许是有私事要办罢。”


    “将军稍待,我们稍后便遣人去请表妹,与将军一同入堂相叙。”


    李煜看着这年轻公子,不免多问了一句。


    “不知这位公子是?”


    “嗯?哦!”


    赵钟岳一愣,才反应过来,连忙拱手,恭敬地自我介绍。


    “在下赵钟岳,赵府嫡子,是云舒表妹的舅家兄弟。”


    李煜微微颔首,不再追问。


    拐了十八道弯的亲戚,还是不必刻意亲近,免得引人多想。


    然后,他的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方才墙垛后,那个手忙脚乱消失的娇俏背影。


    莫非那是她?


    李煜心中不禁莞尔。


    小云舒还是一如既往的矛盾。


    小时候那活泼性子的小人儿,记不清何时起,早早就学了那副端庄模样。


    但是想起父亲死时,似乎也不过是一年前。


    那时他们偶尔还有机会一起见面闲玩。


    初时,私下立志要学做那闺阁仕女的小云舒......


    她总爱板着张小脸,故作矜持,不愿主动开口。


    可若是李煜当真转身要走,她又会立刻跟在后面,换了一副委屈模样,自作可怜。


    非要等到李煜回头,笑着开口相邀,她才会撅着嘴,‘勉为其难’地应下,眼里的欢喜却怎么也藏不住。


    那过程中,族妹委屈又夹杂着渴望的小模样,着实有趣得紧。


    李煜惯会以此逗她,也总是乐此不疲。


    思绪只是一闪而过,李煜收敛心神,并未将这份怀旧流露于表。


    他再次开口,声音一如平常。


    “她无事便好,倒也不急于一时。”


    “赵老爷,赵少爷。”


    “吃食暂且不急,我麾下将士确实疲惫,还需烦请贵府的家仆,相助一二,随我的人往外接应。”


    赵琅见李煜行事沉稳有底,心中大定,连忙应下。


    “理当如此,理当如此!”


    这时候,最怕的就是遇上嚣张跋扈的武官。


    那才真是赵家自投罗网的无妄之灾。


    现在是谁想求谁办事,这个关系,他还是拿捏的清的。


    缺了舅甥女李云舒在场调剂,他也不好舍了老脸,直接和这李氏武官现场攀亲戚。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道理,李煜懂,他赵琅也懂。


    凡事要有度,方才不至好心办了坏事。


    ……


    不过,说心里话。


    赵琅到现在,连外界情形如何,都不明了。


    “李川,你领人去南坊门接应一二。”


    再瞧着李煜已经在后门处,镇定自若的开始发号施令,令甲士带赵府仆役去外接应。


    其余人则就地休整,恢复体力,却始终保持着最低限度的戒备。


    这些李氏亲卫,举止协作皆颇有章法。


    赵琅心中愈发痒得厉害。


    他真的太想,太想从这位年轻将军的口中,听到哪怕一句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