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良驹诱心

作品:《活死人王朝

    万事开头难。


    可开了头,便再无回头的余地。


    在赵府安歇一夜,恢复体力,明日再走,似乎是更稳妥的选择。


    但李煜等不了。


    他担心西南角楼里的李信六人。


    还有城外的李义八人。


    唯恐他们夜晚难熬,导致城外退路尽失。


    再加上尸鬼游荡不定,南坊内的退路拖得时间越久,再次碰上尸鬼的概率就会变得越大。


    迟则生变,唯有他们真正踏出抚远县城的一刻,李煜这颗悬着的心,才能真正落回实处。


    “整理衣甲,勿要耽搁了!”


    所以,李煜只能是等到众人用完餐食,便催促着收拾武备,准备出发。


    甲士们开始重新披挂早已褪去的扎甲。


    一行人的构成,与来时相比,并未有太大变化。


    核心依旧是那些李氏甲士,以及那些如惊弓之鸟般的沙岭堡屯卒。


    此番入坊,屯卒折了九人,减员已近三成。


    若非心中还残存着一丝对家人的牵挂,恐怕早已有人会生出赖在赵府,苟且偷生的念头。


    或许,这念头已经生出。


    但他们却又畏惧军法,畏惧李煜的目光......故而不敢如此。


    哦对了。


    不止张承志主仆三人留了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军户,张旺。


    虽是屯卒,但他毕竟是本县军户,张旺心下也不愿离开。


    心中那一点微末的侥幸,如同风中残烛,顽固地燃烧着。


    万一家人无事呢?


    万一还能团聚呢?


    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小屯卒,跟着谁,都是卖命。


    跟着李煜去往未知的屯堡,或是跟着自家百户张承志,在这赵府之中,似乎并无太大分别。


    生于斯,长于斯。


    在世人眼里,若终将埋骨于此,也能算是种不错的归宿。


    ......


    士卒们在后门内院默默进行最后的整备。


    李云舒则是仍在与她的母族亲眷做最后的告别,后院压抑的啜泣声隐隐传来。


    李煜站在廊下,负手而立,目光投向天空。


    此刻似是已至申时,但他仍耐心等待着。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由远及近,带着明显的迟疑。


    是赵钟岳。


    他似乎已在李煜身后站了许久,几番欲言又止。


    此刻,他终于鼓足了勇气,趁着这片刻的空闲,低声开口。


    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大人。”


    “其实,我家中尚有马匹共四十余。”


    “其中,可充作战马的,便有十数匹。”


    李煜的身形微微一顿。


    他闻言转身,颇为诧异的瞥了赵钟岳一眼。


    四十余匹马?


    他曾在城墙上远远眺望过赵府的马厩,规模确实不小。


    但他以为在这尸鬼围城之下,这些牲畜或许已经成了果腹之物。


    却未曾想,赵府竟依然保留如此数量的马匹!


    其中甚至还有十数匹可充作战马的良驹?!


    这自然不是寻常富户的体量。


    但这坊内大户不少,累加起来,又得共计饲了多少匹马?


    李煜的心头,猛地一跳。


    这......还真让人舍不得......


    舍不得就此空手离去!


    “哎……”


    李煜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其中蕴含的情绪复杂难明。


    他暗暗自讽,自己也是俗人,便难免会起贪念。


    救出了人,已是万幸,竟还觊觎这些身外之物。


    李煜再瞧赵钟岳露怯的样子。


    心中突然想到一个人。


    赵琅。


    那个一直都看似恭顺的老人,方才必然是特意叮嘱了赵钟岳。


    让他务必在此时,将这份家底透露给自己。


    他究竟怀的什么心?


    似乎也不算难猜。


    李煜心中念头飞转,面上却不动声色,顺着对方的话语,看似随意地问道。


    “不知府内草料,还能支应这么多马吃食多久?”


    赵钟岳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李煜会问得如此直接。


    他垂下头,仔细回想片刻。


    才给出了一个不甚确定的答复。


    “在下记得,应是还能支应月余。”


    是了。


    今年虽有尸灾,却非天灾。


    寻常天灾,尚有预兆,能让人提前准备。


    而这场尸灾,来得太过突然,迅猛如山崩海啸,未给任何人留下反应的时间。


    否则,依赵府体量,储备足供马匹一年半载的草料,都是绰绰有余。


    人,亦是如此。


    月余......


    李煜心下思量。


    其他人家,府内马匹肯定要少许多,草料消耗可能再慢一些。


    但是正常时节,日常储备草料至多也超不过两三个月的量。


    存的更多,根本就没有必要。


    再说了,等到人都没得吃的时候。


    杀马吃肉,也是迟早的事情。


    李煜若真想取马,最长也拖不过三月。


    等到城中活人都断了粮。


    届时,坊内剩余的这些马......


    纵使,张承志与赵琅联合,真的组织坊民,靖平了这衙前坊内的诸多尸鬼。


    收集各户存粮以供幸存军民吃喝。


    但无草可食的马儿们,迟早也得活活饿死在抚远县城内。


    总不能,把活人的吃食,分给马?


    人与人之间,多的还是算计。


    赵琅这是在借儿子之口,向他传递一个清晰无比的讯息。


    我赵家有马,这坊内,加起来更多。


    但你若是想要......必须要尽快。


    否则......


    这些马匹自然就留不住!


    这是一种无形的催促。


    不伤和气,却又像一根看不见的钩子,精准地勾住了李煜心中最炙热的渴望。


    哪个武人,不曾有过统帅铁骑,纵横疆场的梦想?


    骑兵!


    便是这个时代最恐怖,也最触手可得的战争机器。


    尤其是全甲具装的重骑。


    只要有一千......


    不!


    只要一百!


    李煜就敢纵横驰骋在这辽东之地!


    骑兵哪儿来?


    当然是先要筹集了足够数量的马匹,才能训练兵丁骑行冲杀。


    方能把兵卒从骑马步兵,转化成真正的骑兵。


    而就算是卫所内的军屯农夫,骑上一匹战马。


    他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成倍增长。


    最直白的比较,一个沙岭堡屯卒,单对单应对一个奔跑嗜血的尸鬼......


    尚无无伤必胜之把握。


    但他若是骑了马,这屯卒纵使驱马冲撞,亦能轻松斩尸鬼于马下。


    如那驾马引尸的老汉,凭着五匹驽马并驾齐驱,至少在坊内主街陆续撞飞了不下数十具尸鬼,这才能冲出坊外。


    与单薄的人体比起来,奔驰的马匹与之碰撞,其势锐不可当。


    当时直到那老汉驭马奔出坊门的时候,两匹伤痕累累的外缘驽马,才承受不住伤势,被源源不断的尸鬼拖住脚步。


    那若是......能换上戎车呢?


    如那春秋战国之时,最最古早的重装单位。


    畜马......铸造战车。


    百乘成军,便可仿若钢铁重锤,在平原横冲直撞,连尸潮都未必不能活活撞出一个豁口。


    李煜,心下难免遐想颇多。


    这,恐怕便是赵琅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