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助与募
作品:《活死人王朝》 赵府内。
赵怀谦大步狂奔,穿廊过院,往赵琅居处跑去。
“老爷,老爷!”
人未至,而声先到。
房内传出赵琅不耐烦的声音。
“怀谦,老夫已经说过,那几家人再上门来,统统推脱不见!”
赵怀谦知道,赵琅口中的那几家人,正是衙前坊内其余几家大户府邸。
自那百户张承志散兵自去,坊内收复进度乍然归零。
坊内游荡的尸鬼又没人管了。
这些曾经为张承志收拢的军户提供过刀兵米粮的坊内大户,心中自然不忿。
颇有一种受了欺诈的感觉,便想要讨还先前所出。
但赵琅自然不可能充当冤大头为此买单,就只是糊弄着他们。
反正坊内有尸鬼所阻,他们也不敢诉诸武力,只能好生商量。
“老爷!不是那些人,是李大人回来了!”
赵怀谦的脸涨得通红,不知是跑的还是激动所致,他大口喘着气,“成了!是当日的事成了!”
“好!”
赵琅猛地推开门,只吐出这么一个‘好’字。
然而,他宽大袍袖下死死攥紧的双拳,却暴露了他远不如表面那般平静的内心。
......
“李大人!您果真乃是位信人。”
“我赵府上下,全数仰您活命大恩!”
“旦有驱驰,无有不从。”
赵琅、赵怀谦,身后是老管家、家仆、差役、军户,乌泱泱地在前院站成一片。
众人迎着李煜恭维感激。
在数十名披甲成阵的齐整兵士面前,在这压倒性的力量优势面前,这些汉子的笑容是如此淳朴憨厚,‘发自肺腑’。
“很好”李煜轻轻颔首。
他进入衙前坊,不直奔东门,却要特意绕行过来,自然是有所图。
“赵老爷,本官需你们提供人手,加以协助。”
此言一出,人群中不少人下意识地向后缩了缩。
出府这件事本身,许多人都潜意识的加以抗拒。
李煜继续道,“稍后,本官会带兵往官衙一探,待出坊后,关闭坊门。”
“然,本官需人手守门接应......”
赵琅立刻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李大人尽管放心,老夫这就挑选府内好手,随大人一道!”
赵琅的表情上,竟是带上几分破釜沉舟的意味。
既然送子上了贼船,他就没想过下去。
李煜嘴角微翘,立刻和颜悦色道,“赵老爷宽心,只需十人即可。”
随后,李煜才说出了实情。
“本官会留下一伍甲兵守门接应,只需赵老爷所派之人从旁协助,如此便算是帮了本官大忙。”
赵琅闻言,心中颇为复杂。
这......算是敲打?还是考验?
亦或是......两者皆有?
李煜先果后因的作为,让赵琅拿不准面前这位年轻武官的心思。
聪明人的通病,就是喜欢遐想。
至于李煜到底是不是故意而为,那就只有他本人心里才会清楚,旁人何以敢问?
......
李煜婉拒了赵琅客气的挽留暂歇。
“赵老爷,还请速点十人,与我出发。”
“本官还欲往其他几户人家,征募些助军壮勇。”
‘征募?’赵琅想着这两字,再看着李煜笑不见底的眼眸,瞬间明白了什么。
于是,他也畅然的笑了。
提前上船,果然是有提前的好处。
赵琅带着笑意立刻回头点道,“怀谦,着你带队......”
赵琅口中不停,一连又点了九个人名,皆是赵姓亲仆。
“......你等十人,随李大人一道!”
除了赵怀谦,其余九人尽为赵府商队护丁。
至于为何要把近日颇受重用的赵怀谦派去,赵琅此举,正是为了赵府安定考量。
平衡赵氏、差役、军户三方力量的平衡。
赵氏家仆前送两人,后出九人,人数不再具有绝对优势。
军户怯懦不成气候。
而差役一旦离了赵怀谦这个头,便如群龙无首。
赵琅的亲近只是合则两利的一时表象。
一介偏房远亲,又怎么真的会比那些知根知底的赵府老人得信?
“是,老爷!”
赵怀谦心下微叹,对此却并不意外,躬身领命,没有丝毫犹豫,一副任劳任怨的模样。
有些事,又何尝不是双方尽都心知肚明,你情我愿。
......
很快。
“开门!”为虎作伥的赵怀谦,已然乐在其中。
前几日上门讨债的这些人,今日却在他面前抖得如同鹌鹑。
“朝廷官兵入城,尔等小民有辅军之责!”
“大人有令,每府出壮勇辅军!”
有人怯于朝廷遗威,有人怯于这些官兵势众。
出个五六人,八九人,只要长得精壮,挥得了刀。
李煜来者不拒,只是统统收下,口头加以抚慰。
至于那些缩头装死的,李煜也不破门。
他只是抬手招来赵怀谦,看着那依旧紧闭的府门,淡淡问道。
“赵班头,此府主家何人?”
赵怀谦想也不想,立刻就答,“回大人,是那员外高氏。”
李煜点了点头,再道。
“高氏......”
“很好,本官记下了。”
那声音不高,可赵怀谦分明听出了一股寒意。
离去之前,他回头看了看那依旧紧闭的府门,嗤笑的摇了摇头。
闭门羹,哪里是那么容易叫人吃的。
不识时务,便是神仙难救。
可惜,可惜。
......
走遍六七座府邸,得了近三十丁壮。
这还不算赵府十人。
李煜点了点头,自语道,“够了。”
旋即,他不再继续在这衙前坊内兜圈子。
径直领军往东坊门。
一行浩荡,人多势众。
......
赵府内,赵琅在书案纸张写下一个‘募’字,心中反复思量。
‘征募,征募......’
‘何为征募?征而不还,便是募。’
‘助之念情,方为助。’
赵府是助,他者是募,这一字之差,便是天差地别。
‘此子,入主之心已定!’
赵琅抚须,脸上确实掩不住的喜意。
‘我儿当归,赵氏当存。’
若为商,当左右逢源。
从官,便是一条道走到黑。
赵钟岳的孤注一掷,如今看来,倒也算是坚定了赵琅一次次的站队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