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威难测

作品:《九世轮回:至尊人皇

    “退朝!”下完指令后,也不管众臣还有没有其他事要奏,李昱直接大手一挥,宣布退朝。


    群臣条件反射般,三呼万岁。


    司马青云微微抬头看向龙椅处,当他看到空空的龙椅,心中不免咯噔一下。


    按照以往的惯例,十次有九次,退朝后皇帝都会将司马青云单独留下来,要么分析局势,要么下棋聊天。


    可这次,皇帝竟然直接走了。


    “天威难测,天威难测啊。”司马青云顿时有一种被边缘化的失落感。


    出了大殿,下了御阶,夏侯厉突然从旁边墙根下窜了出来。


    “丞相,刚才在大殿上,你为何不让我参萧家?”夏侯厉问出了心中疑惑。


    司马青云遂拉着夏侯厉往一边走去,找了个无人的地方。


    “蠢货!我不是让你见机行事吗,‘见机’懂不懂?”司马青云怒斥道。


    夏侯厉一脸委屈与不解:“我,我‘见机’了啊。”


    司马青云一拍脑门,欲哭无泪,最后长长叹了口气。


    “我说,夏侯大人,你没看到皇上在早朝时,才接到青阳县的密报吗。”司马青云说道。


    夏侯厉依旧一脸懵逼,点了点头:“看到了。”


    司马青云破口大骂:“看到了,你还往上凑,你是猪啊!”


    夏侯厉努了努嘴,不满道:“丞相,你怎么还骂人呢?”


    司马青云哼了一声,道:“我不仅骂人,我还想杀人呢。”


    见夏侯厉一副不开窍的样子,司马青云所幸将事情摊开来说。


    “你也不想想,皇上早朝时才收到青阳县那边的密报,而咱们呢,是在头一天晚上就收到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的线人,比皇上的线人还要厉害,这是犯了君臣大忌的,你知不知道。


    而且,皇上已经怀疑是我给你的情报了,本相,被你拉入火坑了。”


    看着一脸震惊又无辜的夏侯厉,司马青云就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对方的鼻子骂道:“你可真是头猪!蠢猪!”


    司马青云气得咬牙切齿,已经顾不得形象了。


    骂完,又一脸怨恨的瞪了夏侯厉一眼,猛地一甩衣袖,转身离去。


    留下一脸懊悔的夏侯厉,背靠着城墙,随后身子一软,顺着墙壁瘫坐在地,目光呆滞地望着前方。


    仍旧是御书房,靠窗躺椅上。


    每当李昱想静心思考什么事,就会在这躺着,一边享受着太监的按摩,脑海里还一边琢磨着朝会上的事。


    “督察院居然比朕还早得到消息……不对,夏侯厉此人就是个二愣子,是把锋利的剑,但没有什么心机,养线人这种事,不像是他做的。


    司马青云,倒是很有可能。此人虽然看似忠心耿耿,实则城府极深,养几个线人情理之中。只是,他为何也盯着青阳县,按理说,萧战已经对他没有了威胁啊?”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太子李承建激动的声音:“父皇,边关六百里加急。”


    李昱猛地睁开眼睛,立马从太子手中夺过战报,飞快扫视其内容。


    “好!好!大梁终于撑不住了,要和谈了。”


    太子李承建意味深长一笑,语气轻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如此一来,萧战的旧部也就没用了,该收的兵权,得即刻收回来;到了年纪的,也该体面地请他们归老了。”


    李昱欣慰颔首:“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可以拿掉了。”


    可当他目光扫过太子难掩雀跃的侧脸,话锋陡转,声音沉了几分:“承建,今日你的表现,让朕有些失望。”


    李承建身子猛地一颤,方才的从容笑意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他慌忙躬身垂首,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惶恐:“儿臣愚钝,让父皇失望了,罪该万死!”


    李昱淡淡道:“你知道哪让朕失望了吗?”


    李承建将刚才朝堂上的经历,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随后试探性的说道:“是……老四?”


    李昱微微点头:“嗯,你还不算特别愚钝。”


    “你是太子,当朝储君,未来大离皇帝,天下臣民共主。你得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大臣的意见,只能兼听,不能因为多数人认为是对的,就得采纳。


    有时候采纳与否,甚至都无关对错,而是看是否是你需要的。


    作为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被大臣们牵着鼻子走。


    今天老四就不错,出乎朕的意料。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萧家该灭,或许有一小部分人,觉得不该灭,可他们不敢提出异议,怕被当做另类,遭到排挤。


    大臣有这个想法,无可厚非,可你做为太子,为何也不敢提出异议?”


    李昱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大概,你是怕与大臣政见不同,从而产生隔阂,不利于你太子党的发展。”


    话音刚落,太子李承建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无比惶恐:“父皇明鉴,儿臣,没有结党营私,没有太子党,绝对没有。”


    李昱嗤笑一声,根本不信。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太子,没有自己的党羽,日后如何坐得稳那把椅子。当年我做太子的时候,不也有自己的人吗,像现在的六部九卿,还有萧战,那可都是我的人。”


    太子李承建注意到,父皇这次自称,不是称‘朕’,而是称‘我’,他那颗砰砰直跳的心,紧张的情绪,才渐渐稳了下来。


    李昱又道:“但作为帝王,原则上,是永远不允许有人结党营私的。然而,自古以来,哪位帝王又能真正杜绝这种事呢。所以,有党派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为皇家所用。”


    太子李承建再拜:“儿臣,谢父皇教诲。”


    “对了,你推荐的那个沈……”


    “沈默言。”


    “对,就是他,让他升任兵部侍郎吧。”


    “儿臣领旨,谢父皇。”


    李承建偷偷抹了把汗,脸上又露出了喜色。


    青阳县。


    萧家的糗事已经人尽皆知了,连大街上走街串巷的卖货郎都能说上两句。


    就在大伙本以为萧家会就此完蛋时,一道圣旨随之到来,生生掀翻了所有人的揣测。


    “罚奉一年?你真的听清楚了?”孙茂权从椅子上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死死的盯着报信之人,浑浊的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老爷,小的在侯府门口,听得千真万确,就是罚奉一年。”报信之人躬着身子,额头上还挂着一路奔回来的汗珠。


    “怎么可能,这怎可能!”孙茂权不甘的怒吼着,手里的龙头拐杖狠狠的戳在青石板上,留下一道白色印记。


    青阳县衙。


    当方文正得知皇上对萧家的态度后,立马派人去叫县丞与主簿。


    不多时,县丞周利与主簿杨其光二人便急匆匆赶到。


    “周县丞,杨主簿,你们可来了。”方文正松了口气,但声音里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颤。


    见方文正一副火烧眉毛的模样,县丞周利迟疑道:“大人,怎么了?”


    主簿杨其光抚须道:“大人,是因为萧家吗?”


    方文正点头,眉头紧锁,道:“圣上对萧家只是做罚奉一年的处罚。这有两种可能,其一,萧家在朝的势力,仍然不可小觑;其二,圣上依旧是向着萧家。


    不管怎么说,皇上的态度在那了。


    既然皇家对他萧辰的行为都不在意,那么萧家更不会管这事了。


    而自古纨绔最讲脸面。


    先前咱们那位世孙在望月楼放了那么多狠话,等他重获自由,必然是会来咱们县衙一一兑现的。


    这次我叫你们过来,便是为了此事,你们二位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