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沙瑞金去养老院
作品:《名义:京圈红三代,助祁同伟进部》 沙瑞金目光望向窗外,若有所思地开口:“国富同志,陈岩石可是抗战英雄,当年是我大伯沙镇江手下的兵,为国家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
田国富听闻,眼神一亮,立刻回应:“沙书记,我建议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让陈岩石给大家讲讲他的精神,这对咱们干部队伍建设,肯定大有裨益。”
沙瑞金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太好了。国富同志,你这个主意真不错。
咱们的干部啊,就得多受受这种红色精神的洗礼,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考斯特直接开进了养老院。
看到省委书记沙瑞金、省纪委书记田国富等一众领导,养老院瞬间沸腾了起来。
老人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讶与激动。
沙瑞金和田国富刚一下车,就被热情的氛围所包围。
沙瑞金笑着向老人们挥手致意,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陈岩石的身影。
这时,陈岩石快步迎了过来。
陈岩石声音洪亮地说道:“小金子,你怎么来了?”
沙瑞金赶忙上前,紧紧握住陈岩石的手,亲切地说:“陈叔叔,我来看看您。
顺便啊,国富同志出了个好主意,想请您给省委扩大会议上的干部们讲讲当年的抗战精神。”
陈岩石微微一愣,随即爽朗地笑了起来:“哈哈,只要对干部们有帮助,我这把老骨头义不容辞!
只是我这讲话水平有限,就怕讲不好。”
田国富笑着说道:“陈老,您这可是过谦了。您的亲身经历,就是最生动、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干部们肯定都盼着呢。”
周围的老人们纷纷点头,一位老人感慨道:“陈老当年的事迹,那可真是了不起,让现在的年轻人多听听,准能受益无穷。”
另一位老人也附和道:“是啊,现在的干部就该多学习学习陈老这种精神,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事。”
沙瑞金环顾着周围热情的老人,语重心长地说:“老同志们,请放心,我们一定把红色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让咱们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优良作风。”
啪啪啪!
现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随后,沙瑞金在陈岩石的引领下,走进了他住的小院。
刚一进小院,陈岩石的妻子王馥真就从屋里迎了出来。
她一眼就认出了沙瑞金。
眼中闪过惊喜,笑着说道:“瑞金,你上大学之后,我就没有再见过你。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一点没变啊。”
沙瑞金赶忙走上前,恭敬地说道:“王姨,这么多年没见,您身体可好?
我可是时常挂念着您和陈老呢。”
王馥真拉着沙瑞金的手,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慈爱:“好,好啊!我和老陈都好着呢。
你这孩子,现在可是省委书记了,工作肯定忙得很,还惦记着我们这些老人,真是有心了。”
沙瑞金笑着说:“王姨,再忙也不能忘了您和陈老啊。当年要不是陈老和您的照顾,哪有今天的我。”
田国富微笑着看着这一幕,心中也不禁感慨。
陈岩石在一旁笑着说道:“小金子,快屋里坐。
这么多年没见,咱爷儿俩可得好好唠唠。”
“好的,陈叔叔。”
众人走进屋里,沙瑞金和田国富坐在沙发上。
王馥真转身去厨房倒了两杯茶,端了过来,放在两人面前,说道:“来,尝尝我泡的茶。”
沙瑞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赞叹道:“王姨,还是当年的味道,真好。”
王馥真欣慰地笑了笑:“只要你喜欢就好。瑞金,你这些年工作怎么样?压力大不大?”
沙瑞金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王姨,工作压力确实不小。
现在汉东省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很多改革都需要我们去推进。
不过,有陈老这样的前辈做榜样,我和同志们都充满了干劲儿。”
陈岩石在一旁点了点头,说道:“小金子,我相信你能当好这个省委书记。
你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知道你肯定能把汉东省治理好。
但是,你也要注意身体啊,别太累着自己。”
沙瑞金感激地看着陈岩石,说道:“陈叔叔,您放心吧。
我会注意的。这次来,除了看望您和王姨,就是想请您去省委,参加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给省委常委讲讲抗战精神。
现在有些干部,忘了本,忘了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觉得您的经历,能让他们警醒,能让他们重新找回初心。”
陈岩石皱了皱眉头,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小金子,你说得对。
现在有些干部,生活条件好了,就开始贪图享受,忘了当年我们打江山的不容易。
我记得当年在战扬上,多少战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有责任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去给省委常委讲课,陈岩石太愿意了。
他这辈子都没有参加过省委常委会。
没有晋升副部,这算圆梦了。
王馥真感慨道:“是啊,那些年的苦,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想象不到。
老陈身上的伤,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着,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沙瑞金看着陈岩石,心中充满了敬意:“陈老,您的每一道伤疤,都是英雄的勋章。
您这一辈英雄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田国富立刻附和道:“陈老,您的精神就是我们汉东省干部队伍的宝贵财富。
这次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就扩大到您一个人。
干部们要是能亲耳听到您的讲述,一定会深受教育。”
陈岩石点了点头:“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就好好准备准备。
我也希望能通过我的讲述,让那些年轻干部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D员,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沙瑞金高兴地说道:“陈老,那就太感谢您了。我相信,您的讲述一定会在干部们心中引起强烈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