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刘璋的烦恼
作品:《三国:截胡曹操,开局抢了邹夫人》 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永不停歇。
越往上游水流越发湍急。
正逢雨季,沱江,崛江,蛰江均都水势猛涨,沿途不少的村落,良田均都被冲毁,受灾者数以万计。
成都城,州牧府。
刘璋看着各地传来的灾情,眉头凝成了一条川。
“唉!”
“国难之时,天灾横行,这样下去大汉江山怕是真的没救了。”
“我在这益州之地的好日子也该没了。”
下手的黄权,吴懿,法正,张松等均都一愣,不约而同道:“州牧大人,眼下该考虑的是如何救灾,以及下一步的安置问题,其他事情容后再议。”
刘璋叹了口气,从手边拿出来一封密信。
“你们看看,天下乱成一锅粥了。”
黄权,吴懿,法正,张松均都围在一起,看完之后,所有人脸色巨变。
谁也没想到联军在大败之后竟然出了这么多的事情。
袁术,袁绍被杀,徐州被刘备所占据,孙策北上侵占淮南,并且与刘备瓜分扬州。
曹操更是在黄河边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北上河北。
“真没想到这一仗除了林玄得到的好处最多之外,竟然是孙策,刘备笑到了最后。”
“只是他们未免太过愚蠢,此刻相互火并,只能让林玄渔翁得利,目光太过短浅!”
“看来大汉江山真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
黄权叹了口气,眼中满是落寞。
吴懿眼神闪烁,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倒是张松短暂沉默后,摇头:“黄大人,那按照你的想法,天下将被谁拱手所得?”
“难道你想将益州拱手让出?”
黄权一愣,眉头凝成一条川:“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只是心有所感,你却血口喷人。”
“是因为上次我在主公跟前揭发你与一些人往从过密?”
张松摇了摇头:“那件事你提醒的没错,我心中感谢,怎会怪罪?”
“只是按照你的意思往下多说了几句。”
眼看两人要吵起来,刘璋摆了摆手:“什么时候,还有心情在这里吵闹?”
“眼下外有逆贼林玄,内有大水宰民,为之奈何?”
“孝直先生,你说说!”
法正躬身一礼:“救灾为主!”
吴懿一愣:“救灾需要钱粮,人手,天下人皆知林玄想要称霸天下就会稳定后方。”
“能称为后方的只有凉州,益州。”
“马腾,韩遂早在月余前已经联合羌族人后退数百里,做好防御的态势。”
“西北用兵路途遥远,又以骑兵为主,林玄虽势力大,可骑兵除了精锐之外,并不多,强行攻城只能是一败涂地。”
“因此他最有可能拿下的就是益州。”
“得益州除了能稳定荆州外,还能从汉中出兵,与雍州大军形成夹击之势,这相当于扼住马腾韩遂的脖子,用不了几年他们人困马乏,不降必死。”
“这个时候花费精力救灾,不是放弃抵抗?”
“法正,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张松附和点头:“不错,法正往日里你装模作样一心为了州牧大人,为了益州的百姓,现在还没大势已去,你就暴漏自己的心思?是不是暗中已经与林玄达成了协议?要献出益州!”
“你个奸贼!”
“主公,属下请命,杀了奸贼!”
法正脸色不变,一本正经道:“天灾发生如果不救百姓,除了会有无数人流离失所之外,更会有无数人铤而走险,他们拿起武器就是贼寇,人多了什么事情都能干。”
“你们只想着外面有敌人,可没想过内部的敌人更可怕。”
“他们可以直接进攻成都,混入城中,闹得天下大乱。”
“更别说南面还有蛮族,自蛮王孟获统一蛮族几十个部落之后,就将目光盯上了富庶的益州,如果四处皆乱,他们岂会不趁机北上??”
“到时候可就不是性命不保,而是咱们会被上无数的骂名。”
“你们都是聪明人,难道这点看不出来。”
素来与法正不和的黄权站出来,重重点头:“孝直所言极是,外面虽有危险,可比不得内部的危险。”
“内部被瓦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数以百万的灾民就在眼前,怎能不管不顾?”
“主公,必须先救灾。”
一时间关于救灾不救灾四人展开了唇枪舌剑。
刘璋听得是脑门大,他突然发现局面已经不受控制,益州就像是案板上的肉,随时都会被吃掉。
而四周本没有任何人能帮他,救他。
长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先不要动夔关的人马,各地官府必须要尽量的救助百姓,不能让民间乱起来。”
“去吧!”
四人这才停下争吵离开。
等四人走远,耳房中一人走出来。
“见过州牧大人!”
刘璋摆了摆手:“卧龙先生,不必多礼。”
“我曾听闻荆襄有传言‘卧龙凤雏得一而得天下。’”
“这段时间与先生交流,更觉得先生之才天下根本无人能胜过,那句话并非虚言。”
“如今局面,该当如何?”
诸葛亮笑道:“外面的传言不过是夸张,草民虽有才,可却无法起到一局定乾坤的作用。”
“因此州牧大人若抱着这样的心思,接下来的话不说也罢!”
刘璋长叹一声:“先生不必为难,我何尝不知道局势突变,一人之力难以力挽狂澜?”
“现在只希望先生能为我解忧,不管说出什么话,我都不会怪罪,只有浓浓的感谢。”
诸葛亮冷静道:“刚才我听了四位大人的想法,心思,心中略有感触。”
“敢问州牧大人,你如何看待他们?”
刘璋一愣,沉默了半晌。
“他们都是父亲留下的野心,素来忠心耿耿,说出的话自然也是为了我好。”
诸葛亮摇了摇头:“各人有各人的利益,各人有各人的立场,他们的话也无可厚非。”
“草民还有一个问题,州牧大人到底站在谁的立场上??”
“谁的立场?”
“什么意思?”
诸葛亮笑道:“州牧大人可以有两个立场,其一是乱世枭雄,其二是大汉天下!”
“不知州牧大人是什么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