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大哥大嫂就是疼孩子

作品:《田地你抢的,我中科举你跪什么?

    没有人相信。


    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这比地里能长出金子还要荒唐。


    他们只当是陆从文爱子心切,又拉不下脸面,才编出这么个离奇的由头来为儿子遮掩。


    一个个脸上都挂着“我们看破不说破”的笑容。


    陆从文见他们不信,急得脸红脖子粗,还想争辩,却被陆明渊轻轻拉了一下衣袖。


    “爹,回去吧。”


    陆明渊的声音很平静。


    “跟他们说不着。”


    有些事,说再多遍,不如做一遍。


    陆从文看着儿子那双平静的眸子,心头的火气竟奇迹般地平复了下去。


    是啊,跟这些凡夫俗子争辩什么?


    我儿子的本事,是给那些大人物,给朝廷的老爷们看的!


    他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众人,牵着骡子,昂首挺胸地走过老槐树。


    等到父子俩的身影消失在村道拐角,老槐树下的议论声才再次响起,只是这次,话语里多了几分不屑。


    “我看从文是魔怔了,为了个儿子,什么胡话都敢说。”


    “可不是嘛,他陆家是走了什么运?出了一个陆明文还不够,还想再出个文曲星?”


    “那他家祖坟可真不是冒青烟,是烧高香,着大火了!”


    “哈哈哈哈……”


    ……


    陆家大院,西厢房的门,是开着的。


    王氏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针线,眼睛却不住地往院门口瞟。


    当那熟悉的老骡身影和一大车稻谷出现在视野里时,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当她看清跟在车旁,那个穿着短衫、裤腿上沾满泥点的身影时,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是渊儿。


    他……他真的下地去了。


    王氏只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世界都开始旋转。


    什么变了性子,什么想要读书,都是假的。


    都是她这个做娘的,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


    她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疼得无法呼吸。


    眼泪毫无征兆地涌了上来,模糊了视线。


    她怕被丈夫和儿子看到自己的失态,猛地站起身,几乎是逃也似的冲回了房间。


    “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


    陆从文察觉到了不对劲,他放下骡绳,不解地挠了挠头:“你娘这是……咋了?”


    陆明渊没有回答父亲,他走到那扇紧闭的房门前。


    “娘。”


    门内的哭声,微微一滞。


    “我已经把《孟子》背完了。”


    “爹已经考教过了,不信,您可以问爹。”


    门后,一片死寂。


    陆明渊继续说道:“我知道您不信。没关系。今晚,二叔和明文堂哥就要回来了。奶奶肯定要当着全家人的面,考教我和明文的功课。”


    “到时候,您和爹,就坐在旁边听着。儿子是不是在用心读书,是不是那块料,到那时候,您一看便知。”


    说完,他便不再言语,转身帮着父亲开始卸车上的稻谷。


    房门内,王氏背靠着冰冷的门板,缓缓滑坐在地。


    泪水依旧在流淌。


    她不知道该不该信。


    理智告诉她,这不可能。


    可那是自己儿子……


    是真是假……


    就等到晚上吧。


    她抬起袖子,狠狠地擦干了眼泪。


    不管是最后的希望,还是最终的绝望,她都等着。


    ……


    夜色如墨,陆家有点压抑。


    陆从文闷头烧火,灶膛里的火光映得他那张黝黑的脸忽明忽暗。


    王氏则在案板上切菜,刀刃与木板碰撞的声音。


    陆明渊坐在小板凳上,怀里抱着三岁的弟弟陆明泽。


    小家伙已经睡了一觉,此刻精神正好。


    “哥,我饿。”


    小明泽的鼻子用力嗅了嗅,小声说。


    锅里炖着一只老母鸡,是王氏养了很久的,下蛋最勤。


    本是想给大病初愈的明渊补身子,也庆祝儿子重新读书。


    ……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一阵喧闹的说笑声,由远及近。


    “明文啊,你可得记住了,陈夫子说的话,那都是金玉良言!”


    “今年县试,你定要一举拿下案首,给你爹,给你奶奶,给咱们陆家长长脸!”


    这声音尖细而得意,是三婶赵氏。


    紧接着,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响了起来。


    “何止是县试!我老婆子今天在祠堂,听族老们说了,只要明文过了县试,入了府学,将来就是秀才公,是举人老爷!”


    “咱们陆家,就要出第二个读书人了!”


    是老太太陈氏。


    她的声音里,满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与期盼。


    院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一行三人走了进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老太太陈氏,她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蓝布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插着一根银簪子。


    她的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


    跟在她身侧的是三叔陆从智,他比陆从文要白净斯文些,脸上挂着几分自得的笑容。


    扶着老太太的手往里走,一副孝子贤孙的模样。


    被二人簇拥在中间的,便是十三岁的陆明文。


    他穿着一身簇新的青布长衫,身形瘦高,下巴微微扬起,眼神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矜持与傲气。


    他刚从县学休沐回来。


    “娘,三弟,明文,回来了。”


    陆从文站起身,搓着手,脸上挤出笑容。


    王氏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计,低眉顺眼地喊了一声:“娘。”


    老太太陈氏“嗯”了一声,目光在院子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灶台那口锅上,眉头一皱。


    “磨蹭什么?明文在县学里苦读,难得回来一趟,饭菜怎么还没好?还不快端上来!”


    她的语气,理所当然,不容置喙。


    “诶,好了,马上就好。”


    陆从文连忙应着,手脚麻利地将饭菜一一端上堂屋的八仙桌。


    一家人分主次坐下。


    老太太陈氏自然是上座,陆从智和陆明文坐在她的左手边。


    陆从文、王氏则带着陆明渊和弟弟,坐在了下首。


    ……


    当陆从文将那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炖鸡端上来时,满屋的香气瞬间达到了顶峰。


    金黄的鸡汤上飘着几点碧绿的葱花,鸡肉炖得酥烂,香气钻进鼻孔,勾得人腹中馋虫大动。


    小明泽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口水“吧嗒”一下滴在了衣襟上。


    他眼巴巴地望着那碗鸡,小声对陆明渊说:“哥,肉。”


    老太太陈氏拿起筷子,直接将最大的一只鸡腿夹起,放进了陆明文的碗里,脸上的笑容慈爱得能化出水来。


    “明文,多吃点。读书最是耗费心神,得好好补补。这只鸡,就是专门给你炖的。”


    陆明文矜持地点了点头,说了声“谢奶奶”,便埋头吃了起来。


    赵氏在一旁看得心花怒放,嘴上却道:“娘,您也太偏心了,就惯着他。”


    话是这么说,她却又夹了一块翅膀,放进儿子碗里。


    陆从智嘿嘿笑着,给老娘夹了一块肉,一家人其乐融融。


    桌子的另一头,气氛却冷得像冰。


    小明泽眼巴巴地看着陆明文碗里的鸡腿,小嘴瘪了瘪,却懂事地没有哭闹,只是将头埋进了陆明渊的怀里。


    陆明渊心中微叹。


    他伸出筷子,在那碗里拣了一块不算起眼的鸡肉,仔细地剔掉骨头,吹凉了,才放进弟弟的碗里。


    “吃吧。”


    他轻声说。


    这个动作,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池塘。


    三婶赵氏那双精明的眼睛立刻扫了过来,她用帕子擦了擦嘴角,不阴不阳地开口了。


    “哎呦,大哥大嫂就是疼孩子。”


    “明渊今天没念书,跟着大哥下地割了一天稻子,可不是累坏了?是该吃块鸡肉好好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