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买瑕疵布

作品:《穿书七零,吃瓜看戏嘎嘎乐

    云汀没有理他,直接去找人帮忙把自行车牌给上了。


    韩杨因为有事,也没有多逗留,人家好像不怎么想搭理他。


    云汀办好后,就去邮局给家里寄干货,红枣也寄了不少,交代云母,这红枣家里的女人都要经常吃,补气血,她没有分开寄,她大姐那份也让云母拿去就行,好在新进门的大嫂人还挺好,不是事多的。


    今天没有家里的来信,前几天快递员刚送到村里了,她寄好包裹,就打算要走了。


    文静赶紧叫住她。


    “云汀,你要不要布?我妈是纺织厂的,她说她们厂有一批瑕疵布要处理,不要票。” 文静压低声音跟她说道。


    “要啊!”


    “那行,你等我一会儿,我快下班了,带你去挑。”


    “好,我就在外面等你啊!”


    没用云汀等多久,大概十分钟左右,文静就出来了,“走吧。”


    文静带着云汀骑车去纺织厂,她们邮局下班比较早一些,所以纺织厂这会儿还没下班。


    门卫大叔认得文静,跟他说一声,他就进去帮喊人了。


    不一会儿,一个短发穿着工装的妇女就出来了。


    “云汀,这是我妈。”


    随即,又转头跟她妈介绍云汀。


    “婶子,你好。”


    “哎,小云,你好,常听文静提起你,今儿终于见上了,果真是漂亮。”


    “婶子你这么夸我,我该不好意思了,哈哈…”


    “行了,妈,你不是还没下班呢!赶紧带我们去挑些布。”


    “哎,瞧我,都差点儿忘了正事。”


    文静的妈妈熟门熟路地跟守门大爷打了声招呼,带着她俩往瑕疵布仓库去。


    “快进来,这儿的瑕疵布都是厂里挑剩下的,不算正经商品,不用布票,便宜得很!” 文静拉着她跟着她妈妈进了堆着布捆的仓库。


    空气里满是棉布和染料混合的气息,靠墙的架子上堆着一卷卷布,颜色比供销社柜台里的鲜活多了。


    文静随手抽出一卷湖蓝色的细棉布,展开一角给她看:“你瞧这个,就边上有道两指宽的浅印子,像是染的时候没摊平,裁掉那点,做件衬衫压根看不出来。”


    云汀指尖拂过布料,棉线细密扎实,摸着格外舒服。她又拿起旁边一块鹅黄色的,布料边缘有几厘米的纹路稍显杂乱,但中间一大片都平整光滑,“这瑕疵也太不起眼了吧?”


    “可不是嘛,”文静的妈妈笑着翻出块苹果绿的灯芯绒,“你看这个,就绒毛里掺了几根白丝,远看根本瞅不出来,做条裤子多精神。厂里怕砸了牌子,这种带点小毛病的都不敢上柜台,咱们捡漏正好!”


    “婶子,可以多要几匹吗?”云汀小声问道。


    机会难得,她想多挑几匹,自己用一些,用不完放着也有用,给家里也寄一些,虽然云母也是纺织厂的,但是她们的瑕疵布是真的挺大瑕疵的,没有这些这么好的。


    “可以,出去别说啊!你挑着,婶子先去上班了。”


    云汀点点头,她就认真挑选了起来。


    云汀挑的都是细棉布的,几种颜色都有,另外那个灯芯绒的也拿了一块。


    文静帮着把挑好的几匹细棉布归到一处,跟管仓库的大叔熟稔地打了声招呼:“张叔,这几块都过过秤呗?


    张叔拿杆老秤挨个称了,在小本子上记着数,嘴里念叨着:“湖蓝这块三斤七两,黄的两斤九两,还有这块月白的,四斤整……”说着抬头报数,“都是细棉布,有瑕疵的按八分钱一尺算,这几块加起来一共是五块两毛六。”


    随即张叔又拎起灯芯绒往秤上一挂,秤砣滑了滑停稳当,他瞅了眼刻度:“灯芯绒厚实,虽有瑕疵,也得按一毛一尺算。这块二斤六两,合下来是三块一毛二,跟刚才的一起是八块三毛八。”


    云汀抱着沉甸甸的布卷,布料扎实的分量压得胳膊微沉,心里却亮堂得很——五块多钱买了近七丈布,够做三四件衬衫还能余下些边角料,比精打细算用布票划算太多,还有那块灯芯绒那扎实的质感,摸着就知道耐穿,这点小瑕疵在实惠的价钱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这波漏捡得实在值当。


    “张叔,给,这是钱,谢谢你了。”


    文静也挑了两块,就没再挑了,给了钱,俩人就离开了。


    “文静,真是太谢谢你和婶子了,这些布比供销社少一半价钱呢!”


    “嗐…别这么客气,你看你不也经常给我带东西吗?”


    “走,去国营饭店,今天我请你吃饭。”云汀非常大气道。


    “不用了吧?我回去吃就行,你就别破费了。”


    “走呀!我认真的,不是跟你开玩笑。”


    文静看她坚持,也只能踩着自行车跟上她,就是她觉得云汀骑自行车怎么像在走曲线似的。


    云汀这会儿觉得,这个26寸的刚好配她,不至于摔了,她自己感觉骑的很稳,得亏这个年代,路上车少,不然她这个技术,真是令人堪忧。


    她们到国营饭店的时候,今天人可多了,很多都是知青,看到好几个熟人,云汀一一打了招呼,带着文静就找一张桌子坐下。


    国营饭店的玻璃柜台里摆着今日供应的牌子,红漆字写得清清楚楚:红烧肉(八毛一份,肉票一两)、炒青菜(两毛一份)、西红柿炒鸡蛋(四毛一份)、萝卜炖粉条(三毛一份)鸡蛋汤,主食:白面馒头,大米饭,玉米窝窝。


    “云汀,咱就两个人,别点多了,来俩馒头和两个菜就行。”


    云汀却没含糊,跟服务员报了菜:“来一份红烧肉,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两个白面馒头,再来两碗鸡蛋汤。” 同时把钱票数好递过去给服务员。


    服务员在本子上记着,扬声喊了句“红烧肉一份——西红柿炒鸡蛋一盘——”,后厨应声传来铛铛的炒菜声,混着饭店里饭菜的香气,让刚买完布的两人顿时觉得饿了。


    没用等多久,菜就好了,这时候,都是要自己去窗口端的,可没有顾客就是上帝一说。


    “小云…”就在云汀正在埋头干饭时,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