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旧档案

作品:《苍穹之下:无声的守望者

    我也算得上是技术支援中心的“老”员工了,正跟这堆小山般的旧档案较劲。


    按中心今年的清理计划,这批早该进碎纸机或者移交档案馆的东西,堆在角落太久了。


    陈主任的原话是:“孙琳,你心细,手稳,这活儿非你莫属。清干净,该留的留,该的毁,一丝儿差错都不能有。”


    “知道了,主任。”我当时应得干脆,现在看着这阵仗,只觉得头皮发麻。


    一本本硬皮本,一摞摞牛皮纸袋,标签褪色的、卷边的,记录着北峰航空这些年的各种方方面面。


    我戴上手套,深吸一口气,开始着手清理。


    清理了一上午,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就在我挪开一摞会议纪要时,角落里一个薄薄的、不起眼的硬壳文件夹露了出来。


    它被压在最底下,颜色比其他的档案盒浅不少,看着有些年头。


    “咦?”我嘀咕一声,弯腰把它抽出来。


    封面左上角贴着张泛黄的标签,手写的字迹有点模糊,但还能辨认:


    “雷雳项目-初期论证-草稿。保密等级:秘密。归档人:张工(技术部)。归档日期:2010.9.15。”


    秘密?草稿?2010年归档的?


    按照北峰铁的规矩,涉密文件,特别是项目草稿、过程文件,一旦项目定型、文件更新或者到期,必须及时销毁或降密处理。


    这个文件夹,按标签日期,七年了!它怎么会躺在这堆“待清理”的普通旧档案里?


    我回忆了一下,这个“雷雳项目”我有点印象,早在我调入技术支援中心之前就结题了,现在用的都是升级版的技术。


    这份草稿……理论上,它根本不应该还以“秘密”的状态存在,更不该出现在这个非涉密档案清理区!


    我没犹豫,按流程,发现异常,特别是涉及密级文件的异常,必须第一时间报告。


    我拿着那个文件夹,直奔陈国强主任的办公室。


    门没关严,我敲了敲,里面传来陈主任的声音:“进。”


    我推门进去。他抬头看我拿着个旧文件夹,神色匆匆,“孙琳?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我把文件夹放在他办公桌空着的一角,指着那个标签:“主任,我在清理库房旧档案,在最底下翻出来的。您看这标签。”


    陈主任“嗯?”了一声,凑近了看。


    他扫过标签上的每一个字:“雷雳项目……初期论证草稿……秘密……2010年9月归档……”


    当他看到归档日期时,脸色变了。


    “2010年?”他抬头看我,眼神里是震惊和难以置信,“你确定是在待清理的普通档案堆里找到的?”


    “千真万确,主任。”我点头,指着文件夹,“压在最底下的一摞会议纪要后面,要不是我搬开那些,根本发现不了。”


    “嘶”陈国强倒抽一口冷气,“好险!”


    “这……这就是个大漏洞!天大的漏洞!”他的反应比我预想的还激烈。


    “这份东西,”他指着文件夹。


    “按保密规定,项目结题报告归档后,所有过程稿、草稿,特别是标注了密级的,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复核鉴定!”


    “该降密的降密,该销毁的销毁!这都过去多少年了?七年!”


    “它怎么还能带着‘秘密’的标签躺在普通库房?归档人张工……老张早调到三所去了!这中间哪个环节出的岔子?!”


    他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大意!这简直是犯罪!这要是被有心人摸走了,或者当成普通废纸处理了,后果……”


    他没说下去,但那眼神让我明白他想说什么。泄密的风险,技术的流失,甚至可能影响到后续项目安全评估。


    “孙琳!”他突然站定,“你做得对!非常对!第一时间报告,这意识很好!”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飞快地按了几个键,语气不容置疑:


    “保密处吗?我,技术支援中心陈国强!立刻启动一级涉密文件异常情况核查流程!”


    “对,现在!地点在我办公室!涉及一份过期未销毁的秘密级项目草稿文件!”


    “……好!我就在这里等!相关责任人?等你们过来,立刻、马上给我查!”


    “档案系统流转记录,当年经办人,一个都别漏!把保卫处的人也给我叫上!”


    “孙琳,”陈国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


    “这份文件现在由保密处和保卫部接管。”


    “你发现的过程,写个详细的情况说明,要快,要准确,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漏。写完了直接给我。”


    “明白,主任。”我心还在怦怦跳。


    看着那份文件夹,又看看陈主任的脸,一种强烈的后怕感涌上来。


    如果不是今天翻出来,它会不会永远消失?或者在某次大意中被泄露?


    “还有,”陈国强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库房剩下的档案,暂停清理。特别是同期的,或者张工经手过的其他档案,全部封存待查!”


    “你……”他看着我,“你发现的,不止是这一份文件的漏洞。”


    “恐怕……我们得好好查查,这些年,有多少该‘死’的文件,还‘活’在角落里。”


    “活”在角落里的文件……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我瞬间脊背发凉。


    是啊,一份是运气,那……别的角落呢?


    “主任,”我语气坚决,“库房剩下的,我马上封存。”


    “情况说明我现在就去写。另外……我想申请参与后续对同期档案的初步复核筛查,我熟悉张工的字迹和归档习惯。”


    陈主任看着我,眼神里的凝重似乎松动了那么一点儿。


    “行。你先去写说明。复核的事,等保密处他们查完这份,看结果再说。去吧,动作快!”


    我转身离开办公室,轻轻带上门。


    坐在工位上,我闭上眼,刚才那一幕还在眼前晃。陈主任那句“活着的文件”,刻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库房里面堆积如山的旧档案,此刻在我眼里,不再是历史的尘埃,而像是一片隐藏着未知风险的雷区。


    那份文件夹只是一个引子,它引出的,或许是盘踞在北峰深处、被岁月掩埋的,更深的隐患。


    得把这些“活”的,都找出来。这个念头,无比清晰地刻在了我脑子里。